团购上市很受伤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满座网,团购,上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2-20 13:54
满座网的地址从北京四环外的酒仙桥到东二环里的东直门迁了一个来回,又回到了原点。
拿到了凯鹏华盈的千万美元投资以后,冯晓海没忍住烧了点钱,把分公司设立在了寸土寸金的东直门地段,一家几十来人的团购网站迅速扩张至上千人的大型公司,城市开站也从30多增至60多个。
这个故事并不陌生,2011年许多团购网站的扩张速度远不止如此。
资本之战
2011年7月,冯晓海还坐在东直门装修豪华的办公室里,拿着公司的财务报表仔细地了看又看,思考着投资圈中做IPO的朋友跟他说的一些话:“下半年资本市场就要变天了”,而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他10年前创立爱卡汽车网时就认识的。冯晓海觉得满座扩张的态势应该放缓,于是决定召集董事会和公司高管们,召开一次决定公司命运的会议。
会议看似平静地进行着,而与之相对的是,整个市场环境呈现出的却是近乎疯狂的景象:业内一个普通经理敢要价月薪6万,人力成本大大增加;资本在团购行业里挥金如土,不光国内外风投、私募机构,就连私营企业老板和房地产商都冲进来做投资;团购网站高歌猛进急速扩张,拉手、窝窝团大喊“赴美上市”。资本市场上一片“大跃进”态势,只有头脑冷静的人才能嗅出一丝隐匿的危险气息,他们知道,那些喊声越大的,心里越发虚。这个市场是不是有点过热了?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投资人询问冯晓海公司的盈利模式与情况。但他知道,手里的财务报表实在算不上好看。在谈到满座网的第二轮融资时,冯晓海明显感到投资人的谨慎与动摇。“资本越来越挑剔了,他们在关注和质疑未来团购会怎样发展。”
会议结束后,冯晓海便迅速将公司规模下调,满座网分公司从东直门撤离整合回酒仙桥总部,并且大量裁员、缩编、降薪。“我们很快就撤了,整个过程大家都是能看得到的。2013年,满座员工不到500人,城市不到30个,这些城市有一部分是直营,一部分是参与代理。听说高朋在广州的办公室很豪华,当初我们在东直门的办公室也不错,但是我觉得那样就进入了温室状态,导致最初创业的激情在消退。”冯晓海说。
2011年9月,满座网还处于调整期,国内一些团购网站由于被资本淘汰,已没有继续活着的可能。其中,团宝网的创始人任春雷找到了满座网。冯晓海回忆:“团宝网问我们有没有合作的机会。我当时一看就觉得这家公司一定要出问题,他们创始人的眼神里,已经表现出‘不想做这件事情’的感觉。”
团购网站在2011年下半年急转直下的态势甚至被称为“最不适合经营的生意”。IT资讯网站“互联网的那点事”的官方微博还发起了“中国的团购老板谁最有可能卷款潜逃?”的投票。2012年春,微博上率先传出了任春雷为排名前十的“第一跑路老板”的消息,而团宝网的办公楼里,只剩下几把破椅子和被穿堂而过的飕飕冷风吹起的纸张,一片破败。而这,也是当时失去资金支持的大多数死去的团购网站的普遍景象。
“大家都知道,团购是先拿消费者的钱进来,预付到网站,团购网站根据实际的销量,再将款项打给商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资金会沉淀在网站里头,如果行业发展持续上升的话,沉淀资金就会升值;反之,则会贬值。当时,24券将这些钱全部花光,这也是它造成破产局面而种下的恶果。满座网只花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后,就开始控制了。”2011年,满座网获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从访问到下单转化率,满座网以4%位居团购网站第一。
盈利之阻
在资本收缩的大环境下,满座网从“高富帅”变成了“文艺范儿”,但后来冯晓海发现,满座连“文艺范儿”也做不成,生生地被逼成了“劳动密集型”的体力活儿。
“比较幸运的是,我们还没怎么经历风雨的时候,就拿到融资了。前面可能没苦着,但是后面可能就会受苦了。”
就在2011年底,满座网喊出了“不要规模要盈利”的口号。当时,满座网在北京一个城市的同时在线产品不到500款,其中餐饮品类有100多款;第二年,同时在线产品达到3000款,仅餐饮行业的就有500款。2012年,满座网一个品类的总量就相当于它2011年全部的在线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商家入驻团购网站,使网站不仅可以作为营销渠道,也具备了媒体平台的属性,但相对也少了许多“爆款”产品。“现在商家也不只是和你一家在玩,也和其他几家在玩,这样就产生了长尾效应,使得做团购的门槛逐渐降低。团购的草根化,将导致一线城市的交易量增长放缓。”
2012年9月,比预期盈利时间晚3个月的满座网终于宣布“一元盈利”。“一元是让大家知道我们盈利盈得很辛苦,而且‘一元’的说法也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讨论。”消息一出,网友看到后纷纷调侃:一元盈利还站出来说,老板一请员工吃饭就亏损了。相继几个评论如同接力:打个车就亏损了,抽根烟就亏损了……
“我们不能只盈利‘一元’,我们的目标是长期规模化的盈利。但是对于以本地服务和城市消费为纽带的团购网站来说,其盈利模式是具有季节性因素的,比如在过节前后,大量消费者离开本地时,交易量会大幅下滑,导致在相应月份出现亏损。而‘长期规模化盈利’就是希望满座可以克服这些因素,达到稳定盈利的目标,这样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才是有利的。
冯晓海宣布满座“一元盈利”,徐茂栋剃头表窝窝团盈利决心,杜一楠自省24券倒闭原因,团购这场角逐游戏,无论是黯然离去的,还是继续奋战的,都已伤痕累累。面对“团购网站最终只会剩下一两家”的言论,冯晓海表示并不认同:“举例来说,本地服务的餐饮行业,类似知名连锁中餐海底捞的企业也是很多的。团购网站也是一样的,胜不胜出在于你是否能够长期生存以及良性地发展下去。”
2011至2012年的中概股之痛,让一心上市的团购网站失望而归。“回过头来看团购,我觉得作为创业者,应该可以判断到脚下的路不会始终一帆风顺,没有一家企业是不经历风雨就可以上市的。满座网现在才满3周年,我觉得做好一家公司至少要5年,2013年我们仍不作上市打算。”冯晓海依旧稳中求胜。
本报记者 张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