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兴技术要落地,人才是关键,眼下大数据就遇到这样一个难题。随着大数据热的持续升温,大数据相关人才缺乏的问题正在逐渐凸现出来。Gartner近期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称,到2015年,全球大数据市场需要440万,而市场仅能满足1/3的需求,人才缺口非常明显。
大数据市场的这一需求已经传导到人才市场。2013年1月18日,国内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项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称北航)正式启动。此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与慧科教育共同推动,三大机构将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来共同培养“高层次、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大数据行业紧缺专业型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院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产业发展,人才先行。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项目希望以实际行动来回应社会对大学的需求,以更有力的方式来承担大学应有的责任,为大数据这样的新兴产业发展输出高水平、复合型精英人才,确保产业科学、持续、高速的发展。
据北航软件学院院长孙伟介绍,设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是继北航2012年9月成立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研究中心后布局大数据战略方向的另一重要举措。作为国内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项目,它将融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领先的学科体系、北航软件学院国内外知名IT企业师资以及慧科教育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营销等前沿专业方向成功的专业建设经验以及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一批工业界和学术界一线知名专家,确保了该项目的领先性、权威性、创新性及实战性。
有别于传统的硕士学位,“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采用的是开门办学,其专业主任不是来自北航的老师,而是百度云首席架构师林仕鼎,师资包括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宾汉姆顿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美国知名大学的计算机领域的知名教授,也包括来自百度、微软、阿里云、腾讯、中国移动等知名IT企业的技术专家,同时这些知名企业也将提供大数据实践平台等相关支持。
“这样的设置正体现了我们要让这个专业面向实际应用,而不只是学术研究。学生们从一开始就会面对实际的业务需求,会被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该项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惠科教育CEO方业昌表示。
据方业昌介绍,目前市场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有两类,一类是基础架构层面(主要涉及并行计算、机器学习等),这类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专业,从事的工作也与计算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包括大数据核心算法的研究、核心软件的研发;另一类则是偏向应用,主要是利用第一类人才提供的技术平台结合自己的领域知识,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他们专业不一定是计算机,更可能是数学和传统的统计学等。而北航设立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专业主要以培养第一类人才为主,但是,他们也正在规划第二类人才的培养。“相对而言,市场对第二类人才的需求可能更大一些。”
据悉,报考北航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的学生既可参加全国统一招生,也可以参加北航的单独招生考试,和大多数普通的硕士学位一样,学制为2年半。
大数据人才类型
1.数据科学家:位于大数据人才结构的尖端。需要有数学或传统统计学知识,还要有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管理相关知识。
2.数据架构师:他们大多数是传统的编程人员,或具有商业智能背景的人,熟悉统计。
3.数据分析师:他们理解明白数据的含义,能把数据和企业的业务联系起来。
4.数据工程师:大数据系统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
本报记者 邹大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