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仅带来商业变革,也能带动IT公司发展,博科(Brocade)就是其中一家。最新的财报显示,博科在2013 Q1 收益为5.89亿美元,而在2012 Q1的收益为5.43亿美元,同比增长8.47%。从报表上看,博科的收益主要来自SAN和IP网络产品。
看重中国市场
“如果要从区域看,我们看重的是新兴市场。如果要从国家的重要度看,我们看重的前三名是中国、中国、中国。”前不久,博科全球销售支持以及解决方案营销副总裁乌里(Ulrich Plechschmidt)来华访问,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如此幽默地说。
乌里在博科服务了11年,对该公司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和市场非常清楚。“博科过去以以太网产品见长,这两年则扩展到存储方面。”按照乌里的阐释说,博科一直努力在欧美之外的区域拓展市场,如亚太地区、非洲地区。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博科的创新性产品逐步拓展到新兴经济体,以及过去偏重以太网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西欧。
“中国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太一样,最明显的表现是地域广泛、客户众多,需要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区域合作。”乌里说,在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70%的购买力在首都周边的区域,而德国的购买力分布在五个经济中心,这与中国的市场比较相像。所以,博科特别注意营造合作伙伴的网络,努力覆盖到重要市场。
虽然博科只是做网络产品,但它和不少IT大公司,像IBM、惠普、EMC、HDS、戴尔等都有合作。博科的战略方针是,不仅仅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还要与客户、合作伙伴、投资方、系统集成商共同成长,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博科才能迅速发展。
在创新中竞合
像许多中小型的IT公司一样,博科在某些领域要与IT大公司展开合作,而在另外一些领域也要和这些IT大公司竞争,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竞合关系”。
博科以存储产品出名,这两年又开始发力IP产品,未来看好SDN。从网络产品看,IBM、惠普、EMC等大公司都在不断地收购中小型的IT公司完善产品线,这对博科这类的公司形成威胁。乌里给出的答案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上保持前进,保持与这些大公司的竞合关系。”
在创新方面,博科认为,当前的网络流量极速增长,企业的预算有限,每年预算中有80%用于维护固有的设备和应用,只有20%的费用用于产品研发、部署新产品等。所以,IT技术要不断突破,才能让流量和预算不断增长的曲线下降。
所以,博科看重五个方面的技术发展:数据中心的网络,这将用以太网的矩阵方式解决问题;Field IO,这是以太网矩阵的一部分;将从NAS角度提高网络的效益,促进以太网的自我学习、自我调整的功能;第五代网络技术,如何将新的产品和技术融入到网络中,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如将SSD纳入到网络中,速度可提高500倍;SDN,这会改变现在只从局部改变网络结构的做法,从一个整体的、软件的角度重新定义;园区网络的创新,仍旧是从整体考虑网络结构,而非局限在单个设备的创新上。
乌里着重提到了SDN:“尽管SDN大热,目前仍旧局限在一些大学、研究机构的技术探讨。有些大型的数据中心如电信行业也在尝试利用该技术做出改变。博科有一些针对性的产品,正在逐步完善推向市场,如Brocade MLXe系列产品。”
博科也在重点推Open flow产品,尽管其使用者只是国外的一些大型研究机构。“也许这些新技术在几年之后才能成熟,我们必须做一个新技术的先驱者,而不是跟随者。”乌里总结说。
本报记者 吴玉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