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总师的两次退休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徐芑南,中船重工,蛟龙号
  • 发布时间:2013-04-23 10:16

  中国深海探测领域最有名的科学家徐芑南,又到了退休的时候。

  当然,谁都知道,他永远不会远离大海。

  就像十几年前,徐芑南曾经以退休者的身份远赴美国,最后仍然重返位于无锡的中船重工702所。

  采访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77岁的“蛟龙号”总设计师拎着一袋子药刚刚从医院回来。2012年下半年,徐芑南的高血压、心脏病频发,以至于有时上班还要到单位的小诊所打吊瓶。

  当年底,他在北京开会时出现严重头晕,很快就住进了上海华山医院。如今,虽然说不上病愈,但徐芑南格外珍惜工作时光。

  2012年“蛟龙号”完成7000米海试,标志着它不再是一台试验性装备。而对于徐芑南,这意味着告别即将到来——“蛟龙号”项目成功,他的总设计师使命也已完成。

  如今,功成名就也好、梦想成真也罢,他的心中仍然存有遗憾。“岁数大了,身体不好,再没法奋斗在一线了,可这是生物规律,没办法的,人总归要退下来。”

  潜水器崛起

  中船重工702所位于无锡太湖之滨的龙王山下,由一栋栋60年代的红砖房子绵延而成,这是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风光无限的“蛟龙号”此刻安静地躺在这里——山麓一白色实验室内,它被剥去外壳,露出了错综的骨架、锃亮的罐舱。

  徐芑南和深海潜水器的故事,可以从上世纪50年代末说起。当年他抱着一颗“建立强大海军”的爱国之心,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702所。工作不久,徐芑南便主动要求到黄海之滨的青岛潜艇基地实习,没想到这成为他终生结缘大海的开始。

  6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大力发展海洋石油开采,各类潜水器应运而生。中国海洋石油的开采与潜水器的研发随之起步。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中国人只能自行设计、自主研制。当时702所接受了潜深300米的单人常压潜水装具研制任务,徐芑南被任命为总设计师。到1985年,该套设备在南海海试成功。“那时三亚海水十分清澈,潜水员水下50米走动,游鱼都看得一清二楚。”徐芑南的印象十分美好。

  研发成功后,702所接着又开发了潜深300米的双功能单人常压潜水器。此后,徐芑南还陆续担任600米重型水下机器人的总设计师、1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的副总设计师、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总设计师。这些当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为后来“蛟龙号”的研制作了铺垫。

  80年代中期之后,全国好几个科研机构都在研究深海装备,海洋勘查、利用已经越来越被接受。国家海洋局的大洋协会于1991年成立。

  中国人开始走向深海。

  离开的年轻人

  “蛟龙号”项目最初是在1992年提出的。虽然这时中国的无人潜水器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载人潜水器仅仅停留在600米深度,而西方国家在80年代就研发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

  702所的几位老研究员意识到,无人装备虽然存在许多优势,但智能方面毕竟与人无法相比,很难从事精细操作。

  时任702所所长的是著名船舶结构力学和水弹性力学专家、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他邀请造船、制造、材料、动力、机械等方面的院士和资深专家开会,开始论证载人深潜器。

  自1993年起,702所几乎每年都向科技部提出报告,希望开始研制载人深潜器。

  徐芑南回忆说:“报告送上去后科技部开了座谈会,好多领导都参加,最后还是没有批。理由是用户不迫切,技术难度风险太大。另外投资太大。当时国力有限,重点投资仍是无人潜水器。”

  1995年是关键之年。当时进行了一次集中论证,有多位院士和专家参加。结果,正在东太平洋做6000米无人机器人海试的徐芑南得到了消息:载人潜水器不上了。

  徐芑南今天仍记得,几个老同志在船上絮叨:“没戏了,没戏了。”

  因为第二年、1996年将是“九五”计划的开启之年。如果此时不能通过,五年间都很难获得支持。

  当时徐芑南已59岁,对于几位同龄人而言,最后一个梦想就此搁浅。

  经过6000米无人机器人的海试,徐芑南的心脏病、高血压、偏头痛轮番到来,一只眼睛仅存光感。办完退休手续以后,他在上海的家里休整了一年。

  1998年1月,徐芑南和夫人登上了飞往旧金山的航班,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

  “不少年轻人都想施展抱负,如果没有重大项目,只做点零碎的事,一晃十年就过去了。那时候载人深潜器是大家共同的梦想。而立项合同不签就不作数,年轻人也陆续离开,有的人技术移民了。立项前夕,702所水下工程研究室10多人就走了3个。”徐芑南说。

  徐芑南的妻子方之芬,702所高级工程师,对本刊记者提到了当时702所的水下工程研究室主任。“他为立项呼吁了近十年。2001年在工程院组织的讨论会上还是他去作的报告。临走前,他问所领导能不能立项,能立项就不走了。熬了这么久,得不到肯定答案,他无奈地去了加拿大。”“很优秀的小伙子,现在他回无锡探亲,也常来所里看望,大家也都不提这些了。”方之芬惋惜道。

  “蛟龙号”的考验

  无论离得多远,徐芑南注定要在中国的载人深潜器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老同志与年轻人的叹息声中,事情悄悄有了转机。自1991年成立以来,中国大洋协会就一直致力于国际海底资源的研究开发,到2000年,大洋协会对载人潜水器的需求已十分迫切。

  1991年,中国已得到东太平洋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这块面积达到7. 5万平方公里的宝藏——那里藏有丰富的矿产和稀有金属,“我们不去开采,别人就会来开采,不谈美、日,连印度都很积极。”徐芑南说。

  2001年1月,在中国大洋协会的组织下,15位院士和相关专家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外交部等相关专家和领导开座谈会,初步达成了研发载人深潜器的共识。

  那天晚上,徐芑南正在旧金山家里带孙子,忽然接到所长的电话:“形势明朗了,财政部都点头了。”徐芑南一时激动得无法接话。

  刚放下电话,老同事的电话又接踵而至:“老徐赶紧回来吧!”

  “当时我们马上回国,儿子不放心他身体,他说只要控制好血压和心脏病就可以了。最终我们还是遂他愿,现在床边都竖着氧气瓶,每天吃十几种药。”方之芬说。

  徐芑南说:“回去还是可以做点事的。”

  又过了一年,即2002年,也就是702所提出研发载人深潜器的第十个年头,“7000米载人潜水器”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这就是后来的“蛟龙号”。

  此时,距徐芑南退休已有6年之久。

  由于身体不好,徐芑南回国前考虑作顾问,但吴有生院士坚持让他做总设计师。“我当时一直没表态,这个任务重大,66岁超过科技部的规定,这身体也担心胜任不了”。

  “他说,我做了多只潜水器的总设计师,科技部领导对我比较熟悉,是总师的最佳人选。我想想还是领命了。”徐芑南说。

  被任命为“蛟龙号”总设计师不久,徐芑南最头痛的就是缺人才。“我把所里老同志能请回来的都请回来了,担任项目顾问。老同志们都十分积极。包括其他研究院所一起呼吁过的老同志,尽管我们没用他们的方案,他们过一段时间就会打电话询问,关心进展。”

  历时6年,2008年“蛟龙号”终于建造完成,但在海试前却遭遇经费不足问题。这些九曲百折的困难,已经令老人有些疲惫。

  “当时‘蛟龙号’研制经费有限,海上要做试验,支持母船改装,起吊设备配置,备品备件增添,海监、渔政船护航,海底清障等都需要经费,这些都是立项之初所难以顾全的。”徐芑南说。

  因涉及部门太多,在大家多次努力之下,“蛟龙号”项目由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和国家海洋局找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协调,才最终落实各项经费。

  为确保每一次海试成功,经费提供方对“蛟龙号”团队实行“一个阶段海试一签”的合同。达不到指标,就会影响下次海试的实施。

  这就是风光背后的“蛟龙号”。

  陆地上的关注者

  2009年8月,“蛟龙号”迎来1000米级首次海试。母船刚出长江口,就遭遇台风“莫拉克”,不得不在舟山群岛避了几天台风。

  方之芬说,当时船上一群老同志,60岁以上的就有5位,好多年轻人都没上过船、出过海,晕得厉害,躺在床上不想吃饭。但是船一到试验海区,全体同志又精神饱满地坚持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

  这艘无数次潜入他们梦境的白色“潜水艇”,首次海试成功。但海试刚结束,徐芑南就在舱室内心绞痛。看着大家紧张的表情,他说:“没关系,平躺一会就好了。”

  之后,海试队作出规定,60岁以上老人和心脏病患者都不能上船。从这时起,徐芑南等老同志只能等到母船在三亚靠岸时,才能到船上商量有关试验工作。

  这些为此耗费了半生心血的老人,只能以这样的方式陪伴“蛟龙号”。

  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起航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其中有一次下潜过程中声学数字通信系统意外中断。船上和陆上的人都很紧张,但徐总经过分析判断潜水器正常,他镇定指挥,让大家耐心等待,最后证明 是“虚惊”一场。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7000米是“蛟龙号”的设计目标,也就是它的合格线。

  此时徐芑南身在北京的海洋局陆上基地保障中心。年迈的他在欢腾人群中长吁一口气,终于一身轻松,20年梦想成真。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再次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下潜深度达7062米。本次下潜,蛟龙号不仅完成了既定的作业任务,取得了相应样品,而且还获得了大量的高清影像资料,证明了深海的生物多样性和地址多样性。

  圆梦之日,也意味着告别之时。随着项目完成,徐芑南等一批老同志将从一线舞台淡出。“小伙子们正在为研制其他项目做准备。老同志们作顾问,发挥余热。”

  方之芬打破有点沉闷的气氛, 说他们团队的小伙子也蛮有趣,“他们2001、2002、2003年以后陆续进所,当初项目的设计工作紧张,大家都心情焦急,每晚十一点办公室还是灯火通明。2006年设计图纸已经完成,可以松口气了,都开始谈对象了,2007年以后结婚,2009年海试以前,一起楼上楼下买房子。几年海试过程中,他们的海试宝贝也陆续出生了。”

  目前702所正在对“蛟龙号”进行维护保养,4月将移交给业主——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2013年的夏天对于“蛟龙号”来说将是繁忙的:6月到南海进行海底地质、环境调查;接着便奔赴东太平洋,对锰结核进行精细的矿区调查,为开采做准备;最后去西北太平洋调查钴结壳。

  徐芑南回想,1995年,他与几位花甲同行在东太平洋考察船上望洋兴叹,陆续退休的一幕幕,“我们是幸运的,曾以为没机会参加载人深潜器的研制工作了,没想到曲曲折折,有这么一个好的结果。”

  是的,中国人正在大踏步向深海进军!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钱贺进|无锡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