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冲出第一岛链

  西太平洋的海水打湿了甲板,又在太阳的炙烤下,变成细细的盐末,裹覆在青岛舰的栏杆上。用舌尖轻轻舔一下,那就是传说中远海的味道。

  2月15日上午9时,一声长笛,由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青岛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和盐城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带着远海的味道如期返航。

  此行编队先后航经黄海、东海、南海、宫古海峡、巴士海峡以及台湾以东海域,突破第一岛链,进行了海上对抗、远海机动作战、海上维权斗争和远海兵力指挥控制等20多个科目的训练,完成了南海巡航。

  中国海军以“春节远航”的特殊方式,走向深蓝。

  此前两周,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说,海军2012年共组织7批次舰艇编队出岛链训练。

  冲出岛链,已经由梦想变成了常态

  青岛舰滑离码头之时,眼前是牛奶般浓厚的白雾,泊在100米外的烟台舰完全浸没在浓雾中,连轮廓都看不见。

  1月29日的青岛,码头上冬寒正浓。没有鲜花和条幅,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站在青岛舰前,发表了5分钟的出航动员讲话,尽数军人大义,力陈海军职责,慷慨激昂,声声入耳。

  随后,田中一声令下:“启航!”中国海军的“春节远航”,少有过节的味道,只有战胜的信心。

  18天的远航,远海训练编队设置的敌情涵盖了对空、对海、对岸和反潜,多达24个训练科目。攻击训练从警告、警戒、驱逐、发射导弹鱼雷到击沉,防御训练从中弹、起火、灭火失败、封舱、发生爆炸到失去动力,置于死地而后生。攻则取其要害,不给对手留活路,防则处处设置险境,不给自己留余地。

  舰载直升机的几次飞行都在挑战极限。恶劣海况下,军舰左右上下地起伏,摇得飞行甲板上直升机的旋翼像芭蕉树叶般频频点头。指挥员还是下了决心:“飞!”

  飞行团长、特级飞行员齐向龙飞起来后,风力持续加大,两次试图着舰都不得不重新拉起。编队参谋长王大忠指挥着军舰调整航速航向,在风和浪的间隙寻找到一块“平地”,齐向龙就势着舰成功。

  不仅是难度,还有强度。18天的远航,编队共响起百余次战斗警报声,平均下来,一天有8次还要多。有的科目反反复复地练,练完了讲评,讲完了重新拉一遍警报,再练。

  除夕早上7点,空勤就在为“舰载直升机超视距引导攻击”做准备。在海天一色的大洋上,直升机除夕上午在飞,下午还在飞,初一也在飞。春节和普通的飞行日,没有区别。

  大年夜的那一刻,没有祈福钟声,只有凄厉的战斗警报,全舰官兵三班倒,一位舵机舱的水兵累得靠着一箱面粉睡着了。

  近年来,随着中国军队军事训练的转型进程,实战化已经成为全军的训练重点。“远海”信息化实战训练,是大国海军的必由之路。

  岛链之外的大海上,军舰渺小轻飘如一片树叶。而如果有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作支撑,它就会变成一只拳头。

  在远航中,海军近年来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得到了充分的检验,海情、空情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及时乃至实时传输,军舰的单舰电子对抗和预警能力明显加强,武器系统升级换代,完全看不到在甲板上操演的场面,军人伸手所及是触摸屏、鼠标和手柄。

  体系的支撑,使三艘军舰在西太平洋上并不孤单。冲出岛链,已经由梦想变成了常态。

  国产装备经受远洋大考

  还有两天就是除夕,正是联欢会、团拜会扎堆的时节。

  编队副指挥员、北海舰队装备部部长刘庚群也召集开了个会,不过主题不是过年,而是装备。编队的三艘军舰均为国产,其中编队指挥舰青岛舰是国产第二代导弹驱逐舰,刚刚完成中修。新近相继入列的新型导弹护卫舰烟台舰和盐城舰,是一对姊妹舰,全部国产化装备性能良好,具有较强的远海作战能力。

  三艘军舰在远航中能否考出好成绩,考的不仅是国防军工的水平,更是装备部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那天,青岛舰上并不宽大的会议室里,挤进去将近30人。舰上各部门的人都来了,轮机的、航海的、情电的、观通的……有军官,也有高级士官。刘庚群就想听听,在持续多日的航行中,装备保障给力不给力。而这一切,只有在远离祖国的大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

  出海前,北海舰队装备部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各种预案和可能发生的故障都想到了,也逐一进行了操演。为了防止被海水锈蚀,水兵们每天都要擦拭那些暴露在甲板上的触点和金属接口,再打上黄亮的润滑油,由此反复多次。冰冷的机器在水兵们眼中,如同金娃娃一般珍贵。

  编队还有“舰船装备远程维修技术支援”会诊系统作为力量支撑,可针对装备疑难故障,通过视频指导、电话研商、网络沟通等方式,远隔大洋及时会诊,实现大洋远航舰艇装备检测手段数字化、作业方式自动化、远程会诊可视化,任务全程都有高级专家全天候保障。

  事实证明,尽管遭遇风浪,尽管连续快速昼夜航行,尽管一直在满负荷运转,三艘国产军舰表现出色,军舰各个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准备了那么多处置预案,一个都没有用上。这让装备部门松了口气。

  中国海军近年来立足国产升级换代,在装备建设上走得沉稳扎实。两艘新型导弹护卫舰不用说,青岛舰本是一艘下水20多年的老驱逐舰,但2011年经过中修和改造后,“脱胎换骨”,变得“年富力强”,实现了综合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两个大幅提高。

  刘庚群说:“我们不允许装备出任何问题,但若真有了故障,我们也不怕。”此次远海训练中,编队装备组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要求,制定完善了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处置预案,全程组织实施对装备的技术监测,广泛运用振动监测、红外测量、光谱分析、油料化验等先进科学手段,把装备故障点消灭在未发之时。

  不过,那天的会上,大家还是七嘴八舌地给装备部门提了很多意见。最后刘庚群决定,开设一部装备直通电话,直接受理各舰官兵提出的装备需求。“谁要不把装备工作当回事,当心我收拾他。”

  大国需要一支丢掉幻想、时刻准备打仗的军队

  茫茫太平洋上,不能挂灯笼,不能备年货,不能搞晚会,不能包饺子,不能打亲情电话,甚至一到晚上灯火还要管制。负责政治工作的编队副指挥员、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曹新元犯了难,这个年怎么过?

  按照训练计划,所有科目的设置,完全按照打仗的要求,与作战和训练无关的,一律取消。用战斗警报代替新年钟声,用战备干粮代替年夜饭,这既是由并不太平的海上复杂情况所决定,也是一种战斗精神的培育方式。

  无须讳言,春节期间组织部队开赴岛链之外进行训练,目的之一就是教育官兵提高警惕,忘战必危。泱泱大国,需要这样一支丢掉幻想、时刻准备打仗的军队。

  春节训练计划下达之时,听到的不是抱怨,而是为国效命的誓言。曹新元决定,海上的所有迎新年活动全部取消,只保留一项:以海军的方式,升起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

  2013年农历大年初一,西太平洋晨曦初露。

  海军青岛舰信号兵上士陈永明和下士张树森早早就起了床。作为旗手,他们要在主桅杆上,同时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8时整,海军编队青岛舰、烟台舰和盐城舰成方位队形在大洋上行驶,官兵们分别在三舰的飞行甲板整齐列队。伴随一声长哨音,三舰齐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同时在各舰主桅杆上升起。

  上至将军,下至列兵,中国海军远海训练编队面对国旗、军旗举起右拳: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誓死保卫祖国!誓死保卫祖国!

  与出征仪式一样简短,一样简朴,一双双眼睛饱含泪花。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想起几天前在南沙的那次补给。青岛舰为南沙官兵带来了山东的苹果、白菜、大葱,还有青岛啤酒,却因为风浪太大,两船间隔8米却无法靠帮,最终只能掉头离去。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体会到这8米之遥带来的心灵震撼。

  这几年,北海舰队连续承担了亚丁湾护航任务、出岛链训练,上至舰队领导,下到普通一兵,岸上的时间少,海上的时间多。特别是青岛舰和烟台舰,2012年9月才结束亚丁湾护航归来,好多人一直没有休假。

  军舰一出海,曹新元就带领政工组逐个战位检查慰问,风浪越大跑得越勤,把关心送到最基层官兵。“有时候一句心贴心的话,就能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军舰的脊梁

  西太平洋上,气温超过30摄氏度。水兵们穿着海魂衫,一级军士长郄兴京却用一个烫烫的热水袋垫在腰间,车祸留下的强直性脊椎炎让他的腰部疼痛难忍。

  郄兴京是青岛舰柴油机班的班长,当兵26年,军龄比青岛舰以及青岛舰的舰长都要长,他对这条军舰太熟悉了。

  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士兵的最高军衔是一级军士长。能获得这个军衔的士兵极少,几乎相当于由士兵成长为将军的比例。也正是像郄兴京这样的技术骨干,充实在军舰的各个技术部门,成为军舰的脊梁。

  青岛舰上有10多个部门,近百个战位,其中最底层的是罗经室。罗经室的位置在舰艇水线以下,空气循环最差,电航班班长徐顺24小时值守在这里,成为舰上最“底层”的兵。

  终日不见阳光,大洋上再好的风景和阳光,都与徐顺无关。军舰一出航,徐顺更是难得上到水面以上。偶尔替换上来,水兵们都会尊重地问候:“顺哥,忙什么呢?”顺哥乐呵呵回答:“给你们找北呢。”

  底舱里,还隐藏着一个重要部位,那就是弹药库。炮弹一层层码放在那里,铮亮的弹头闪着寒光。四级军士长、弹药班胡庆发成为全舰最“危险”的人物,任何一点闪失,都可能舰毁人亡。

  在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中,机电兵是比较辛苦的岗位。军舰一离开码头,发动机的噪音就保持在100分贝以上,温度常年在38摄氏度以上。远海训练编队自启航以来,已经连续航行了10多天,总航程达到4000多海里,全舰一直处于高强度的训练状态。机电兵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天三班倒,最少工作8个小时。

  四级军士长肖明已经记不清自己出海的次数了。每次出海,他都在嘈杂闷热的动力舱里,看不到日月轮换,看不见斗转星移。他的任务,是要为两台主柴油机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这是我们自己的军舰,我特别荣幸,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春节不回家也值了。”

  与郄兴京同为一级军士长的曹际峰已经是第四次在海上过春节,在副炮的位置上,他一干就是24年。

  出海前不久,23名在岸上完成了一年集训和专业训练的新兵分配上舰。与那些见惯风浪的老水手们相比,新兵们佩着列兵军衔,嘴角蓄着淡淡的绒毛,还会因为晕船而大口呕吐。“不要小看他们,他们的文化层次都很高,本科生和专科生差不多占了一半。”青岛舰副政委臧雷介绍说。

  是的,没人可以小瞧这些一入伍就能走出岛链的新兵。当他们嘴角的绒毛褪去,成为军舰脊梁之时,就是人民海军走向远海、迈入深蓝之际。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黎云、特约撰稿米晋国|海军青岛舰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