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四化”带来的机会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四化,IBM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5-28 14:25
新四化新机会
已故著名摄影家侯登科先生,曾经用数年精力,追踪拍摄夏收时节在西北地区帮着当地农民收割小麦的“麦客”,用照相机记录下麦客的黄金时代以及麦客由盛而衰的过程。从1990年代开始,机械化的收割机逐渐抢占了麦客的地盘,麦客们的“规模经营”之势渐缩。2012年夏收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河南省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就达32.5万台。
何将如此庞大的机械化钢铁“麦客”管理好、利用好,实现资源最大化配给,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和农户收入成为了摆在当地农机局面前的一大挑战。为此,为了实现对“三夏”“三秋”跨区作业的精细化组织和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提高全省农机管理效率和水平,以及推动农机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河南省农机局开始逐步为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免费安装了车载终端GPS卫星定位系统,构建跨区作业信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粮食安全、小麦及时收割、“麦客”及其跨区作业农机的精细化管理。而在整个系统的背后,IBM大型主机成为了幕后英雄,IBM ELS则作为其中核心的IT基础设施平台承载包括GPS数据库系统、Web数据库系统和OA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并提供系统管理、和运维管理等多种能力。
作为计算设备中的高帅富,大型机以往只能在大型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中见到它的身影。对于农业与大型机的“联姻”,在很多人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主机产品部总经理施东峰看来,这种貌似的不般配、不搭调,恰恰是大型机的魅力所在。“IBM大型主句能够成为帮助用户转变思维看待大数据、利用大数据,使之成为业务转型创新的利器,帮助企业将有限资源转移到实现业务创新的地方,真正以高效、稳定、安全和绿色铺平通往更高价值的成长之路。”
有数字显示,2012年4季度IBM大型主机全球收入增长56%,其中一半是来自于上述这样的新型工作负载。日前,在2013 IBM System z高峰论坛上,没有一个来自银行业的用户参加,大型主机的新生态系统正在围绕公共安全、医疗、社保、电信、政府等行业逐步建成。IBM 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政府与公众事业部总经理范宇表示,“新四化”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系统来支持,例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系统建设都需要有高效、强大的信息系统来支撑,这为大型主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新机会新生态
机会往往与挑战并存。大型主机是一个平台,如果没有应用,它的价值就荡然无存,尤其是对那些新型负载而言。
“对于那些新用户而言,由于之前没有使用大型主机的经验,他们的确会担心:在大机上能否有他们需要的应用,未来去哪里找到懂得大型主机的人才,如何提升技术团队在大型主机上能力,谁来帮助他们在平台迁移到大型主机后的投产实施?”IBM系统与科技部System z 业务发展部经理蒋伟东说,“如何让这些用户用好,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而IBM会提供端对端的支持体系,这个端到端支持体系中包括了:销售能力、技术培训、解决方案、实施技能、应用移植、测试环境、性能调优、社区环境、高校合作等多方面内容。”
同时,蒋伟东坦言,中国本地用户的业务需求往往有着自己非常强烈的本地特色的,单单靠IBM自己是无法满足用户这些需求的,所以IBM需要和本地合作伙伴一起,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大机生态系统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生态系统就是要让用户感受不到它的存在,需要合作伙伴和IBM一起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能提供最及时、最全面地技术支持。如果能够提供更全面地技术支持能力,需要IBM和合作伙伴在渠道、人才等多方面做更多地工作。”
日前,在2013 IBM System z高峰论坛上,IBM System z新兴市场销售副总裁Sergio Benchimol Saad就未来IBM大型主机在新兴市场的发展策略,接受了本报副总编吴玉征的独家采访。
计算机世界(下简称CCW):近一段时期,IBM 大型主机增长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Sergio:这些年,大机除了在传统的金融行业增长速度加快之外,政府行业的增长也在放快,这来源两个方面。首先,更多的行业需要高稳定、高可用的系统,这促进了行业对大机的需求。其次,行业面临更多数据的挑战,如在大数据时代,行业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这些都是大型主机天生所具有的优势。
不单在中国,在俄罗斯、巴西、南非这样的新兴市场,来源于政府行业的增长都非常迅猛。究其原因,还是与产业的变化密切相关。
CCW:对于一体机概念,以及现在的大数据概念,大型主机是如何应对的?
Sergio:在IBM的定义中,大型主机是更加智慧的计算平台。过去,数据分析往往是将数据抽取之后,放在其他的平台上做分析,然后将数据返回。这种做法的问题是速度不够快,不能满足及时性。现在有了一体机的概念之后,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计算结果均在一个平台中完成,接近实时处理,这更适合大机的定义。
有几种应用需要大型主机。第一,非结构化的数据,如影像处理系统,在银行中普遍应用。例如,有用户在摄像头前拍照,系统需要确认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这就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计算,不能有延时。第二,在智慧城市的管理中,如对城市交通系统拍照,实时作出分析,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如果不是实时的,那么对交通管理起不到多大作用。
当然,如果用户不是特意强调实时性,可以在x86或者Unix平台上应用,这也与客户的投资水平相关。
CCW:在中国,很多强调实时性更强的互联网用户,他们并没有采用大型主机,还有许多政府部门的用户也没有采用大型主机,而是用云计算的方式搭建系统,你认为这种原因是什么?
Sergio:政府行业暂时没有购买大机,可能是需求还没有达到“实时性”、“稳定性”这种层级。我们许多客户在投资时,只是看到一部分投资或者一开始购买了基本的投资,但它们在后续服务中,需要不断的投入。
大型主机给人的印象是“贵”,但后续成本清楚。开放式平台需要不断的投资,总体成本看并不便宜。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它们的IT系统也在不断扩建,分布式系统更有利于发展。现在,这些公司的规模巨大,如果要迁移到大机中,花费将是昂贵的,也是不现实的。不过,我相信,在日后的某个时间点,这些互联网公司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会越来越重视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用性这些能力,这些只有在集成环境中能提供,而分布式架构很难保障这一点。
对于用户究竟需不需要用大型主机的问题,关键是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只用一台或者两台主机来衡量企业的业务量级,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主机的价值是什么,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业务,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对大型主机而言,有两个基础标准,一个是数据,一个是交易量。这两个标准也是最能够衡量和证明大机性能的,例如在银行,在未来以移动平台为主的环境下,客户更注重高可用性、高安全性、高扩展能力,更需要大机。总而言之,IBM能够把不同的混合运算平台整合到单一平台中,通过单一管理,为用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大机的另外一个使命。
本报记者 汤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