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奔向“二线”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触控科技,创业,二线城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5-28 15:24
“在福建,2011年时你身边有1个人在创业,2012年会增加到3个人。但在北京,2012年你身边只有1.2个创业者。”创投行业数据分析工具“创业谱”新近发布了一组调查数据,其中显示,2011年,有49.7%的创业项目落户了北京,而2012年这个数字降到了44%,一年时间里有5%的创业者逃离了北京。而总体看来,北上广这3个一线城市的创业项目在全国所占比重也从2011年的84%降到了2012年的77%,原来豪情万丈跑到大城市的创业“北漂”、“南漂”们,如今纷纷转投更让他们心安的二线城市。
逃离“北上广”
“1年半时间,办公场地的房租就涨价30%,谁能受得了!”触控科技CEO陈昊芝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北京的互联网圈子里打拼,先后创办过爱卡汽车网、译言网以及现在专注于游戏行业的触控科技等。像他这样经历过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创业热潮的“前辈”们,都对2000年左右的市场环境和创业氛围分外怀念。但现在,大部分人却越来越觉得无奈,因为创业的成本比以前更高,环境也更加艰难,即便已是成功者的陈昊芝,也感到“压力山大”,一年多前他曾把原本位于三环附近的办公地迁到四环外,否则难以应对公司规模扩大的局面。
的确,成本是摆在一线城市创业者面前的最大现实难题。目前从房租价格上看,北上广甲级写字楼每平米的平均租金约为8元/天,而二线城市仅为2.0~2.5元/天,相差近4倍;人力成本方面,一份2012年的程序员薪酬报告透露,一线城市中67%的程序员月薪都在1万元以上,这个比例在二线城市中仅为7%,二线城市里45.7%的程序员收入水平都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人力成本仅仅是一线城市的1/2。“我想招个网页设计方面的负责人,月工资开到1.5万都找不到。”一家位于北京的垂直网站的创办者向记者抱怨,“人都跑到哪里去了?”
其实不仅是创业公司,一些已经走上正轨的大公司也在走出北上广。比如凡客CEO陈年在今年年初就透露,凡客将在天津武清区兴建一系列总部项目,包括核算总部、仓储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和客服中心等,其已与天津京滨工业园签署投资项目协议,投资总金额1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凡客的这一举动主要就是想降低运营成本。而此前在2012年2月,搜狐公司也斥资2000万美元在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搜狐视频总部,至当年10月便正式投入了运营。之所以将总部选址天津,除了看好开发区的集群效应,成本优势显然也是重要决定因素。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天津距离北京很近且交通方便,而生活成本、生产成本等都比北京低出很多,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北京的企业将主要分支转移到天津落户。
除了天津,成都、南京、厦门、杭州、西安、武汉等城市也都在迅速崛起,抢夺北上广的创业力量。根据“创业谱”的统计数据,近1年来,创业项目数量增长最快的区域是福建,增长了将近4倍,排在其后的是江苏、湖北、浙江、四川等地,北上广的增长率最低。在中国目前还缺乏一个像硅谷这样的绝佳创业孵化地的情况下,有这么多创业新兴区域出现,对创业者和中国科技创新的未来而言,其实具有非常利好的正面意义。
世界更“平”了
如果说PC互联网时期的创业还需要依仗一定的资本背景、平台实力,那么在当前的移动时代,已经有iOS、安卓这样的公众平台给创业者提供公平免费的产品推广机会,VC/PE最近两年的崛起也给创业者带来比过去多得多的融资机遇,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区域差别也在缩小,可以说,世界比过去更“平”了。
近期,国内最大的在线 KTV 9158传出正谋求进入美国市场的消息,据说该公司创始人兼CEO傅政军已赴硅谷为美国分公司选址,并与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会面,讨论了双方在业务层面进行合作的可能。9158就是浙江天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杭州打造出的成功创业项目,这个2005年成立的公司将9158做成了中国最大的网络互动娱乐社区,目前9158的年收入已超过3亿元。此外,创办于福建厦门的休闲游戏平台4399、创办于杭州的生活社区网站19楼、创办于重庆的在线服务平台猪八戒网等的成功,都在给二线城市的创业者注入更多激情。
对于如何在二线城市的环境里更好地生长这个问题,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通过不断交流也总结出了几条经验,相关人士一致认为,首先要肯定并发挥二线城市的成本竞争优势,将核心业务部门或者重要分部迁移出一线城市。例如很多互联网巨头公司都会将自己的研发部门放在二线城市的高新技术园区,一些呼叫中心也会把自己的客服放在二线城市,这会收到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同时,选址二线城市也可发挥产业集群化的效益。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繁荣,义乌有很多玩具加工厂、模具加工厂,产品丰富、物流发达,因此义乌的淘宝店众多,这就是集群优势;其次,在二线城市创业要扎根本土化需求。二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并不是很高,“屌丝经济”可能是主流,创业项目需要针对性了解用户的本地消费行为,顺势而为。可以说,二线城市是一个增值市场,而且其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需求并没有被满足,机会非常多,创业者有必要静下心来走入市场,去开发最贴近用户渴望的产品。
当然,二线城市也并非全无弊端,在很多投资人士看来,二线城市的信息依然相对闭塞,地缘条件也较差,而且这里的创业团队视野不够开阔,野心也相对较小,这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前景。一位福建的创业者就表示,自己每月都会来北京,以保持行业敏感度。上海触宝科技CEO王佳梁也认为,北京的创业氛围仍然“是全国最好的”,因为这里有很多早期孵化器,行业和资本的精英汇聚,其他地方很难相比。可见,二线城市的成长空间仍然很大,努力仍需继续。
本报记者 徐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