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经济马赛克”释放加速度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开封,经济
  • 发布时间:2013-06-18 16:13

  宜居、宜业、宜商,让开封这座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由八大产业集聚区拼成的“经济马赛克群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完成了由量到质的脱胎之变

  打开清明上河图,历史瞬间追溯到遥远的北宋--开封城楼两旁屋宇鳞次栉比,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这个七朝古都在历史年轮的狂奔中渐渐显露出疲态,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前后,开封工业徘徊于低谷,面对萎靡不振的经济,开封走到了新一轮的历史转型期。

  使开封迎来发展转折的种子在2003年埋下。2003年7月召开的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上,“中原崛起”战略横空出世。而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的总体框架中,由郑州新区和开封汴西新区(2009年更名为开封新区)“郑汴一体化”组成的郑汴新区被作为核心区,与此同时,“以工业立市”的城市定位让开封坚定了发展方向。

  如今,在古城开封,由八大产业集聚区拼成的“经济马赛克群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完成了由量到质的脱胎之变,呈现出以汴西产业集聚区为龙头,汴东产业集聚区和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为两翼,五县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宜居、宜业、宜商,让开封这座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

  “西翼”“东翼”齐聚腾飞

  “要有效利用产业集聚区这个载体激发发展活力,以产业提升加快工业强市步伐,以产城互动助力城市建设,以自主创新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看来,产业集聚区能否释放“加速度”, 是开封转型成功的关键。

  而汴西产业集聚区作为郑汴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已成为开封产业集聚发展的“桥头堡”,几代开封人的“汽车梦”也在这里成型。

  2007年,海马汽车集团谋划在中原布局,开封抢抓这一机遇,围绕如何培育汽车产业发展,学经验、引人才,建项目、做配套,给政策、强服务,编制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专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招商局,在上下一致的努力下,最终将海马汽车集团河南生产基地的14家配套企业“拉”了过来,为构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依凤引凰来,为了吸引奇瑞落户开封,开封市专门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组全程跟踪服务,终于使奇瑞项目在引进当年即实现了微车租赁厂房下线生产。在奇瑞的带动下,住友电工、中国兵器、武汉钢铁、昆山麦格纳、东风南方、扬州亚普、北奔重卡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

  然而,“落户”仅仅是培育产业集群的第一步,如何“扎根”,才是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奇瑞落户后,该区一方面鼓励其建立研发中心,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抢占新产品市场,奇瑞卡车研发中心目前已迁至开封,总投资15亿元的祥华北奔及其研发中心项目也已立项选址;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进与已有汽车及零部件功能配套的企业,引导企业主动“招揽”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形成整车制造与零部件生产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格局。

  如今,在65.89平方公里的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内,已入驻相关企业60余家,完成投资近100亿元,逐步成为郑汴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重要核心和中部地区的主要生产地。

  在汴西产业集聚区瞿家砦村野场村迁村并居项目工地,数十栋小高层拔地而起。不久,这里将成为一个新的居民社区。

  这在闫砦村很多村民看来,完全是沾了产业集聚区的光,“集聚区的发展使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要不我们现在还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很多村民这样感叹,汴西产业集聚区在带给村民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让村民对未来生活有了更多憧憬。

  2012年,随着汴东产业集聚区的扩区更名,集聚区确定了以机械设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开封市城市发展的“四大板块”之一。汴东产业集聚区尽享开封市“四大板块,两翼齐飞”的城市发展优惠政策,集聚区已先后入驻企业158家,其中规模企业19家,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个。

  产城互动

  在开封本市三个产业集聚区如火如荼发展之时,其周边县市的产业集聚区也成为了强有力的支撑杠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尉氏人抓住地处郑汴许“金三角”的有利区位,大力兴办乡镇企业,香精香料、三角带、棉纺等产业蓬勃兴起,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如今,借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郑汴一体化深入推进的东风,加快推进“西融北接、产城互动”发展步伐,坐拥黄金区位优势的尉氏县迎来了全新发展良机,而产业集聚区当仁不让地成为尉氏工业发展新“高地”。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南部,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已建成15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首批确立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被命名为河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在原有120万纱锭规模的基础上,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福甬服装工业城项目,形成了纺纱、织布、印染、制衣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

  “我们围绕主导产业制定招商战略规划,着力引进和培育关联度高、依存度高、近似度高的项目和企业,按照产业规划集中布局和摆放。”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党委书记李大红对《小康》说。在他看来,产业集聚区大发展的时期,必须打破资源的平均配置方式,把各种生产要素优先倾斜于产业集聚区和主导产业。

  目前,在福甬服装工业城的辐射和带动下,鑫旺棉业、新开元服饰等56家纺织服装企业,相继入驻产业集聚区;在雏鹰农牧的影响和带动下,中澳合资霜生金集团、中台合资中嘉豪公司等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相继跟进。

  然而在培育产业集聚区过程中,全国碰到的共性难题是如何实现产城融合,进而广聚人气,而在尉氏产业集聚区,一块“城市综合体即将起航”的巨大广告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尉氏一直在深入实践着如何实现产城互动,引进大型城市综合体等服务业项目就是想为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在李大红看来,如何实实在在为进驻企业服务则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尉氏产业集聚区采取BOT、利用政府债券、建立投融资平台、成立担保公司等多种模式筹集资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过去我们是铆足劲招商,现在是选商,选好商比大招商更重要。”李大红说,近年来尉氏产业集聚区采取挖潜、整治、置换等方式,先后整合了13家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产业规划、不符合环评要求的企业,依法收回了6家企业的闲置土地从而为主导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

  祁金立也清楚看到了开封产业集聚区面临的挑战,“主业不突出是开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短板。下一步,我们要依托开封老工业基地的基础资源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壮大集聚区特色主导产业,促使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尽快形成基地化生产模式,每个产业集聚区形成1-2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群。”祁金立说。

  文|《小康》记者 谈乐炎 开封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