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真遇到大麻烦了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斯诺登,奥巴马,棱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7-08 16:36
“是英雄还是叛国者?”6月10日上午,多家美国主流媒体在头版的报道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新闻标题。
爱德华·斯诺登,一个来自夏威夷的软件工程师,主动通过英国《卫报》向外界承认,自己就是数天前向媒体爆料、揭露美国情报部门大量搜集民众通讯信息的“泄密者”。
斯诺登“现身”之后,立刻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他接受《卫报》记者访问的文章链接和视频马上占据了各大媒体网站的首要位置。在全球最大的微博网站推特上,“斯诺登”和“国安局”(NSA)、“棱镜”(PRISM)一起登上了“十大热门话题”的榜单。
谁是斯诺登
6月5日,《卫报》和《华盛顿邮报》相继刊登的报道说,根据爆料者提供的政府机密情报,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在过去数年中一直在秘密大量获取公众的电话和网络通讯信息。后续报道中,一个名为“棱镜”(PRISM)的秘密网络工程浮出水面。根据同一个爆料人提供的信息,美国国安局从2007年开始,便通过“棱镜”大量搜集民众的网络信息,其中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网络通话和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内容,等等。
报道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和公众在最初的震惊过后,迅速就国安部门的秘密计划的合法性展开激烈讨论。而在争论“山姆大叔是否该秘密监视百姓”之余,由于媒体披露的相关信息无疑来自于“绝密”级别的政府情报,“谁是泄密者?”也成了媒体热议的一个话题。
6月8日,美国情报机构总管詹姆斯·克莱伯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这种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称泄密者不计后果的行为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就在克莱伯的声明发表后不久,一些媒体获知美国国安局已经启动刑事调查,以确定泄密者身份并将其定罪。
这些进展更进一步激发了媒体对这个神秘爆料人真实身份的关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几档电视时政节目均在黄金时段就此事制作了特别报道。当CNN的著名主持人沃尔夫·布里泽在“观察室”节目中同嘉宾们讨论泄密者身份的时候,他绝不会想到,那个“泄密者”正在12000多公里之外的一个酒店房间里观看他的节目。
在香港尖沙咀的美丽华酒店的房间里,斯诺登向《卫报》记者吐露了自己的身份。他是前中情局雇员,现为一家承包政府情报工程的公司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了解到美情报机构秘密获取民众通讯信息的情况。
考虑数年后,斯诺登决定通过媒体向公众揭发此事。三周前他向公司请了病假,“离开了”高薪工作和女友,从夏威夷飞到香港,入住美丽华酒店,深居简出,开始联系《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的记者。
斯诺登的意外出现,为近来困扰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丑闻风波增加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新桥段。
从5月8日美国国务院雇员到国会作证,揭露美国政府在去年利比亚领馆被袭击事件中有渎职嫌疑开始,在很短时间内,媒体又曝光了国税局滥用权力打击保守派政治组织,以及司法部暗中调查多家新闻机构等数条爆炸性消息。
白宫在过去一个月中被骤然卷入一个由多桩丑闻构成的“完美风暴”, 应对不暇之际,“国安局大规模监听公众信息”曝光,使其形象再遭重重一击。
“棱镜”计划会继续
同此前三桩丑闻不同的是,被媒体称为“国安门”(NSA-gate)的政府搜集民众信息事件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个人的政治形象打击更大,而且将对未来几年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施政举措均会产生消极影响。
在“国安门”被曝光后,无论是公众、媒体,还是华盛顿的政客们,并没有像针对其他几桩丑闻那样对白宫展开“一边倒”式的批判。尽管有众多的反对者认为国安局的行为是对美国宪法和公民自由的严重侵犯,但是“棱镜”计划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甚至出现了国会中两个对立党派的议员一起出来为“棱镜”辩护的场面。
参众两院情报委员会的两位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戴安·费恩斯坦和共和党众议员麦克·罗杰斯在接受媒体联合访问时表示,国安局的信息搜集行动是反恐工作的必须,而且在过去数年中曾经卓有成效地阻止过恐怖分子的袭击阴谋。
美国公众对公民自由和隐私权一向非常重视,但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安全的考虑,愿意放弃一些自己的隐私。尤其在不久前波士顿马拉松赛上发生爆炸后,民众再次真切地感受到恐怖袭击的威胁,从而使公众愈发愿意支持政府加强以反恐为目的的监控措施。
在“国安门”被媒体曝光后,CBS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虽然有58%的民众反对政府收集普通百姓的电话记录,但是也有75%的人支持在调查潜在的恐怖主义行为时动用监控措施。皮尤研究中心同期的民意调查也显示,56%的受调查者认为政府调查通讯记录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存在民意基础,所以尽管美国政府和情报部门面临来自各界的诸多质疑,但国安部门的行为本身并不会对白宫带来太大冲击,“棱镜”计划也会继续下去。
奥巴马的个人政治形象受打击
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国安门”最具杀伤力的地方,是奥巴马的个人政治形象受到打击。
“国安门”爆发后,对于许多奥巴马的支持者来说,最令他们感到惊讶的不是媒体揭露的国安部门的作为,而是这样的事情竟然出现在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
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奥巴马作为候选人,对小布什政府类似的行为表现得深恶痛绝,9·11事件后国会通过的加强信息监管的“爱国者法案”,更是成为奥巴马在选举中攻击共和党的目标之一。
《卫报》第一篇揭露国安监视计划的文章在网上登出后数小时,美国几家电视台便找出5年前奥巴马在竞选时的视频反复播出。镜头中奥巴马对台下激动无比的支持者们说,“(上任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令司法部长逐一审查有关法律,坚决废除那些打着反恐旗号侵犯公众自由的条例。”许多民主党人正是因为他这样的表态才决定在大选中投他一票。
6月7日,奥巴马在加州的一个政治集会上首次对“国安门”作出回应。奥巴马说:“你不可能获得百分之百的安全,同时又拥有百分之百的隐私。”他表示,在安全与隐私之间,“社会需要作出选择。”然而,在4年前第一次就职典礼上,刚刚当选、意气风发的奥巴马曾义正辞严地宣称,在保卫社会安全的问题上,“我们要坚决拒绝那些要求我们在安全和理想之间作出选择的错误理论!”
对于很多忠实的奥巴马粉丝来说,“国安门”使他们第一次将自己的偶像同“虚伪”这个词联系到一起。
一直以来,奥巴马在支持者眼中都是一个意识形态上坚定的“左派”(liberal),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时,对外政策上反对小布什式的穷兵黩武,对内声言反对政府对公民自由的侵犯。虽然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很大程度上承袭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政策,但支持者们将之理解为出于现实需要而作出的妥协,并没有对他求全责备。
可是当“国安门”爆发后,“棱镜计划”的监视范围涉及如此之广,远远超出了奥巴马支持者能够忍受的极限。更加令“粉丝们”难以接受的是,这个政策竟然是在公众不知情的状态下被秘密执行的,同奥巴马在此问题上的一贯言辞背道而驰,这一切都无法不令支持者心中产生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左派中极具影响力的媒体《赫芬顿邮报》近日在网站首页最显要的位置登出了一副大照片,将奥巴马和小布什的头像用软件整合成一个人的形象,照片上方的标题是“乔治·W·奥巴马”。
《赫芬顿邮报》的老板阿瑞阿娜·赫芬顿曾是奥巴马最忠实的拥趸,不仅在两次大选中对他鼎力支持,多年来也一直倾力帮助奥巴马政府抵挡来自共和党的攻击。两人私交也不错,在2010年的一次访问中,奥巴马曾对《纽约时报》的记者吐露,自己搬入白宫后,将椭圆形办公室的地毯换掉了,因为“阿瑞阿娜不喜欢原来地毯的颜色”。所以当《赫芬顿邮报》在首页将奥巴马比作另一个小布什的时候,奥巴马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美媒一直对奥巴马保驾护航
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白宫在多重丑闻的打击下形象暴跌,包括国税局局长在内的一众涉事官员一夜间成了“人民公敌”,白宫新闻发言人杰·卡尼在每日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更是被记者们拷问。但是在丑闻风暴的袭击之下,奥巴马本人的民意支持率却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国安门”爆发当天,盖洛普公布的奥巴马民意支持率在47%左右,同5月初数桩丑闻爆发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实际上从2010年初开始,奥巴马的支持率就一直在45%~50%之间摇摆。尽管在过去两年多中,美国房市低迷,失业率高企,经济恢复异常缓慢,近2/3的美国人认为国家正在错误的轨道上前进,但美国百姓却没有将对现实的不满归咎于奥巴马。
奥巴马之所以能够在执政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维持良好的个人形象,美国主流媒体对他的维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目前美国的媒体界,除《华尔街日报》和“福克斯新闻”之外,其余大部分有影响力的媒体均不同程度地倾向民主党,所以无论在奥巴马竞选时还是执政后,媒体一直在明里暗里为他保驾护航。
2012年9月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的领馆被袭,事情发生前后政府在处理上有大量失当之处,但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大选的关键时刻,美国所有电视媒体除了福克斯新闻台之外全部选择对这样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视而不见”,目的就是为了不影响奥巴马竞选连任的“大计”。
奥巴马主政四年,媒体上也很少见到对他的批评苛责,像利用无人机在阿富汗搞“肉体消灭”这类政策,如果发生在共和党总统执政时期,报纸电视可能早就对白宫大肆鞭挞了,而奥巴马却总是能安然渡过舆论关。
媒体之所以对奥巴马“情有独钟”,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意识形态上“抑右扬左”的历史习惯,更是因为对奥巴马个人的极度信任。2008年10月23日,被视为媒体“至尊”的《纽约时报》在大选前发表社论,正式背书候选人奥巴马,坚信他如果当选总统,能够改正小布什反恐政策中“对民主体制的攻击,”并称其为“理智”、“富有同情心”和“诚实”的领导者。
“奥巴马的天罗地网”
5月6日,《纽约时报》就“国安门”事件发表了题为“奥巴马的天罗地网”的社论,强烈谴责国安局的监视政策,并称“奥巴马政府已经丧失了其所有的信用”。媒体批评奥巴马在言行上“背信”,更具杀伤力。
《纽约时报》5月6日的社论可以被视为奥巴马总统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文中言辞如此激烈,标志着美国主流媒体或许从此同奥巴马分道扬镳,而在媒体离心的背后,则是奥巴马政治上“基本盘”的动摇。
从美国党派斗争的角度上看,“国安门”之前的三桩丑闻更多地调动了奥巴马反对者的积极性,但还不足以完全阻挡奥巴马的施政步伐。而“国安门”却使奥巴马丧失了最宝贵的政治资本,有可能失去了媒体和民主党内的忠实追随者。
自一个月来的系列丑闻发生后,共和党一直试图将奥巴马比作“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大部分主流媒体也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但斯诺登的出现,自动担起了“深喉”这个角色,无疑使“水门”这个词的曝光度大大增加。
眼下的这张天罗地网,奥巴马能成功“逃生”吗?
文/杜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