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平生:中国式未来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谢平生,智能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30 14:21
美国的动漫故事里,汽车一直是盖世英雄身边的“名器”。布鲁斯·韦恩之所以被万千粉丝喜爱,除拉风的面罩和一袭黑色披风外,就是那辆神奇的“蝙蝠车”,不仅能够理解指令,还能为蝙蝠侠出谋划策。现在,电影里的神奇画面离现实越来越近了,汽车制造商们正在努力实现汽车的智能化。
而在这股新的技术潮流中,影响深刻的几乎都是国外的汽车厂商的身影,奔驰、宝马、丰田……,还有近两年让整个汽车行业都震惊的谷歌和特斯拉,而国内厂商却似乎一直站在跟随者的队伍,复制模仿。
“对于早期的中国汽车厂商来说,这确实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比亚迪汽车电子事业部规划部总监谢平生并没有否认或辩解什么,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掌握主动的模仿是要付出代价的。在他们设计的早期,就是什么流行跟什么,某一个车型本是仿着日系的风格来设计,但忽然欧系流行了,下一个车型就按照欧系的风格来设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两个系列的逻辑思维和观念差别非常大,整个的设计体系被完全打乱,困难可想而知。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谢平生才理解必须掌握主动,实现自己的创新。时间就是可以证明一切,谢平生和他的团队用了十年的时间来努力追赶、创新,如今,他用成果来宣扬,中国也有优秀的汽车电子设计师。
设计的无限量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实现技术上的创新,谢平生认为首先要掌握核心汽车电子基础的技术单元,从底层技术积累做起。“从汽车电子来讲,第一个是传感单元,自己完成车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全境影像等的设计制造;第二个是信息采集(ECU),虽然在跟摩托罗拉、英飞尼、TI等厂商合作,但是最终控制核心软件还是由自己编写;其次是执行单元,目前已走到了全球领先的位置,有遥控驾驶、智能手表钥匙、蓝牙钥匙等智能产品。”
真是十年磨一剑,谢平生讲的这些基础技术单元,并不是每个国产汽车制造商都独立具备。但是比起国外的汽车制造商,还是晚了一步。而且面对智能汽车的浪潮趋势,以及整个IT行业的日新月异,或许又会有新的阻力。但在他的眼里,垂直整合做好了,接着就是创新,现在就是机遇。他很兴奋地说:“现在的车已经不但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是有大脑思想的,所以我们在设计车的时候会有无限地可能行,而在这其中,用户体验就是技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很好奇他说所的无限可能性还有哪些,但可以肯定,IT技术无疑是这无线可能性的基础支柱,从用户体验来出发也会有产生更多新点子。谢平生介绍说:“为了提高用户夜行的安全性,我们克服了摄像头、控制器(传感器)总成与红外线的匹配问题。大多数带夜视系统的车,都是将影像呈现在中控屏上,驾驶者需要扭头看,而思锐选择在HUD抬头显示屏上成像,车主在夜间行车时就能很方便地看清前方道路,这绝对是国产车的一大颠覆。”
谢平生特意提到他的团队,“我们经常会和比亚迪董事长聚在一起讨论,是不是可以把某一技术用到汽车上来,大家一起头脑风暴,一有新的点就会立马付诸实践。就像比亚迪遥控驾驶汽车,为了给用户无人驾驶的优良体验,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变成了商品。”
在采访中他多次提到手表钥匙,其实就是融合了智能穿戴式设备,利用生活中的必备品穿戴来控制汽车,既方便有帅气。“现在用户出行通常会带很多必备品,为了方便他们出行,我们可以简化装备,比如把跟车有关应用的东西集成到手机上,就像蓝牙钥匙、语音服务等。”基于这样的想法,每天必备的钱包、腰带都可能可能成为汽车钥匙,甚至未来汽车也会考虑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利用人本身的特征做一些跟车有关的一些应用。这确实有很多遐想空间,在谢平生的看来,只要时机成熟便都能实现。
不仅仅能结合穿戴式设备做想象,热门的移动应用也可以。目前比亚迪正在与腾讯微信事业部谈合作。借助微信的用户传播优势,结合比亚迪汽车电子的控制优势,这有又是一种新玩法。“有一天你打开你的微信,发一个指令说,开门,门就真的开了。”谢平生高兴地说:“未来汽车会成为你的好伙伴,我的目标就是让它成为你快乐的好伙伴。”
品质的最大化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并不是所有的IT技术和设备都是符合要求。从设计的角度来谈,用户的体验还是首当其冲,主要的考虑因素还是用户的驾驶的安全行、节能性、舒式性和娱乐性等。
因此,由于汽车车或是在外面暴晒,或是被雨淋,或是在低温环境,或是在高温环境,而且开车过程是属于颠簸状态,所以工作环境的差异对IT技术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现在比亚迪的一些车型中已使用12.1寸液晶仪表和10.2寸中控的中间多媒体屏幕,这是谢平生在考虑用户在车内使用电子屏需求的同时,按照车规则设计的,高温高湿防震,经过多种耐高温等环境的测试。
此外,汽车对车载应用的设计要求也有很大差异。虽然谢平生在车载应用方面的设计规划有很多,但实行起来有困难,因为要考虑控制车上各个模块死机、蓝屏等不正常的情况,确保行驶的安全性。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设计了采用专线控制,不直接与互联网联通的。所以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各种终端就不能控制汽车,只有汽车在静止的状态下才能完成指令。
在整个汽车电子的设计过程中,基础打好后,思想就要走在行动的前面。为此,谢平生总结了出平台化、模块化的思路,这样便可开拓很多前瞻性的思路。“用户现在所使用的新功能,背后可能我们已经设计研发了好几年的时间。以比亚迪来说,现在市面上已经可以看到拿手机能控制汽车这项技术,是比亚迪在五年前启动的。
可以说,谢平生在成长,在进步。对于智能汽车的未来他有无限的想法,但都回归用户体验的本质。对于当下的实现梦想之路,他思维周密,毫不懈怠。而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汽车电子成长和壮大。因此,不能再带有色眼睛来看国产汽车制造商,或许我们的支持是他们最大的动力。“同样的标配,国外车型能比国产车型贵10万元左右,我们在努力实现国产汽车的最大性价比,真心实意在努力。”谢平生说。
本报记者 甘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