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大数据,软件定义
  • 发布时间:2013-10-30 14:26

  技术行业绝对喜欢自个的热门词汇。一旦出现了某个热门词汇,它似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最终它会演变到最初意义几乎完全消失的地步。只要看看“大数据”或“云计算”,它们就是这方面的两个典例。现在有必要退一步冷静下来,从实际的技术层面分析最初那个词汇的真实含义了。

  还原真实面目

  如果VMware如愿以偿的话(它可能会如愿以偿),IT界下一个流行的术语将会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在今年于旧金山召开的VMworld大会上,SDDC俨然成了VMware的主要话题之一;随着VMware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设法证明自己到底有多么“软件定义”,这个术语势必也会丧失其原来的含义。

  那么,该如何定义“软件定义”呢?首先,你可能会想:软件定义是指将硬件抽象成纯软件解决方案,进而处理传统由硬件处理的任务。这种想法往往是对的,但过于简单了。即使在没有专门定制硬件的帮助下,用软件部署了某个系统,该系统也不会因此成为软件定义。实际上,使用专门定制的硬件根本不妨碍该解决方案称之为软件定义。

  相反,软件定义的XX——无论XX是存储、网络还是整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其真正的性质与可能用到什么硬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如何管理和控制密不可分。

  想深入了解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有必要看一下符合要求的当今技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的惠普LeftHand P4000系列SAN为例,当初,LeftHand Networks还是家独立公司的时候,作为P4000核心的SAN/iQ软件是一个分布式、基于Linux的iSCSI存储平台,通常部署在通用的、与厂商无关的服务器硬件上。LeftHand被惠普收购后,你会看到SAN/iQ与惠普ProLiant服务器一并交付,但它完全可以在你部署的任何基于x86的硬件上运行,此外,SAN/iQ平台还作为虚拟SAN设备(即VSA)来销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可能认为P4000实际上是软件定义的产品——惠普在销售时也经常这么说。

  你只要将传统上基于硬件的服务移植到虚拟化环境,就能获得一些好处,这点不可否认。以P4000这类基础设施来说,它的下面有一个虚拟化的抽象层(比如VMware的vSphere或微软的Hyper-V),这为用户提供了灵活性,可以独立于P4000软件升级之外进行硬件升级。它还可以让用户充分利用通用服务器硬件,同时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服务——用户甚至不需要专用的存储硬件或存储网络设备。不过,因为P4000 VSA属于虚拟化产品,是纯粹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因此并不能说它是真正的软件定义。

  其实,软件定义取决于实施抽象的控制面和管理面——也就是用于控制和管理的渠道完全独立于用于迁移或存储数据的渠道。同时,还要求在控制层和管理层里面构建开放的、与厂商无关的整合链条,那样它们就能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其他部分全面集成,反过来也是如此。

  由于这种抽象机制,在不远的将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在灵活性和性能方面的具体要求,从不同厂商处选择管理平台、控制平台和数据平台,单单用软件部署传统上基于硬件的解决方案还不够。

  获取真正好处

  实际上,对于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可能存在的重大误解之一就是,整个解决方案必须用软件来部署。当前最能充分呈现软件定义的愿景的例子之一就是VMware新的软件定义的网络平台,一句话,VMware NSX代表了完全取代让网络成为网络的一切系统,第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预防系统(IDS/IPS)、负载均衡系统和VPN端点等硬件都可以抽象处理成不依赖硬件的软件部分,这些独立的逻辑角色可以按需部署,以满足不一样的网络需求,不需要另外添加硬件。

  就初期版本而言,NSX的管理面由虚拟化的NSX管理器来提供。NSX管理器包含大量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可以支持与VMware的vCenter、vCloud Director和vCloud Automation Center集成,还可用于管理构成控制面的虚拟化NSX控制器。不过,通过使用开放的REST API,NSX控制器还可以由OpenStack、CloudStack或你可能想要与之集成的任何云管理平台来管理。虽然仍需要有一些传统的网络硬件,让vSphere主机能够与其他vSphere主机以及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其余部件进行联系,但配置这些设备的工作变得非常简单,相对静态。只有在添加新的虚拟化主机,或需要更多的原始带宽时,配置才会发生变化;对在里面运行的虚拟环境进行改动时,配置不会发生变化。你甚至可以把那些网络资源想象成电力。只要你接入电网,又有足够的电力,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而所有真正神奇的活动都会在动态管理和控制的硬件里面进行。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仍处于发展初期,它在今后几年会出现大量的创新。随着这股潮流越来越旺盛,许多厂商会纷纷加入行列。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以为某个系统用软件部署,便可以称之为“软件定义”了,只有通过重新设想管理和控制数据中心资源的方式,不仅限于简单的虚拟化,才能真正获得软件定义的好处。

  沈建苗编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