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务云:像电一样即插即用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陕西,政务云
- 发布时间:2013-10-30 14:25
向水电一样供政府部门、企业和百姓共享使用,是电子政务云把IT资源转化为服务的最终目标。作为云计算应用的重要领域,电子政务云可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各地政府在电子政务云的部署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陕西便是其中之一。
打造特色“陕西模式”
陕西在建设电子政务云之前,面临着诸多问题,省、市、县各级系统独立运行,形成信息孤岛,IT资源使用效率低,资源无法共享,此外,随着新的业务系统上线,采购成本不断增加,运维压力不断提升,安全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陕西在电子政务云的规划上,首先将省、市、县的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在系统上部署了超云的云管理平台和云计算服务器,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全省各级部门在计算、网络、数据灾备、安全保障、运维服务和信息等基础资源共享。其中省级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承担数据汇聚、共享和灾备的功能;市级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数据生产、交换和集成的功能;县级统一平台主要承担数据采集、网络汇接和服务的功能,承接省市纵向业务在基层落地。
据了解,项目落成后可为全省政务、社会、企业和农村等各行各业提供公共性、基础性IT服务,切实提升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同时,该项目能够大幅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据估算,在软硬件方面可节约投资20%-30%,跨部门数据库及业务协同系统建设可节约投资50%-60%,统一建设可复用的公共性、通用性业务系统可节约投资6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可以看到,“陕西模式”的电子政务云已经取得了很好成绩,在这个基础上,目前陕西相关部门决定将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在富平县落地生根。依托陕西电子政务云的整体规划,在天地超云的协助下,富平县建设完成了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为富平县政府各部门提供完善的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及门户网站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依托统一平台建设富平县电子政务的各类应用系统,为政府、公众、企业和三农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应用和多项服务。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切实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富平县政府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基础架构最关键
在陕西电子政务云的建设中,天地超云为其专门制定了基础架构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成熟稳定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是整体方案中的核心。该云计算管理平台具有灵活简便的资源域管理、异构资源管理、大规模自动部署能力、丰富的虚拟网络能力以及多数据中心管理的能力,此外,通过整合服务器、网络、存储与云管理平台,形成了云柜的整体应用系统,更加方便陕西电子政务云的部署。
除了更为方便的部署外,对政务而言,节能减排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有行业专家指出,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每年IT硬件消耗和能源消耗占据了IT成本的绝大部分,在IDC机房产生的能耗中,有50%来源于基础设施,有40%来源于制冷能耗,最后10%来源于UPS和照明设备成本。
在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指标的情况下,IT设备所造成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已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和基站节能改造。
“随着云计算越来越普及,云计算中心、云数据中心建设蓬勃发展,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很容易,但运营起来就似乎没那么轻松,这些‘吃电’的服务器每天要消耗的电量是个惊人的数字。”天地超云高级副总裁房玉震指出。
基于此,陕西电子政务云对服务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能耗降到最低,为此,超云为陕西电子政务云制定了专用服务器,该服务器具有高密度、低功耗、灵活定制的特性,能承受高温环境的长期运行,在35度的高温环境下,可以实现7*24*365天不间断运行。
此外,对陕西电子政务云而言,在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物理集中与应用管理分散的同时,需要服务器在虚拟化平台上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同时管理海量的客户端(一期40000台虚拟化桌面系统),并确保拥有最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支撑各种政府办公业务,通过实地考察交流,超云提供的专用服务器还具有超大内存设计,为系统虚拟化提供了576G的内存容量;采用板载万兆网络设计,可以提供高达1GB/S的网络吞吐,为电子政务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本报记者 陈巍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