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业务融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这个领域已经从起步阶段跨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一年一度的东软解决方案论坛上,东软集团副总裁兼软件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祖凌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热,企业是否应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到底应该怎么实施?祖凌宇分享了他的看法。

  本土化优势

  各大厂商对人力资源系统的布局其实早已开始。早在2004年,甲骨文收购了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公司仁科(PeopleSoft)。随后,SuccessFactors、Taleo、Kenexa等基于云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各跨国IT巨头争相收购的目标。

  这说明IT巨头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祖凌宇告诉记者,实际上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型企业早已注意到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重要作用,并表现出强烈的需求。

  “例如我们的客户之一万达集团,每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开设20多个万达广场,这就需要每年招收约1万名新员工。面对这样的压力,他们提出了三级人才管理体系,把在职员工、处于培养期的储备员工,以及尚不在企业内的潜在员工全部纳入到其人才管理体系中来,这也必然需要合理、有效的人才管理软件的支持。”祖凌宇说。

  在祖凌宇看来,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资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资本管理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从上往下看,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去做这项工作;而人才资本管理则把人才作为可以保值增值的一项重要资本,对人才进行360度的考评,涉及员工能力培养、员工关怀、员工与企业文化融合等诸多方面。”

  据了解,东软与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合作,于去年推出东软慧鼎战略人才资本管理系统(TalentBase HCM)。TalentBase HCM将人才供应链、组织能力建设、高绩效组织、高效员工关系以及核心人力资源五大板块合为一体,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和战略整合人才资本管理系统为核心。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东软与甲骨文、SAP同属第一梯队,特别是很多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应用了东软慧鼎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很大,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系统的差异也很大,东软慧鼎这一本土化产品更加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祖凌宇说。

  与核心业务融合

  不可否认,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其他管理软件一样,不同规模、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一定有着不一样的需求。“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第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成熟度;第二要找准切入点,从实际的需求出发,才能顺利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祖凌宇介绍,“比如中国农业银行,有大约4万名在职员工,加上退休员工大约有十几万人。人力资源主管要做一些数据统计都非常困难,耗时长且不一定准确,而在应用了东软的管理软件之后,管理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就得到了大幅提升。”

  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当中是锦上添花。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承载更多的企业信息化应用。祖凌宇认为,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常被忽略了,它往往被包含在ERP或财务系统中。

  “现在单独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因为大家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应用的时候,它必须和企业的核心业务紧密结合起来。”祖凌宇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你会发现企业最关键的数据就是人力资源数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非常适合建成一个平台,将企业的其他核心业务有效地集成在一起。而且只有和核心业务集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报记者 程彦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