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雾霾的祸首?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雾霾,污染
  • 发布时间:2013-11-20 14:02

  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大以及PM2.5区域传输是造成北京空气严重污染的三大原因。

  编者按

  很少有人能想到,曾经在医护、采矿等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才比较常见的口罩,如今竟然在中国多个城市成为居民必备的日常用品。

  空气污染所导致的雾霾是口罩流行的最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室外空气污染列为癌症的主要环境原因之一。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因雾霾而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10月中下旬,由于严重雾霾天气影响,哈尔滨市采取了中小学停课、长途汽车停运、航班停飞等应急措施。北京市也于10月16日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这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期热点关注聚焦雾霾,从科学的角度剖析雾霾成因、从经济的角度探究雾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期望能更全面地展示雾霾对社会的影响。

  “伸手不见五指”原本常被用来形容黑暗的夜晚,但如今,环境的变化让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更广了。在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一旦出现重度空气污染,即便在白天,也能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

  10月6日,演员姚晨的一条微博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国庆长假期间,北京车辆稀少,市内道路畅通,呛人雾霾依旧。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的‘谣言’不攻自破,机动车终于得以沉冤昭雪……”乍一看来,这条微博确实非常有道理,但果真如此吗?

  成因有三,机动车撇不清关系

  北京市环保局曾公开表示,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大以及PM2.5区域传输是造成北京空气严重污染的三大原因。

  其中,污染物排放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因素。那么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在这一因素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记者发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及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多个研究机构今年4月的研究结果显示,北京PM2.5中大多是直径小于1微米(也称为PM1)的粒子。PM1的最大组分为有机碳气溶胶,约占40%;第二大组分是硫酸盐气溶胶,占16%,主要来自燃煤;而第三大组分为硝酸盐气溶胶,约占13%,这一部分物质既有机动车燃油的“贡献”,也有燃煤的影响。

  据估算,在北京市PM1众多来源中,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量约占23%。

  如果这五分之一的排放来源被清除的话,北京的空气质量应该会好转。那么为什么国庆期间交通顺畅的北京依然雾霾严重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认为,假期北京市区行驶畅通不代表自驾出游的排污总量大幅减少,驾车出游也并不等于停驶。华北平原国庆期间多条高速公路长时间拥堵,车队绵延几十公里。当车辆以20公里/小时的低速行驶时,其尾气污染物排放比以60公里/小时速度行驶的车辆高出至少三倍。因此,机动车排放总量是否减弱还需进行更多的分析。

  此外,国庆期间的雾霾波及七个省市,北京的雾霾还需考虑区域输送因素。

  北京经过数轮大气污染治理,大型的燃煤工业点源脱硫、脱硝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商业用煤已基本被天然气替代。此外,北京利用优质煤炭集中供暖和采用天然气供暖也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北京以南的天津每年的燃煤量约为北京的三倍,河北约为北京的十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认为,由于区域输送作用的原因,要控制北京的雾霾,就必须采取联防联控。

  炒菜不是主要污染源

  “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10月,北京市外事办主任赵会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这一句话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网友调侃:“建议买灶具采取摇号的方式,做饭要以身份证第二位采取单双号限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大和表示:“(烹饪油烟)当然有PM2.5,而且也很不好,但是跟外面的根本是两回事。”蒋大和说,烹饪过程产生的油烟会使室内PM2.5浓度急剧上升,但与工业燃煤燃油、汽车尾气等排放源相比,其对室外大气环境的影响非常微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对北京雾霾化学组分来源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北京的PM1中,来自于“居民日常活动”的污染物仅占总量的2%。

  “现在很多人讨论烧烤、炒菜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城市建筑工地扬尘、农田秸秆焚烧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小明对记者表示,来自城市道路开挖、未覆盖及未及时回填道路、建筑工地、工业烟尘和城市外矿物粉尘的输入也是北京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北京的PM1中占11%的组分——元素碳就主要来自于城市未覆盖道路、建筑工地等处。

  天气作用不可小视

  王自发指出,这次国庆期间的重污染过程与近期华北地区的静稳天气有关。“根据以往经验,秋冬转化时节的10月前后,华北地区多维持静稳天气”,王自发表示,庞大的城市体量、三面环山的“簸箕”状地形,使北京易受上游污染排放带的输送影响,全年中有40%的时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之后的雾霾使更多的太阳辐射反-散射回空间,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加,从而使得每日正常排放和二次转化的气溶胶粒子进一步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凝结,并形成更多的云雾滴,造成能见度进一步降低。更多云雾滴还会与下一天的汇合,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在下一次天气过程之前连续数天雾-霾污染维持与加剧。

  应急预案紧盯排放

  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设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室外空气污染是癌症的主要环境原因之一。北京市委常委会恰好在这前一天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简称《预案》),将空气重污染分为四个预警响应级别:四级蓝色、三级黄色、二级橙色和一级红色。

  当出现“橙色预警日”时,北京市将“停产”、“停工”、“停放”和“停烧”,即部分工业企业停产、部分企业限产减少30%的污染物排放,部分土石方和建筑拆除工地停工,全市烟花爆竹停止燃放,露天烧烤停止经营。“红色预警日”将增加“停车”、“停课”,即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运输渣土、砂石等易扬尘的车辆停运,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很明显,北京市这份应急预案将重点放在了减少污染源排放上。但由于天气和区域污染物输送等原因也是造成北京雾霾的重要推手,所以《预案》也只是权宜之计。

  本刊记者 王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