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杂志——内容与载体只需相辅相成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临界危机,网民,纸质杂志
  • 发布时间:2014-02-25 09:26

  事情很严重,不然谈不到“死”字。一切皆因纸质媒体在去年到达了临界危机点。作为一名纸质杂志的编辑,我对此必须深思熟虑,否则就是没有尽职了。自从1999年进了这个行业,我就已经是一个“网民”。一开始,屏幕上的内容品质远无法跟纸相比。我跟多数纸媒人一样,以蔑视的眼光看着这个新生的载体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发现,我们很遗憾地没有把握住最初的大好机会。

  这不值得悲观,因为首先学会使用电锯的木匠并不会叫其它木匠失业。印刷机与纸也好,网络与屏幕也好,它们都是工具,用来承载人们希望得到的信息内容。对于我们这些作杂志的人,核心技术和核心价值在于内容制作。网络、移动终端之类,恰恰是我们特别欢迎和喜爱的新工具,因为它们能够大大超越纸质印刷的局限性,让我们制作的内容更便利、更及时、更广泛、更丰富、更多样、更有趣、更互动地传达给受众。

  重要的是,你没能成为首先学会使用新工具的媒体,一定要做尽快学会使用它们的媒体。同时,更关键的,是把你制作的内容,跟新“出版工具”匹配好。说白了,就是要“会用”新工具。什么叫会用?能拿它做出人们爱看的好内容来,就叫会用。我们能在纸上呈现好杂志,也要能在屏幕上呈现好杂志,这样就能作出“不死的杂志”来。

  这里“匹配”是十分关键的。内容也许题材是永恒的,但表现形式却必须随着载体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载体之所以改变了,创新了,是因为人们有着强烈的需求。什么需求呢?就是以更优越的形式获得信息的需求。也就是上述的便利、及时、广泛、丰富、多样、有趣和互动等等。

  说到这里,诸位也许知道我们的目标了。请放心,“不死的杂志”是不会放弃纸这种神奇的载体的。它存在了近两千年,足以证明其魅力。如今它将继续发挥那无可替代的阅读友好性,信息存储性而继续存在下去。只是,它再也不是杂志的全部了。我们的杂志,会把精神寄托在纸张上,而通过网络和屏幕,把它神奇的魔力放大、伸展,变得无比地精彩纷呈。

  执行主编/夏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