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制造业企业家致敬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制造业,企业家,中国经济
  • 发布时间:2014-02-28 15:25

  在这个浮嚣的社会,在这个普遍崇尚挣快钱的时代,在当前艰难的大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家们仍在坚守,仍在不懈努力着,他们是真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行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

  岁末年终,又到许多人盘算一年收入的时候。

  曾经有朋友善意地“嘲笑”过我:看你一年累到头,钱也没见挣着多少。别在制造业里苦哈哈地干了,以你的本事,跟着我一起干风投或搞房地产,每年奖金至少够买别墅了。想想自己也还真苦逼,职场出道至今,一直在制造业里打滚,从来没挣快钱的命。

  其实对于朋友的揶揄,我是不以为然的,这个社会,有人挣快钱,有人挣辛苦钱,只要自己觉得付出有价值,个人价值能体现,就已足矣。但朋友的这番话,却让我想到了更多奋斗在制造业企业的朋友们,特别是我身边许许多多的制造业企业家朋友。在这个浮嚣的社会,在这个普遍崇尚挣快钱的时代,他们仍在坚守,在当前的艰难环境下,他们仍在不懈努力着,他们是真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行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值得致敬!

  制造企业环境堪忧

  实业兴邦,制造企业无疑是一国经济强大之根本和支柱,但中国众多的制造业民企,日子却是越过越艰难。

  一位小额贷款公司的朋友跟我说:你别看那些制造企业做得多好多好,老板上电视风风光光,其实回过头来,他们还不都得找我借钱?他们找我借钱我还得仔仔细细考察,现在找我短期融资的制造企业,几百家里都找不到几家赢利状况好点儿的。他的话听着有点刻薄,却道出了众多制造业民企的现状。

  经济大势不好,内外交困,外贸不好做,内需消费力不足,历史积弱,制造企业本来就利润微薄,生存不易,需要社会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现实却正好相反。

  首先一个是税赋重。企业每到年底,就要应付税务机关催收税款,很多地方为了保证税收,拼命向中小企业下达税收任务,令企业苦不堪言。虽然历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都在要求各地税收部门要依法征税,不收过头税,坚决查处收过头税行为,但现实则是各种“补交税”、“提前收税”层出不穷,而企业被要求“做贡献”时也不能不做。

  再一个是融资环境差。目前,中国民营企业除了上市公司稍好一点,其他不管规模大小,要跟银行借钱,想做信用贷款是不可能的,统统都要抵押。很多小企业为了贷款,老板把自己房子都抵押出去。而且抵押还要找担保公司,往往钱还没借到手,给担保公司支付的几个点就得先掏出去了。企业为什么要借高利贷?就是这样被逼无奈。

  企业运营环境的恶劣,还有部分甚至来源于某些在台上口口声声称要积极扶持民企发展,而实际上却处处给企业使绊子的政府官员。我就曾在私下场合亲耳听过一个政府官员发出以下“高论”:“老板再大不就是一个老板吗?我虽然是个科长,但我再小也代表政府。”抱有这种心理的政府官员,肯定不是孤例,太子奶李途纯案、湖南曾成杰案,无不令民营企业家心惊胆战。

  企业家的心中之痛

  民众对于裸官的痛恨是对的,但有些人对于一些民企老板的无奈移民却并不理解,也一样报以仇富心态痛叱之,此中巨大的隔阂和鸿沟,也成了许多民营企业家心中之痛。一位民企老板就曾经和我说过自己的困惑,他说他原来也不想移民,财富积聚越来越多之后,钱对他来说就只是一串数字,他也想回报社会,做更多有益社会的事情,令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但他发现,在国内的环境下,不要说做企业,即便是做慈善都很难,除了要面对社会整体环境的不信任氛围,更有许多条条框框,以及各路神仙的雁过拔毛、趁火打劫。而在国外,许多事情都变得很简单。所以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民企老板们也倾向于把他们送到国外。

  正因为做企业如此不易,我见过那么多制造业老板,其中天天打球、品红酒的极少,往往企业做得越大,老板越辛苦。对他们而言,早上天不亮出门赶8点钟的飞机是常态(民企老板购置私人飞机的始终还是少数),夜里陪客不到12点没得安寝。我熟识的一位民企老板,明明有乙肝,但有时为了逢迎政府官员,酒一样得照喝。因为如果他不喝,对方就认为自己没面子,不冷不热来一句:“**董,你这企业做大了,就连酒都不喝了啊?”哪个老板敢不喝?为了企业发展顺利,老板自己身上有啥病都得先扛着。最近半年多来,多亏了中央新政,吃喝风刹住了不少,也使民企老板们少了许多应酬,大家说起来都觉得高兴。

  防止制造业空心化

  近些年来,随着房价的疯狂攀升,中小民企老板们流传着“宁炒一座楼,不开一间厂”的话。这不是玩笑,而是现实。辛辛苦苦做十年实业,不如随随便便炒一幢楼。炒楼、炒基金、做PE,似乎做什么都比做制造业强。也正因此,随着一波波的工厂倒闭潮,中国的制造业和发达国家一样,也面临空心化的风险。

  但制造业空心化之痛,是连发达国家都承受不起的啊。离开制造业,就连发达经济体都无法有效降低失业率,何况发展中国家?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反复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常青”,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并为此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为此,奥巴马还专门敦促出台政策、拨巨额款项救助汽车制造产业。他的一系列行动,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降低失业率方面。

  有专家评论指出,21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产业转移的黄金期,但这一进程可能会逆转,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十年。在此背景下,如何防止中国制造业空心化,为中国制造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值得各地地方政府和全社会都来共同思考和努力。

  没有了制造业的中国经济,将会空心化,也将会走向崩溃的边缘。我们必须尊重、礼遇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他们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希望,应该得到这份荣耀。

  文/徐风云 雷士照明前副总裁,实战派营销专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