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坐具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实验意味,设计师,工艺知识
  • 发布时间:2014-03-14 09:35

  ——第六届“为坐而设计”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为坐而设计”展,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始终向本土设计界强调着原创的重要。本次展览展出了“为坐而设计”比赛参赛作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60位各国知名设计师作品,以及中国民间代代传承下来的各种坐具。从略带青涩但充满实验意味的年轻设计师,到拥有成熟设计手法和工艺知识的大师,再到民间的无名智者,展览提供的视野极为宽阔。

  坐与长者

  “为坐而设计”设计大赛今年已是第六次举办,参赛作品均为真实比例实物,主办方将“坐”当成一个社会与情感,文化与功用的载体,并将这一届大赛的副标题定为“坐与长者”,邀请参赛的年轻人观察生活细节,从与年长者共处的经验中寻找设计出发点。

  112件参赛作品中,周越与安德雷亚·桑塔罗纱(Andrea Santarossa)的作品《问棋》立意独特,这是一套木制棋桌和两张棋凳,令人联想到居民区中年长者对弈的场景。这个设计使用的软木材以及收纳细节,在室内环境中营造出了一个让老人进行桌上游戏的空间。这个设计平实地建立在家具基本功能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上,虽然造型简单,却最能引起人们来自日常生活体验的的情感共鸣。

  邵思旖的作品《蒲扇摇椅》,造型灵感来自于其家乡老人们喜用的蒲扇。设计者在为老年人设计舒适摇椅的时候,从他们那个年代朴实的造物智慧中吸取了养分,把蒲扇的扇面和扇柄造型都利用在设计中。摇椅的椅背和座位的粗藤骨架线条流畅,如略卷起来的蒲扇一样圆润,椅背上的装饰木灵感来自于扇面的编织结构,而一块扇柄形的窄长木片连接着座位和摇椅底座,并在座位正下方辅以弧形的支撑结构。制作的材料选用了色泽和韧性都极为出色的玛瑙藤,以及干燥后不易变形开裂、纹理细腻的花梨木,整个设计充满了细节的考量。

  《粮炭》座墩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作品。设计师赵欣婷在三个竹编筐中分别放入馒头、面袋和木炭造型的海绵块,这些海绵被缝合在一起,成为三个极有弹性的座墩。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设计师的童年记忆:爷爷奶奶家里拿来收纳生活必需品的竹筐常常成为家里孩子们的简易“座椅”,设计师希望通过设计来记录因生活环境的变化正在慢慢消失的这一生活场景。这个设计的构思简单,表现手法直接,但传统竹编筐的古朴和海绵造型的童趣结合在一起,故事感十足。

  通过参赛作品可以看到,年轻设计师们不仅为长者提供功用性的坐具设计,还在设计中表现了对传统生活智慧的尊重,并用设计记录了很多自身与长辈共同生活的回忆。就像展会现场说明文字中总结的,这些年轻人的设计虽然在构思和造型各方面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他们提出的“坐与长者 ”设计,的确是包含了功用、文化和情感的设计。

  坐与工艺

  国际设计师作品展区里的坐具并非按照设计年代和设计师文化背景来排列,而是按照材质和造型元素的联系来陈列,更加显示出职业设计师们丰富的材料运用技巧。

  法国建筑大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的单人沙发设计《皮肤》(SKIN armchair)创作于2008年, 由意大利家具厂商Molteni&C发行。设计师利用双面厚皮革本身的重量和韧度,在钢管结构上铺裹皮革,沙发靠背和座椅部位的皮革表面被均匀地切割出一排排“人字”开口。这些切口不仅富有装饰美感,同时将皮料变成“皮网”,带来一定弹性,这样座椅的皮革部分下面尽管没有其他支撑,却因皮革本身的弹韧使得座位能与人体形状契合。传统沙发用来包裹内部结构的“皮肤”在这个设计里成为承重结构的一部分,使整个沙发看上去骨架轻盈,线条洗炼。

  德国设计师康士坦丁·葛切奇(Konstantin Grcic)是业界公认的椅子大师,他2009年为意大利品牌Magis设计的工作椅《360度》(360°stool&chair)座位可以360度旋转,下部装有滚轮方便移动,因适合像骑马一样地跨坐而特别适合在轻松自在的工作场所使用。这个设计的理念虽被业界认为有些极端,但却符合人体力学,绝无工艺上不可行的纯装饰性细节,完美呈现了康士坦丁设计在制造可行性范围内创造出高辨识度造型的特色。

  设计师田家清2013年的作品《罗锅枨裹腿棋桌凳》因其造型的纯粹从众多本土尚古设计中脱颖而出。这张矮凳有明显的传统榫卯“圆包圆”裹腿结构,这些圆滚滚的柱体结构使得整个设计散发着一种醇和之美。古典家具上形似罗锅的横枨,在这个设计中也被简化为两截连接凳腿的小小桥梁。整个作品使用色泽偏白、无明显纹理、质地细腻的非洲木制作,古老的结构工艺因造型的简洁和材料选择的合理而充满了现代感。

  展会上另一个出色的设计来自于一位在北京生活的荷兰设计师。汉尼·凡·尼斯特路伊(Henny Van Nistelrooy) 设计工作室展出的沙发《衣服》由本土设计品牌ACF HOME发行,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汉服的直线型版型。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服饰的腰身线条和衣袖领口版型演绎并运用于家具设计, 并利用布料的色彩和纹理微妙地调节和平衡沙发造型的重量感。这个设计的工艺细节把握地非常出色,例如靛蓝色布料的细腻肌理和温暖舒适手感、织物与内部构架的贴合度、剪裁的位置、收边的工艺等。这样的设计让人看到了古典元素创新的切入点,看到除了木材之外还有很多等待设计师去发掘的家具材料,也看到了中国制造工艺日新月异的进步。民间坐具

  这次“为坐而设计”展最具有启发意义的展品,要数马扎、蒲团、竹椅、火桶这些活在民间的传统坐具。展览以实物、图片资料和影像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这些坐具悠久的传承历史,及其与当地气候和风俗紧密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工艺。而展览开幕式上一张张竹椅组成的贵宾席和一排排粉红色马扎排成的媒体休息区,以及展区角落里的两张供休息体验用的马扎,令人思考着传统坐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民间的智慧是遇到问题时用取自当地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战争中武将需要休息,由此人们发明了可折叠携带的马扎;竹椅充分发挥竹材可制成铆、榫、销,遇火可弯曲的特点,在缺乏五金零件供应的偏远地区沿用至今;蒲团可直接放在地上成为座椅,也可放在其他家具上当成坐垫,且不易受潮;火桶应冬日人们的需求而生,内部放入烧乏的炭灰,利用炭灰余热可给旧日穿长袍的人取暖。

  要让这些民间土壤里沉淀的智慧进化为当代设计,设计师必须思考如何通过设计让传统坐具适用于当今的使用环境。例如,马扎的功能性很明确,可以折叠,便于携带移动,但考虑到今天家庭的环境,其骨架造型可以更精致,同时在接触地板时需要减少噪音和磨损的产生;座位部分面料的色彩和编织图案可以更丰富,还要更舒适、更便于清洗,而骨架和面料间的衔接,也可以选择更美观简便的方式。这些造型和功用的合理改良,将要求在设计中导入新的材料和生产工艺,这样才能让传统坐具摆脱工艺粗劣、缺乏变化和细节的缺点。

  “为坐而设计”的启示

  在“为坐而设计”展上,我们看得到本土设计的发展轨迹,看得到中国设计对于传统文化、民间智慧、日常生活画卷日渐深入的探索。不仅如此,展会上国内设计师作品选用的材料包括了20种以上的木材以及碳纤维等工业材料。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工业环境的原材料供应优势,已使得独立设计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地建材市场接触到多种原材料。这些近在咫尺的材料供应市场,去粗取精后,为设计师们迅速实现自己的设计想法提供了条件。

  有优势必然有不足,通过参展作品我们发现,“传统文化”本是中国设计的财富,却也不知不觉束缚了一些本土设计师。比如有些设计师取明清家具的造型,却容易忘记探讨这些家具在怎样的生活环境和行为需求中被创造和定型,有着怎样的工艺局限性,又可能在哪些方面与今天的室内环境契合。

  中国设计在近期内并不可能具备欧洲设计一个多世纪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成熟产业链,而日本设计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定位虽可以借鉴,却不应该被国情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当代中国设计奉为准则。我们传承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应保持眼界的开阔和灵感来源的多样性,例如西班牙设计师巴特丽西亚.乌克尤拉(Patricia Urquiola)的电子产品设计融合了西班牙传统刺绣和日本动漫文化,法国设计师组合布鲁莱克兄弟(Ronan & Erwan Bouroullec)的设计借鉴了非洲面具、日本浮世绘、阿拉伯庭院图案和巴黎雨季天空的色彩……传统文化、民俗和手艺永远是等待挖掘的宝藏,但如何让“古意”成为智慧的传承而非造型的一再仿效,如何让古老的器具因设计而与时俱进,如何突破地域性造型语言的局限性,才是中国设计面临的真正挑战。

  文 Article/娄筱雨 Lou Xiaoyu;图 Pictures/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CAFA Museum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