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扎堆北京车展 泡沫或将起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北京,车展
  • 发布时间:2014-05-30 09:02

  关于参展新能源汽车的统计数据看起来挺振奋人心,但细看现场,我们不难发现,跟风者不在少数。

  为期10天的2014北京国际车展已落下帷幕。除了人气爆棚的娱乐明星和酷炫的新车信息,还有一组数据也反复被提及:本次车展共展示了1134辆车,全球首发车118辆,其中新能源车79辆,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远超历届北京车展。这被认为是本届车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有机构预测,随着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持续和市场的开拓,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达到3.5万辆,实现翻番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指出,2014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里程碑式年份。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所占比重甚微,但它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

  但是,热闹背后,真的是繁荣的市场吗?

  自主重量产 外资炫概念

  与往届车展相比,今年新能源车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各企业在推出新车型时,多会在后面补充一个量产时间表。如某媒体同行所评价的本届北京车展:不以量产为目的的新能源车都是“耍流氓”。

  其中,已经量产的车型包括:上汽集团的荣威550Plus-in、荣威e50;将在2014年量产上市的车型包括:北汽集团的E150EV、绅宝EV、比亚迪纯电动版的“秦”和“唐”;一汽在推出首批量产的四款新能源汽车奔腾B50-PHEV、奔腾B50-EV、威志-EV和欧朗-EV就宣布上市,正式进入市场销售阶段。

  与自主品牌相比,奥迪、宝马、本田等合资或进口品牌厂商的新能源车型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他们似乎并不急于普及最新技术,而是更在意展示自身的研发实力。

  德系品牌中,奥迪在本届车展上展示了TT offroad概念车,采用一台2.0T发动机外加两台电动机,同时带有电动四驱系统。宝马展示了i8跑车,采用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外加电动机的搭配,同时还使用了宝马最新研发的激光大灯。

  日系中的本田展示了混合动力的Concept B概念车;日产带来了纯电动的BladeGlider概念车;三菱推出XR-PHEV概念车,采用的是1.1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英菲尼迪发布了混动版的QX60车型。

  奢华品牌宾利也以慕尚车型为蓝本,推出了一款插电式混动概念车。它所搭载的动力系统将整体动力提升了25%,二氧化碳排放量则降低70%。在纯电模式下,这款车可以行驶约50公里。此外,迈凯轮也推出了一款纯电动超跑。

  PK特斯拉?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表示,北汽正在研发一款性能上超过特斯拉Model S的全新纯电动车。而3月份,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接受《小康·财智》采访时对此也予以证实,并表示这款定位于C级的纯电动车基于奔驰V212平台。

  在北汽展台,《小康·财智》记者在一处并不显眼的位置发现了一辆始终罩着黑色车衣的神秘新车。旁边的信息板显示,这款新车名为C90EV,拥有65kWh大容量电池,续航可达320公里。北汽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车暂时不会对普通消费者和媒体公开。然而在现场展出的C90EV的底盘显示,这款神秘车型就是郑刚所说的C级高端车。

  虽然这款车的真容尚未揭晓,但作为自主品牌中如此高调叫板特斯拉的首款纯电动汽车,C90EV还是让人充满期待。

  此外,作为本次车展最年轻的一个品牌——腾势,也公开挑战特斯拉。“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动车,什么样的电动车是一台中国的特斯拉?特斯拉在中国的价格毕竟太高了,我想说它不适合中国市场,一是因为太贵了,二是从某些方面讲,它只能是一个富人的玩具。”北京车展期间,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密的话引来人们的好奇心。

  数据显示,腾势0~50公里加速4.3秒,车辆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长达300公里。虽然在性能上的数字不如特斯拉漂亮,但是同时拥有奔驰基因和比亚迪技术的腾势还是颇有“来头”。据悉,其设计由德国超豪华汽车迈巴赫设计师操刀,生产参照奔驰的生产标准,加上比亚迪在铁电池技术领域的积累。

  与特斯拉营销致胜不同,该车更强调其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据介绍,这辆车通过了EV-NCAP碰撞测试,得分5星。

  当然,腾势是否能够成功挑战特斯拉,还需要市场检验。

  除此之外,自主品牌中还有一款酷炫超跑更是赚足了眼球。这就是国内设计公司长城华冠展出的电动超跑“前途”。

  据国内媒体报道,前途采用的电机为特斯拉此前采用的同一款电机,0-100km/h的加速时间在5秒以内,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00km/h(有限速装置)。前途配备的电池类型是锂电池,容量达到42.1kWh,其续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上。

  从数据上看,性能指标都与特斯拉相近,当然,这款跑车还处于概念阶段。如何落地挑战,或许还需要时间。

  纯电动的尴尬

  虽然本次车展首发的新能源车多达79辆,但到现场仔细一看,纯电动车型的数量实在有限,其中包括比亚迪唐、腾势、宝马i3、北汽E150EV、绅宝EV以及始终罩着神秘面纱的C90EV等。更多的企业推出新能源车大多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与混合动力。

  对于企业的选择而言,国家政策导向似乎有些尴尬。国家早在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就提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而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及科技部部长万钢也反复在公开场合表态,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不变。

  虽然车企高层普遍表示,纯电动是发展方向,但纯电动面临的困难重重,各企业也不得不做务实选择。

  北京车展前夕,吉利举行发布会,宣布品牌梳理同时,还发布一款插电式混动概念车——帝豪Cross。而且,这款概念车不会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会真正实现量产,时间是明年。而在这款插电式概念车之前,吉利会推出普通混合动力车型,比如EC7混动版。吉利没有明确表态,但从其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他们正在“变换车道”,从纯电动转移到混合动力。

  北京车展上,沃尔沃全球首秀一款概念车。它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基于S60L汽油版进行研发。

  上汽集团虽然带来了旗下荣威550Plus-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e50纯电动轿车和荣威950Fuel Cell燃料电池轿车三款车型,并号称“成为全国首个能够同时掌握三大新能源技术的自主品牌车企”。但很明显,首发的荣威950Fuel Cell燃料电池轿车才是这次亮相的重点。

  据悉,上汽计划在2015年小批量生产荣威950 Fuel Cell这款车。上海市现在有两个加氢站,同时更多的加氢站正在建设之中。

  纵观整个北京车展,将重心放在纯电动的只有北汽和比亚迪。

  在北汽集团2300多平方米的展台内,两款即将量产的纯电动汽车(EV):B级轿车款“绅宝EV”和A0级小车款“E150EV二代”高调亮相。这两款车都上了国家公告和北京新能源汽车目录车型,因此可以获得中央和地方两重补贴共计9.5万元。

  比亚迪这次不仅首次推出纯电动超跑“唐”,其纯电动版的“秦”也吸引了不少目光。此外,比亚迪与奔驰生产商戴姆勒合资的腾势品牌,也推出了其首款车型。

  北汽副总工程师林逸表示,电池技术在短期内无法突破瓶颈,因此,纯电动车型要增加里程就必须背负更多的电池,而电池增多,电池重量又成为负担。这样一来,纯电动车的价格根本就难以降下来。因为在纯电动车中,电池的成本占到整车成本40%以上。与之相比,混合动力的市场推广就容易得多。

  业内许多人士也都表示,混合动力汽车是当前最适宜推广的节能技术。

  繁荣or泡沫?

  虽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数据看起来挺振奋人心,但在车展现场,细看每一家企业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我们不难发现,跟风者不在少数。很多企业并不是真正想在新能源汽车进行投入,因此,他们选择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将传统汽油汽车进行改装,安上电池动力,就算是创造了一款新能源车型。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一直没有太多动作。而这次车展,一汽则高调推出“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这个规划的描述似乎很具雄心,但具体行动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再来看下一汽发布的新能源产品。这次,一汽共发布了四款,分别是奔腾B50-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奔腾B50-EV(纯电动)、威志-EV和欧朗-EV。这四款车型都是在传统燃油车型基础上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其技术参数并无亮点。

  在如今新能源汽车推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不知一汽要使用怎样的利器来杀入这个冷清的市场。

  来到东风的展台,《小康·财智》记者找到了包括E30L、A60-EV、S30-PHEV在内的三款新能源车型。E30L是一款针对电动汽车开发的微型电动汽车、A60-EV是对照传统车型改出的电动版,S30-PHEV则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对于这些车型上市时间,展台工作人员并没有做正面回答。

  与SUV车型的火热不同,东风展台上的新能源车型显得有些“低调”,有些冷清。这三款车型都被放在了展台一处坡起上,车门紧闭,观众根本无法进入体验,因此,人气十分有限。有媒体戏称,东风对于这些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就是“总之,你们有的,我们也有,有就行”。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频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正处于空前高涨期。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依然存在几个短时间内难以突破的“瓶颈”:一是电池技术发展仍不成熟,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二是“里程焦虑”仍无法解决。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还远远不能达到市场需求,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举步维艰。

  因此,有观察人士提醒,车展上“繁花似锦”的背后或许正在形成新一轮的泡沫。这值得业界警惕。

  文|《小康·财智》记者 温晓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