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A股:筑底能否反弹?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金融,股市,指数
  • 发布时间:2014-05-30 09:11

  “预计5月份市场难以摆脱区间震荡格局,仍面临低位震荡整固的态势。不过考虑到IPO压力已经得到部分释放,短线也不必过于悲观。”

  4月份的市场走势,大盘月初股指曾一度上升至年线附近,但随后指数震荡走跌,并且跌破多条均线。整体上呈现震荡反复格局。由此,我们不由疑惑5月份行情将如何演绎?

  4月上证下探至2000点附近

  4月份大盘呈现先抑后扬的震荡走势。月初大盘小幅盘整后,在金融、地产等蓝筹股走强带动下,指数一度升至年线,但受制于IPO重启等情况,大盘未能站稳反而是震荡回落,将之前涨幅吞没,最终在2000点整数关口获得支撑。总体走势震荡反复。

  从各大指数来看,沪深300上涨0.58%,上证指数下跌0.34%,而中小板、创业板则双双走跌,特别是创业板跌幅超过3%,创出今年新低。

  从4月份行业板块的走势来看,板块个股大部分出现调整。其中,金融、汽车、食品饮料等板块走势偏强;而纺织服装、化工和医药生物等板块跌幅居前。而从申万风格板块的表现来看,大部分板块下跌,活跃股、配股涨幅居前,而高市净率、高价股相对有较大跌幅。从4月份热点概念板块表现来看,大盘出现震荡调整,概念板块表现涨跌不一。其中,新疆区域振兴、长吉图板块和文化传媒等概念板块表现强势。

  尽管4月初指数曾一度放量反弹,升至年线附近。但在IPO重启以及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股指反弹夭折,加上地产、金融等蓝筹股集体调整,打击市场做多人气,最终导致股指重新陷入震荡调整格局。

  外部流动性有所好转

  货币增长放缓。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2个和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2.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5个和3.9个百分点。关于金融数据,申银万国宏观指数研究认为:3月份货币增长低于预期,社会融资规模虽好于预期,但同比下滑明显。金融数据出现双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影子银行监管趋严有关。实体经济信贷增长正常,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多于去年同期,春季开工将带动融资需求进一步转好。申银万国维持对2014年主要金融指标的预测不变。预计2014年M2增长13.2%,比2013年回落0.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总量18.9万亿元,增长9.5%,和2013年基本持平。贷款投放9.5万亿元,增长13.2%,比2013年回落0.9个百分点。

  新增外汇占款小幅提升。3月新增外汇占款为1892亿元,保持连续8个月正增长,比2月多增609.5亿美元,环比增长47.5%。虽然3月人民币兑美元延续2月贬值走势,但人民币贬值幅度趋缓,尤其人民币兑美元在3月下旬出现小幅升值后,逐步趋于稳定,市场对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预期减弱,增大了资金跨境流入的压力。

  另一方面,外围发达市场宽松导致资金跨境流入加剧。美国加息预期后延;欧洲或降息及采取量化宽松以抗通缩;日本则延续当前量化宽松规模,以抵消4月消费税对居民消费动能的打击。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央行公开市场转为净投放,加上此前国务院宣布定向降准,皆有意于稳定货币政策市场预期,因此可预计二季度货币环境总体宽松,有利于减轻经济下行压力。

  警惕风险

  流动性不是当前市场主要矛盾,但需警惕信托兑付高峰期的违约风险。对于货币政策市场关注较多,大部分券商认为当前政策空间不大,而流动性预计仍表现温和。他们认为未来流动性趋紧的三个动力:一是实体经济需求回升致银行间流动性趋紧,综合起来对市场影响中性;二是央行主动收紧,为小概率事件;三是内外部冲击,外部来自QE加快退出,目前正在承压,但已度过最紧张阶段,内部来自信托和债务违约事件爆发,尽管监管层仍强化刚性兑付,不过5月份是信托到期的高峰期,局部风险恐仍难免,刚性兑付的打破有利于股票等风险资产定价,不过如果风险事件集中引爆,在短期可能引发恐慌情绪,推升风险溢价,需要警惕。

  继续消化IPO重启的利空影响,谨慎观望氛围可能仍较浓。关于预披露,截至4月30日,IPO预披露总数已达186家,照此速度完成所有在审公司预披露可能比预期提前(原证监会称6月底前),市场对此仍有一定心理压力,不过一方面已经逐步适应;另一方面随着过会公司进入实质发行阶段,市场注意力将转移,因此预披露影响将淡化。

  从目前形势看,发审和批文下发节奏预计将审慎控制,即便市场主导,发行价格和老股转让等敏感点也将审慎控制,且5月份发行节奏基本明确,风险已经提前释放,本次冲击将小于1月,进入发行及新股上市阶段后,至少初期市场热情可能重燃,后续表现有待观察本次政策调整后的发行情况。在发行正式启动前,巨大扩容压力下市场心态可能依然不稳,IPO重启的利空影响仍需要消化,加之一二级市场资金重新配置,预计市场谨慎观望氛围依然较浓。

  题材投资仍是重点

  针对5月份A股的走势,东莞证券分析师潘绍昌认为,政策面仍有适度维稳的迹象,经济数据有适度企稳的态势,蓝筹股估值处于低位,对指数构成一定的支撑,但IPO重启压力犹在,加上信托兑付压力,市场流动性依然面临考验。预计5月份市场难以摆脱区间震荡格局,仍面临低位震荡整固的态势。不过考虑到IPO压力已经得到部分释放,短线也不必过于悲观。预计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为1990-2110点。

  银河证券分析师孙建波表示,从政策看,稳增长的政策还会继续出台,但力度不会太强。从业绩看,一季报披露完毕,业绩对市场的影响将减小,继续影响市场的时间可能不会很长。从流动性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定,稳中偏松;IPO正式开闸前仍可能扰动市场,短期偏负面,中期影响不大。总体看,对5月份行情的判断为中性。虽然一些负面影响有所减弱,经过4月中后段的下跌后,5月市场走势有望回稳,但IPO还没有尘埃落定,推动市场向上的力量也不足,也不排除其他风险的出现。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筱璇表示,4月股市冲高回落,表现略超出预期。5月份,市场仍需消化IPO重启带来的扩容压力,负面影响逐步淡化后有望迎来修复,希望仍在于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边际改善,预计5月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在1950-2100点,依然处于筑底阶段。

  关于行业配置方面,东莞证券建议关注:金融+轻工制造+传媒+新材料等。综合估值、政策、行业前景等因素,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可以遵循以下三条主线:关注估值较低,超跌的蓝筹板块,如金融、公用事业、汽车等板块;关注抗周期性较强、有业绩支撑的板块,如食品饮料、旅游等板块;关注受益于政策及景气度相对较高的板块,如新材料、传媒、轻工制造、铁路基建等。

  在主题投资方面,东莞证券建议投资证券行业。4月份大盘冲高回落,月末中小盘股遭遇大幅杀跌,唯部分低估值蓝筹板块相对抗跌以支撑大市,其中不乏包括受益于政策利好的金融、地产、建筑等板块。4月份以来,沪港通互联互通试点建立、新股发行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及券商创新大会等利好因素刺激,券商股投资价值将凸显,5月份可继续关注相关受益标的的投资机会。

  文|《小康·财智》记者 吴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