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迪达·赫弗——风景观望者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室内摄影,摄影技术,拍摄题材
  • 发布时间:2014-07-08 10:17

  在拉尔夫·穆勒(Ralph Müller)拍摄的康迪达·赫弗(Candida Hfer)的肖像里,近七十的赫弗整齐的刘海,坚毅的眼神,微微皱起的眉头,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而现实中的她则非常温柔腼腆。从八十年代开始赫弗专注于室内摄影,不再触及人像题材。她的作品冷静、客观,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风格。对于影响她的因素,她这么提过:“不光是对摄影而言,对我的洞察力起到很大影响的,是一种限制下的平衡感,还有一种朴素的美丽”。

  从“土耳其人在德国”到室内摄影

  “土耳其人在德国”是赫弗学生时代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她少有的以人为主角的作品。这一系列大部分是黑白照片,照片里记录了形形色色的土耳其移民,他们有的在集市,咖啡馆,在自家起居室,街头酒吧或者郊游。类似纪录片的色调,不动声色地记录土耳其移民工的生活。从这些早期的系列照片里,已经显露了赫弗的记录日常生活的独特之处,从她镜头下人物的平静而有尊严的脸上,看到了摄影师对拍摄对象的尊重,这种尊重部分是由距离感产生的。

  赫弗对摄影的兴趣是很小就有的。出生于1944年德国柏林东北部一个小镇,她是随着战后经济复苏成长起来的一代德国青年。父亲是一个新闻记者,从小的文化环境让赫弗能够早早接触到摄影这门技术和当时正冉冉升起的大众媒体。在当时的众多报纸杂志中,摄影图片正在争取自己的艺术地位,大师级人物正在欧洲出现。赫弗对摄影的启蒙来源于大众杂志,“我当时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在这些杂志上看到我拍摄的图片”。

  为了进入摄影这个行业,赫弗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了见习和学习交替的生活。1963年至1964年,赫弗在位于科隆的施穆尔茨—胡特(Schm.lz-Huth)摄影工作室完成了为期一年的见习;随后的四年里,她在科隆造型艺术及建筑学院进行了深造,并在此之后从事了两年的自由摄影。1970年到1972年,赫弗在汉堡为摄影师兼收藏家维尔纳·波克尔贝格(Werner Bokelberg)尝试恢复银版摄影技术。

  但是比起对摄影技术的提升和关心,赫弗对深入拍摄对象的环境更有体会。媒体摄影过于强调时效,时尚摄影也不对胃口,当她经历了基本的学习和培训之后,再次回到科隆,马上就注意到此前没有关注的题材——这些随着战后发展而大批移民的土耳其人。她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拍一系列以此为主题的摄影作品。这个项目最后进行了五年。

  在这个项目告一段落的时候,老师鼓励赫弗可以继续拍摄德国人,可是赫弗感到压力。“拍摄土耳其人的时候,他们是开放和乐意摆姿势的,你只需要找到最好的构图,按下快门就可以。可是德国人很强势,会感到一种压力,我不喜欢拍德国人。”可能并不只是拍摄德国人对赫弗产生压力,对于生性腼腆的赫弗来说,人像摄影并不是她最终的兴趣所在。

  早在76年一次利物浦的拍摄中,赫弗就开始对人为塑造的生活空间感兴趣,比如广场。在早期的自由摄影生涯中,也渐渐发现对一些咖啡屋等休闲场所的内部摆设的兴趣:吊灯、弹子机、墙纸、地板纹路等等。她喜欢这些细节,而且不止于此,她更关注于这一系列细节所排列组合的整体效果。

  赫弗从1976年开始师从伯尔尼·贝歇(Bernd Becher),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开设的摄影课程里学习,一直到1982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她最终确定了专注于室内摄影这个方向。

  贝歇夫妇在摄影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因为他们开创了一种类型学的纪录摄影,重塑了工业建筑的文化历史,同时还在于他们开设的摄影课程培养出了一批极其出色的学生。他的摄影学校,也被称为“观看的学校”,拒绝快照,强调主题和客观性,通过与拍摄对象的冷静距离,深度挖掘所处境地的深度。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贝歇家或者附近的咖啡馆里小聚。我们的上课地点也不在主楼,而是在校区外靠近火车站的地方。”定期的摄影采风和一年一度的作品汇报展览中,师生之间产生了亲密的合作和互动,“但是贝歇从来不会给你具体的建议,比如让你拍这个或者拍那个。他带我们去看展览,也去他家里看画册和书,这是一种没有教学的教学。”

  内部空间的探索

  赫弗的室内摄影尤其以图书馆系列闻名,其他拍摄对象还包括酒店、博物馆、歌剧院、教会、甚至动物园等,她游历世界,摄影集也因拍摄对象的功能和地点而分类。这些场所一般都是开放性的,而且建筑本身就可能是历史文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欧洲,空间或者场地是被它所在的建筑强烈影响的。这些公共场所是力量的象征,不管是政治、教会、经济等,通过不同风格来彰显。例如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如此的表达。”

  赫弗的作品,越到后来越倾向于大尺幅,大部分构图都谨遵严格的对称。拍摄对象内部空间金碧辉煌,有的还有丰富的艺术藏品,这些作品一同入镜,成为艺术品中的艺术品。“我对基于文化生产的空间中的物体的再现感兴趣,以及那些作为客观对象的空间,你可以称为再现的再现。当然,对特殊的对象,有特殊的再现方法,比如图书馆系列,这些空间和它们扮演的角色,我作为拍摄者和它们作为拍摄对象,都有互动关系。最后,它们的独特性成立于文化环境和历史时期。拍摄这些空间的照片,对我来说就是对这种相互作用的探索。”

  赫弗严格秉承了贝歇的冷静客观的摄影风格,而这正好与她的性格和关注点相一致。她系列作品之内和之间的联系,除了主题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镜头下的空间感来延续。去除了人物这种不确定因素,才能更集中于三维空间的表达能力。所以除了极其个别的照片有人物出现以外,她再也不触及人像摄影,而在那些有人的照片里,主角也从人转移到了空间本身,人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其实早在17世纪,欧洲的书籍插图就已经有了表现室内空间透视的方法,但是这里面一般最重要的是突出空间的建筑因素,如果出现人物,则是用来提供尺寸的参考。而在赫弗这里,建筑并不是第一位要素,她是用建筑因素来突出图片的构成。

  赫弗的作品曾经引起不少误解。有人认为她只拍有椅子的空间,也有人根据师从贝歇的渊源认为她的拍摄具有记录的目的。赫弗自己说“完全没有记录动机,那是非常大的误解”。这种拍摄之后因为整理照片进行的分类,是随机的类型学,跟贝歇有着根本的不同。

  可以说,赫弗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冷静客观的表达手法使得她的作品从某个角度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因为她镜头记录的欧洲文化场所在历史中的功能和表现都具有典型特点,与亚洲文化有着很大不同,而表现手法也拒绝观者的情绪代入或自行阐释。在日本和中国旅游的时候,她最常被问到会拍哪些地方,而对赫弗来说,在亚洲,按照之前的形式——室内全景的方法拍摄可能会非常困难,对寺庙、宫殿等的文化内涵也没有直接的把握,但是这些文化决定因素并不是摄影的全部,不使用全景,用小幅相机也可以在小范围空间中拍摄,对光影和内部结构形式的发掘也并不受地理限制。

  现在的赫弗仍然喜欢在世界各地旅游并发现拍摄题材,她基本使用数码相机创作,一般都采用现场自然光源,拍摄完成后还要进行后期处理,但是摄影技术从来不是第一位的,前期和后期都是为了“公正地”还原此地。有一句赫弗的话可以作为欣赏她作品的钥匙,是她在巴西个展前言里说的:“‘光’永远是一个空间最先吸引我的。‘线条’则不仅包括几何线条,还包括空间所联系的文化传统,‘地点’对我来说就是每个我有幸体验到的独特空间。”

  文Article>Cathy 图Picture>歌德学院,康迪达·赫弗 编辑:李鲁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