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造社视野里的“一点儿北京”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设计研究,轴测图,水彩画
  • 发布时间:2014-07-08 13:30

  2008年夏天,建筑师李涵在穿越刚落成的三里屯village(现更名为“太古里”)时,突然被“不期而遇”的三里屯南42号楼“震住”了:这座80年代的普通六层红砖居民楼,没有对面三里屯太古里的光鲜亮丽,但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鼻而来。

  “二层以下全被改成店铺,洗脚店上面是卖潮牌T恤的,隔壁纹身店下边是卖光盘的。金发美女在酒吧里嘬着奶昔,两米开外人行道上大嫂正卖着麻辣烫,几个印度人站在街角聊天。”

  这种“既时尚又粗陋,特北京又特国际”的场景,“就像是在PS里剪切粘贴完成的拼贴,但一切都是活的。”这一切让李涵即时产生了“把它们记录到图纸上”的强烈冲动。他很快开始收集材料,并决定用工程学上的图纸形式——轴测图来表现这一在北京难得出现的自然生长的街区。

  记录是一种再好不过的研究城市的方法

  轴测图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远处的景物也可以特别清晰,细节不会因为透视效果而变平、消失。建筑师所画的轴测图是看不到内部的,但李涵在创作时却将建筑剖开,让你看到建筑内部的空间以及在其中活动的人物,因为他关心的正是整个空间被使用的情况和氛围,城市和人的交互关系。

  三里屯并非他用轴测图描绘的第一幅城市图像或者说“城市现象”。2007年,供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涵对每天上下班必经的西直门地铁站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是当时北京换乘距离最长的地铁站。在这个繁忙的空间中呈现的漫长和拥挤,有序与无序,让它成为了一个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与城市空间相互影响的典型示例。”

  李涵当时很喜欢扎哈和OMA早期的水彩画、轴测图,央美设计系毕业的他开始在业务时间尝试用轴测图的形式表现西直门地铁站。“西直门地铁站有着非常复杂的线性空间,永远挤满了人。因此记录的重点是如何表达复杂空间的连续感。”他“无数次地深入现场”,最终通过剖切的方法,用一把“无形的刀”在遮挡物上切开口子,不仅避免了遮挡带来的空间表达的局限,也清晰反映了元素的前后关系。这组作品李涵最初上传到了Flickr,一直到几年后才被人在微博大量转发,唤醒无数城市小白领的共同记忆。“不过西直门现在好多了,当年的不堪现在看来倒有了某种亲切。其实无论好与坏这些都是曾经真实的存在,这些画的目的不是批判,而是还原真实。”

  “还原真实”或者说“记录”,是李涵从创作《西直门地铁站》开始,到后来的《三里屯》、《七九八》、《南锣鼓巷》等等一系列以城市街区、城市节点风情为主题的绘画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初衷是记录我在中国规模空前的飞速城市化进程中发现的有趣的、富有代表性的事物……试图呈现城市环境和人为活动之间自发的互动,也是由现实引起的对城市未来情境的思考和设想。”

  经常是画着画着,图画中记录的一部分空间已经消失了。于是,无意之间,“对现实的记录变成了对历史的记录”。在李涵看来,记录城市是一种再好不过的研究城市的方法,“它迫使我们以足够的耐心去观看。”因为,对于城市问题,李涵不认为会有完美的答案,“重要的是面对问题,而不是急切地寻找答案,是观察,是怀疑,不是认为一切一开始就规定好了。”

  承继“路上观察学”精神谱系的本土创作

  几乎从一开始,李涵在创作这组他后来命之为“城市化风景组画”时,就深受日本犬吠(Atelier Bow Wow)建筑工作室出版的一本书《东京制造》的影响。“‘犬吠’对东京建筑独特的观看让我意识到身边平凡事物巨大的潜力。”《东京制造》记录了许多“坏建筑”,“所谓’坏建筑’,就是来自民间,无钱无势的普通建筑,它们是建筑中沉默的大多数。”李涵认为,《东京制造》使得他将关注杂志上明星建筑师眼花缭乱的作品转移到这些最平易近人,甚至傻得有些可爱的草根建筑上。“所谓的审美、形式都烟消云散,建筑回到了最基本、最原始的状态——对环境和功能近乎木讷的诚实回应。”

  《东京制造》对李涵的影响还有记录的方式,“同样是用绘图记录,《东京制造》和传统的建筑测绘有着本质区别……《东京制造》颠覆了测绘的传统,关注的是建筑、生活和人的相互关系,它的真实准确不停留在技术和构造上,而存在于体验和联系中。”

  这些你在李涵的创作中都能看到影子。在他的画面中,奉行的是“宁详勿略,宁近勿远”的原则,呈现了太多的生活细节、商业细节,希望通过客观的,事无巨细的记录,让人阅读城市生活的复杂与多采。之所以选择798和三里屯南42号楼,是因为这些建筑“在经历了漫长的原本的使用后,重新获得了新生,并且新的功能并没有彻底取代原有事物,而是与其共存。这让它们变得更加复杂多义,从而远比那些正式的老城改造或是古街保护项目有趣得多,它们暗示出一种更巧妙的老建筑老街区保护策略,老区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获得了真实的当代性而不是矫情的怀旧感。”

  2013年秋天,李涵和妻子,也是他的城市化风景组画主要合作者胡妍“带着《一点儿北京》去东京拜访了塚本由晴。他的《Madein Tokyo》是路上观察学的圣经。国内路观的书《跑酷北京》和即将出版的《上海制造》都有他们的参与或影子。《一点儿北京》最初的创作动机也来源于此书。”事实上,从后来李涵提出“草根建筑观察学”的主张,足见塚本由晴对他的影响。

  融绘本漫画建筑图纸摄影杂感于一炉的城市文本

  《一点儿北京》是李涵等人持续五年多的上述城市记录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最早它是2011年独立出版的一本城市研究小册子,收录了三里屯和798一些好玩的地方。2012年,在同济大学出版社群岛工作室主持人秦蕾的力促下,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将《一点儿北京》正式出版。为此,李涵去年四月辞职,全身心投入这套书的制作,重新补充了三里屯和798的内容,将之变为两个独立的册子,同时加入了新记录的南锣鼓巷。每个地区,作者分别选择了十个具体的地点做更深入的描绘。每个地点有三种不同风格的图画,包括建筑素描、连环画和单幅绘本,这些充满建筑感的图画出乎意料地得到了不少非建筑专业读者的喜爱,不但出版一个月即加印,而且荣膺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书里所有的图画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制作过程,包括现场勘查拍照、收集空间内部的构成素材,使用SketchUp软件建三维模型,因为建筑的测绘图是不公开的,所以确定大的轮廓线只能靠谷歌地球。建模时需要不少人手帮忙,“完全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东西”,每个独立空间都需要建三维模型,再制作二维图像,形成最终图画的建筑背景;人物、树木这些元素是通过手绘再扫描、用电脑上色,最后合成到建筑背景中,完成最终的图画。

  以书中的建筑素描为例,起初作者用CAD软件的hatch功能对单体轴测图进行黑白“渲染”,后来想出通过组合典型的图纸——平面、剖面、轴测,将不同视角统一在一幅画面中,有点像立体派的原则。连环画部分则是全新增补的,“由于有三维模型,我们一直想尝试多角度的图像表达,但又不想变成建筑效果图的集合。当偶然看到美国漫画家Chris Ware的作品时,我们觉得答案找到了。在他的作品中,视角也多采用正投影或轴测图,透视的使用异常克制,再加上近似机械的线描平涂画风,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扁平感和中性美。”而书中的单幅绘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对现场氛围的艺术加工。“在构图、设色、人物、配景各方面都以独立的绘本作品为标准。如果说,法国绘本大师桑贝(Jean-Jacque Sempe)的作品《一点儿巴黎》里‘巴黎再大不过是个道具,景致背后,是卑小的法国外省人’,那么在这里,人物成了道具,为了烘托北京这个伟大的城市。”你可以看到,甚至连书名,作者也在向大师致敬。

  对海报控来说,随书附赠的三张反映三里屯、七九八和南锣三个地区总体风貌的全景式大轴测图或许是值得珍藏的,这些复杂得如同迷宫的三维地图,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观看这些熟悉的城市角落。俯瞰的角度,各式各样的建筑,以及散布在各处行行色色的小人俱有桑贝的主题,但设色和线条又明显受到了OMA早期图纸的影响。再配合照片、轴测图和三言两语的网评,让你在穿越不同的表现媒介时对现场产生强烈的渴望。

  从三里屯到南锣鼓巷,记录的详细和复杂程度逐渐递增。从文件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三里屯的模型大小为28.2MB,包含48.8万个面;798的模型大小为49MB,包含93万个面;南锣鼓巷的模型大小为142MB,包含173万个面。李涵自嘲,我们得的是密集强迫症,而且症状愈演愈烈。

  当然,还有文字部分。《从记录开始》偏向于城市记录和建筑表现的理论分析;《戏台》、《七九八》、《身体的记忆》三篇杂文是思想的片段与场地的碰撞;《南锣叙事》与《胡同列传》以通俗的记叙手法描写了城市的变迁。绘本之外的建筑微读本《虚构》则包含有6个小故事和6张虚构建筑的图画。所以,你可以说,《一点儿北京》是一个“杂种”,它是精美细腻的绘本,通俗易懂的漫画,视角独特的摄影集,准确真实的建筑图纸,以及关于城市建筑的杂文集。它用耐心、缓慢、细腻、不遗余力、高质量的图像来记录北京当下最有趣的角落。

  建筑师为什么要做大众表达

  “如果要给本书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那就是我们希望从建筑这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里,挖掘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内容,并把它们推向对其敬而远之的大众,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好的标准去欣赏城市和建筑。”李涵说,在多年的建筑设计工作中,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城市和建筑面貌要想变得更好,建筑师能做的只是末端。真正的驱动力是民众对于城市和建筑好坏判断能力的普遍提高。无论是政府官员、开发商,还是私企老板、农民、工人,这些行外“大多数人”的立场和标准是形成好城市和好建筑的关键。“因此我们试图以通俗的绘本、漫画和故事的形式,去吸引更多的人品味‘固有标准’之外的城市和建筑。通过细腻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城市角落的有趣可爱。如果通过这本书能够吸引大众去关注这些其貌不扬的小建筑,这些自然孕育的小街区,能让他们欣赏和挖掘这些无处不在的普通建筑的美,能让他们意识到城市和建筑也可以如餐饮、购物、看电影一样进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圈,这本书最宏伟的目标就实现了。”

  文Article>金敏华 图Pictures>李涵 编辑:樊宏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