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展位费激活消费展市场较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展位费,年展会,展销会
  • 发布时间:2014-08-05 13:33

  低的展位费造就了一大批集贸市场的膨胀,较少的摊位租金培育了集市庙会的延续和发展,集市庙会是传统的商品交易之地,也被称之为传统的展会市场。人们在特定的日子,约定俗成的汇聚在一起,集商品、货物、人流、信息、交易为一体的大众平台。人们通过赶集市、逛庙会,在市场上买卖自己无法生产的必需品,在商业活动中讨价还价,集市和庙会便是从事这种活动的场所,更严格的讲是目前消费类展会的雏形。

  厦门的年展会、龙岩的农产品展销会、福州的年货展会、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巫山县土特产迎春展销会……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消费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有可能向更多城市延伸。

  消费类展会主要以特卖会、购物节、展销会、年货博览会、折扣展等服务消费者为目标的展会形式推出,这类展会活动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品种齐全、市场活跃;以普通大众、老百姓为盈利目标,全民参与;以卖为主,以展为辅,主要以卖多少量、获取多少利润为最直接目标。相对于其他类展会活动来说,消费类展会门槛相对较低,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对专业观众没有太高要求,多以人气致胜,有观众就有交易;大多活跃在人口密集、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商品多涉及到名酒名饮、液体食品、糖果糕点、粮油食品、腌腊制品、调味品、海产品、干菜果品、豆制品、茶叶、保健品、家纺、日用品、工艺品、服装、儿童用品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领域。消费类展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近年来较高的展位费用抑制了该类展会的活跃度。

  “钱难赚啊,现在除了交展位费,还要做布展的准备,参加展会的费用不菲。”近日,听到一位品牌服装代理商发出的感概,一句话较坦诚的道出了目前部分展商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展会平台,是一个促进销售,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产品知名度,直接或间接的为展商带来经济效益的渠道,行业里很多企业想搭上这趟快车。然而,目前国内展会存在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不少展会主办方只想着收钱,把展位费收齐后就把风险扔给企业。如果一个展会宣传到位,人气比较旺,参展商还能有点赚头,如果人气一般,参展商可能就要大亏一笔了。很多展商认为展会主办方的这种做法很不合理,较高的展位费换来的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出钱出力不讨好的行为引发了展商和展会主办方之间的矛盾。

  较高的展位费,不仅直接增加了展商负担,也在无形中给消费者带来了“无辜”的附加值。顾名思义,展商在为主办方付过较高的展位费之后,展商的各种开支都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展商为了得到预期的利润,把各种附加值投向了产品本身,增加了产品的价格。不少业内人士称,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会把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商品定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对展商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定价低了,血本无归,定价高了,无形中又增加了销售的压力。

  展位费较高,同时也增加了展会主办方的难度。近几年,招商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参展商顾虑较多,这也为一些办展企业增加了难度,参展商目的是希望通过展会得到实际的回报,如果老是亏本,会消弱他们的兴趣,恶性循环几年后,展会就办不下去了,所以这几年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提高人气,做到让会展公司、参展商和顾客三方都满意。

  2012年出台的《关于企业申报2012年度参展展位费补助资金的通知》、2014年浙江省永康市颁布的《14个境外展会可获展位费全额补贴》、2014年海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若干政策》大型展会可获展位费补助……近些年,全国各地为吸引会展企业和展商来当地参展办展,纷纷出台相关减免展位费用等政策,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展商面对较高的展位费发出的呼声,也表明办展企业正努力为营造健康、和谐、稳定的办展环境积极做出贡献。政府和办展企业通过对参展商给予展位费补贴等手段来稳定军心,但这对参展商来说还是具有很大的压力,资金补贴远远低于自己所承担的风险。

  今年5月由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湖区服务业发展局联合主办的名品折扣展,给会展业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这个展会很特别,主办方不收展位费,而是选择通过销售提点的方式来获取利润,这样的操作手法以前很少碰到。一位业内人士称:“这无疑给参展商吃了一颗定心丸,销售得好,多给主办方一些钱,我们也乐意;如果销售不理想,就能省掉很大一笔展位费。”

  消费类展会是一对一、面对面的现场交易,交易成效比较直接和明显,不像其他类型的展会。不收展位费,这对消费类展会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展会主办方通过销售提点的方式获取利润,即根据参展商卖出商品的多少提成收费,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参展企业的开支和顾虑。相关人士表示,会展公司和参展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一起面对经营风险,这在会展业里是一个创新。一方面讲,参展商参加一场展会,最大的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卖的商品多了,获取的利润就大,多交一点展位费也心甘情愿。一些效益不好的小企业,即便在展会期间没有卖出太多商品,也不用为较高的展位费用而苦恼,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形象和推广了产品品牌。另一方面,主办方也不用为展位费过高而招不来办展企业和参展商,不用在为展馆利用不均衡而担忧。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激活了消费类展会市场,让办展企业和参展商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多劳多得,实现多方共赢。

  据业内人士分析,消费类展会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发展越来越成熟,展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各地纷纷打出消费展唱主角的旗号,消费类展会成为会展活动一大新的活跃形态。“零展位费+销售提点模式”再次激活消费类展会市场,点燃办展企业和参展商的激情,拉动会展经济的高速发展。

  本刊记者/陈联豪

  38

  成长成熟成就--京交会在路上

  201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中国最高领导层换届序幕;2012年,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迎来30岁华诞;同样是201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为期5天。2012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服务贸易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在中国的诞生。

  京交会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三大国际组织的永久支持,是目前全球唯一涵盖服务贸易12大领域的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会。是一个中国扩大开放,引进国际服务业先进理念、技术和优质资源的平台;还是一个促进中国各地区、行业、企业交流的平台。京交会自2012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3年,对于一个刚诞生的展会来说,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远,发展空间不可限量;3年,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所取得的成果让人称其;3年,一起成长,共同见证成果与辉煌;3年,未来还有很多个3年,共同期待美好的未来。

  数字见证成长

  首届京交会活动内容丰富,共吸引来自国内外的1721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50000平方米,举办了130场论坛、洽谈等活动;交易成果丰硕,发布权威行业报告10项,签订项目458个,成交601.1亿美元,其中国际服务贸易交易额112亿美元。第二届京交会洽谈展览总面积7.59万平方米,比首届增长34%;共有中外企业1900余家参展,比首届增长10.4%;近30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展。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到会客商及代表累计达13.8万人次,分别比首届增长41%和35.3%。达成签约项目415个,意向签约额累计786.9亿美元,比首届增长了30.9%。

  据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届京交会共达成签约项目236个,意向签约额818.3亿美元,比第二届增长4%,其中,国际项目意向签约额355亿美元,是第二届的3.3倍;占总签约额43.4%。北京以外其他省区市的项目意向签约额达343.6亿美元,是第二届的2.1倍,占总签约额42%。第三届京交会的国际参与度和行业吸引力超过往届。共有117个国家和地区15.3万人次参展参会,比第二届13.8万人次增长10.9%,其中专业客商14.5万人次参展参会,比第二届12万人次增长20.8%。2524家参展企业注册参会,比第二届增加了624家,比第一届增加了803家;参展参会的境外专业买家达210家,比第二届增加17家。首次实现全球服务贸易20强国家和地区均有客商参会。

  2012-2013年,京交会成功举办的三届,服务贸易交易额也在不断的刷新纪录,数据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见证了京交会的成长。

  亮点体现进步

  首届京交会以“服务贸易:新视野、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国家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介绍,首届京交会呈现出三大亮点:第一大亮点是中国政府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凝聚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共识,提振全球经济信心。第二大亮点是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贸易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第三大亮点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现地域特色,

  实现产业联动。全国所有省市区都组团参加了京交会,各省市的服务贸易发展实践充分表明:服务贸易绝不只是发达地区的专利,任何地区,只要抓住特色、积聚优势,就同样能够在服务贸易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第二届京交会以“服务贸易:价值提升新引擎”为主题,参与规格高,合作水平高,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境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国家部委、省区市和行业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媒体、业界和公众对京交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三大亮点让第二届京交会更有看点,也展现了京交会现在虽然还处于品牌培育期,但随着影响力扩大,展览和会议水平还将越来越高。

  以“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为主题的第三届京交会一是更加突出国际化;二是更加突出专业性;三是更加突出实效性。

  三年来,在世界各国聚焦服务经济、全球服务贸易需求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伴随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飞速发展,京交会在时代潮流中应运而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京交会必在吸引全球服务贸易精品的聚集、展示和交易,推动服务产业交流、融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场馆提供专业服务

  作为第三届京交会的主会场,国家会议中心将承接由展览展示、专业论坛、交易洽谈三种形式组成的共133场活动。展览展示由综合展区和专业展区构成,综合展区包括国别及港澳台展区、省区市展区;专业展区包括科技服务、电子商务、中医药服务等23个专题展区。论坛活动由高峰会系列活动、公众开放日、签约仪式、联合国贸发会议小型部长级会议4场活动和9场专业大会组成。组委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以“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为主题共同主办高峰会。洽谈交易由推介发布、对接交流、研讨互动、展演展示、主题日及专场活动、贸易匹配6种形式共120场活动组成。

  本届京交会洽谈展览使用了国家会议中心全部展馆及部分会议区域,面积为4.7万平方米,预计参会人员为4.5万人次,观众约10万余人。本届大会也是京交会第三次落户国家会议中心,相比前两届,本届京交会更加注重实效。首次开通了贸易匹配网络平台,并将在会场设置3,500平方米贸易匹配大厅,目前在注册企业中申请贸易匹配服务的已达1,012家。

  本刊记者/陈联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