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交会精髓之会展论剑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尚格会展股份有限公司,京交会
  • 发布时间:2014-08-05 13:34

  一年一度的全球服务贸易盛宴京交会再度起航,会展板块依然成为国内会展业规模最高的品牌活动。本届会展交易团以“中国会展业的市场化道路”为主题,围绕互联网时代下会展业市场化发展方向开展多项会议论坛活动,广泛邀请商务部领导、会展专家、会展城市代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在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勾画出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的前行轨迹。本届京交会首次展开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国家会议中心、长城会GWC、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共同主办的“会展业市场化的互联网思维”论坛,该论坛的开设,旨在深入探讨在移动互联思维的趋势冲击下,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和创新思维,助力传统会展行业向着更绿色、高效、全面智能化的方向实现跨越式的健康发展。

  论坛于5月28日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311B会议室召开。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致开幕辞,移动互联网长城会副秘书长薄益群、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eTouches全球销售总裁SteveMackenzie、尚格会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珺等业内专家学者就互联网与传统会展业的有效结合分别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传统会展行业如何借助新思维推动自身的发展,百余名业界人士出席了此次论坛。此外,论坛当日还配有“现场演示推介”及“社团类会议互联网新技术应用讲座”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此次论坛活动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会展业的首次跨界论坛,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互联网产品、技术及思维,推动传统会展行业的不断发展,使会展行业在新趋势的影响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刘洋:互联网思维就是一个“小”字

  北京市贸促会副主任、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刘洋在致辞中提到,互联网以其本身的技术特点,将世界上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联系在一起,这使它具备了大的特质,然而互联网思维恰恰是小的思维,是小数据,小用户和小圈子,是简单、简约、专注、极致的思维。刘洋对此做出了三点解读:

  第一,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要求我们在整体中分析个体,大是小的手段,小是大的目的。面对广大的客户要精确的筛选并培养忠实的小用户。第二以小促大。从小应用促进管理,提升服务力。互联网提供了分享、协作、交互,有着无以比拟的高效性,我们总结出优化的流程、合理应用互联网的手段将会大大提高办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节约运营成本。第三,以小聚大。从小圈子连通大平台,提升忠诚度。

  张珺:颠覆性是移动互联的最大特征

  尚格会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珺认为,新经济时代下,移动互联网将会展商业模式,“颠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征。他认为,会展的本质是一种媒体,而移动互联网的特质是自媒体,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态度和工具,其核心是关注用户和产品,在互联网思维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不过,张珺同时也指出,会展业离颠覆性创新还很远,线上电商平台取代线下实体展还为时过早。目前比较流行的是020模式,即基于线下即时交流+线上实时常态互动。线上与线下的关系应该是线上服务线下,线下支撑线上。

  5月29日上午,第三届京交会会展板块重点活动,本届京交会十大论坛之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房爱卿出席并做主旨发言。会议演讲嘉宾紧密围绕“中国会展业的市场化道路”这一主题,多视角多层面地分析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了中国会展业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审视了会展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化思路,交流了政府展会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具体路径和经验。

  房爱卿:中国会展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在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以遏制当前会展业低水平重复办展、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

  房爱卿认为,近年来中国会展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展会规模迅速扩大,但同时,低水平重复办展、无序竞争、恶性欺诈等情况依然存在,扰乱了市场金融秩序,损害了会展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影响了中国会展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他说,为进一步规范会展业市场,中国将结合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强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和鼓励办展主体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手段保护展会的知识产权。此外,进一步研究建立全行业的诚信体系,探索建立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并积极推动成立全国性会展业行业协会,切实提高行业自律的水平。

  任兴洲:会展业市场化的六大条件

  中国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认为,我国会展业市场化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六大条件:

  第一,清晰界定政府在会展领域的职能和作用。政府是引导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要“不越位、不缺位”。任兴洲认为,会展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包括:总体上放松管制,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即减少审批事项;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型的会展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明确会展准入机制和主题的资质条件,从审批制向标准制和备案制转变;从政府为主导办会办展向市场主体办会展转变,大幅减少政府资源配置;政府组织制定行业规划,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反不正当竞争,加大监管转型和执法力度,防止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加强会展环境的营造和基础设施服务;通过相关政策加以引导。

  第二,着力完善会展领域的市场机制。市场配置资源不是盲目的、无序的,是有条件的。首先是明确的准入机制,包括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法律体系和在市场准入中实行“负面清单”原则。其次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会展市场体系。再次是实行有效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此外,还需建立健全行业信用体系,建立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最后,建立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第三,创造各类会展主体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各种所有制的市场化的、专业化的会展市场主体共同发展;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依法监管等方面,各种所有制主体一律平等;促进民营会展企业的发展,在会展公司、办展主体以及展馆投资等方面发挥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发挥国有主体在会展业的作用,但要防止行政权力渗透到企业中,应与行政机构脱钩;创造中小会展企业发展的环境。

  第四,加大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新。鼓励和支持会展企业创新,特别是鼓励原创,界定吸收、消化、再创新的界限。建立和完善会展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探索建立会展领域专利和专业服务品牌的相关制度。

  第五,完善会展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在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完善会展领域的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对那些重要领域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绿色、环保等的展会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对于品牌会展项目给予必要的融资方面的支持。

  第六,建立专业性、复合性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正规教育机构的培养,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培养。

  陈先进:不必妄自尊大,不需妄自菲薄

  对于展览业的市场化,国际展览业协会副主席陈先进认为没有统一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各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因地制宜。我们既不必妄自尊大,也不需妄自菲薄。陈先进认为,政府应弱化对商业展会的参与,不参与招商招展,不动用财政资金,不冠名;应弱化已投资展馆的财政支持,鼓励创收和自力更生。目前展馆供求关系失衡,主办者有了更多选择,市场秩序面临着新的挑战,低价竞争、重复办展,“同室操戈”等现象广泛存在。同时,场馆经营者同时成为展览组织者,房东也是房客,房东对包括自己的所有房客能否一视同仁,政府在这方面应该监管,应该有所作为。市场经济鼓励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题目保护的存在保护了已经占有市场的企业的利益。

  陈先进认为,提高我国展览业市场化水平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一个经济贸易展览会应不应该举办、在哪里办、谁来办、怎么办,都应取决于市场需要,而不是主管部门的主管预测。其次要改革审批制度,把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或备案制,改事先审批为事后监管。再次,建立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各种市场主体要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遵守相同规则,承担相同责任。

  米洪森:市场化是政府展的根本出路

  中国制博会组委会主任、沈阳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副局长、沈阳市涉外大型活动办公室主任米洪森在演讲中提到,随着中国制博会的不断成熟,制约展会的因素也逐渐显现,包括:政府财力人力投入持续增大,展会专业化进程缓慢,部分参与方职责不清,积极性下滑,工作效率不高,展会质量提升乏力。因此,他认为,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市场化改革。引进专业展览公司配合政府招展,政府给与招展补贴,政府从繁重的招商招展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了政府对办会的财力、人力投入。米洪森认为,市场化改革是政府主导型展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改革的目的在于把展会做大做强,要以做强为主。政府主导型展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手,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到科学有序且可持续发展。

  张珺:市场化为政府展松绑

  张珺认为,政府主导型展会奠定了中国会展起步时期的发展基础,成为中国会展的主要推手,功不可没。尽管政府在主导发展会展事业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缺位或者错位,但是它不改变我们对政府展的这种评判。但是政府主导型展会也有其弊端,尤其是政府新政的影响,市场化已成为中国会展的大势所趋。新政对政府办展看似约束,实则松绑,中国会展经济由此踏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他认为,政府的退出和民营企业的崛起,是中国会展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市场化是政府大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会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刊记者/陈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