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未来路在何方?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民办博物馆,精神文明
  • 发布时间:2014-08-05 13:5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物质文明之外大家开始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这种更高的文化追求对国内民间收藏热产生了很大的助推作用。近年来民间收藏热持续升温,我国民营博物馆借势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就此表示,中国民办博物馆已经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2020年后可能会超过国有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一起,共同承担着保护、利用和管理好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民办博物馆的出现和兴起,也使得民间收藏成为公众共享的社会财富,为公众提供了个性化的文化视角,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民办博物馆的投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收藏者自己办博物馆,这就需要博物馆有一定的收入来支撑博物馆的运行;另一种是投资者有其他产业支撑,所建博物馆一般对门票收入没有要求,投资建博物馆纯粹是为了提升企业文化层次或了却投资者个人的文化情结。

  注入了民间资本运行的博物馆,虽为国家收集和保护了一大批散落民间的文物,成为国有博物馆等相关机构的有益补充,但其自身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时间愈长暴露出的问题也就愈多。从博物馆内部展览来看,由于一些民办博物馆不具备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现有的员工对藏品的摆放毫无章序,背后原因是对藏品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深刻,也没摸清藏品历史发展的脉络线索。

  从管理机制上来说,现在民办博物馆馆长基本上都是创办人,个人魅力占很大因素,开馆之际接待过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一时声名鹊起热闹非凡。不过时间久了开始出现冷清的迹象,现在博物馆管理交由“二代”打理,新一代继承者们对民间博物馆的运行机制知解甚少,他们的兴趣也未必在此,所以处在过渡阶段中难免遭遇“二代之痒。”今年4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以第三方身份开展了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公布了《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参与评估的21个省份418家博物馆只有13.6%的博物馆能及格,也就是说有近九成民办博物馆不合格,如此数据真

  真让人冷汗潸潸。民办博物馆收藏方式素来灵活,使得这些博物馆普遍存在文物藏品真假混杂和来源不明的情况。另外,我们现在的文物市场处处是陷阱,处处皆有假文物,更有一些收藏团伙往往瞄准了土豪们,从仿制到销售一条龙为土豪“服务”,土豪购买了假冒伪劣文物还欢欣鼓舞,放入自己的藏馆当宝贝收藏。以上都是民办博物馆的背后黑幕,也是民办博物馆藏污纳垢的方式和手段。被假冒伪劣文物充塞的民办博物馆,他们的低合格率就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与商业巨贾结合,以一己之力要撑起一个毫不盈利的博物馆,是难上加难的。

  一旦金主的主业受挫便易遭遇资金链断裂,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势必也会受此牵连,以商养文之路将难以为继。面对这种形势,中华文化促进会民办博物馆协作体在今年年初成立,标志着我国民办博物馆界将以首个行业协作体的形式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等提供重要平台,也将打造出一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铸就文化遗产保护的半壁江山。有了民办博物馆协作体的保驾护航,相信今天的民间博物馆能因此增添一丝勇闯前方的无畏,少一缕担忧和彷徨。天无绝人之路,有业内人士支招,提出来民营博物馆实行“以馆养馆”的做法。即利用博物馆的多余场所,再专门设立咖啡馆或工艺品展销店等一些文化休闲场所,以这样的消费所得,来保持博物馆的延续和发展。

  笔者认为这种帮衬的方式确有可取之处,可以使得博物馆和咖啡馆、工艺品展销店共同发展,只是这必定需要博物馆有足够多的场地,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客流量支撑。在探索民间博物馆发展道路上,西方一些老牌的民办博物馆有诸多可借鉴的地方,它们最初也是由富商的个人资金或者政府支持,但“二代”、“三代”之后,现在已经慢慢走向了社会支持。我们不妨学习西方成功的运行经验,由基金会筹集资金、运作收益,似乎是自力更生的一种有效机制。以上所述都是从外在借力促使民间博物馆保持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忽略民间博物馆自身与此同时也需作出努力。要保证民办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民间博物馆一方面主要抓紧学习文物知识和鉴赏能力,不依赖鉴赏家来为文物把关,自己对藏品负责;另一方面提高藏品的质量,多增加文物真品和珍品。这才是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民办博物馆能够笑到最后的唯一途径。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动力机,是地方文化积淀最直观的表现。据统计,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些民间博物馆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闪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陈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