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新机遇、新跨越--长沙会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优势篇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长沙会展,国际国内会展业
  • 发布时间:2014-08-05 14:05

  近年来,长沙市把会展产业作为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行业自律”的发展模式,积极内引外联,主动转型升级,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会展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长沙市三大展馆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56场次,实现总展览面积190.7万平方米,全年专业观众人数超过300万人,仅三大场馆各类展会实现成交金额就达392.25亿元,带动旅游、购物、餐饮、住宿等消费达千亿元。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会展城市”、“中国十大品牌会展城市”等。

  城市经济强力拉动

  长沙城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长沙会展的转型跨越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使长沙会展行业具备了转型升级的后天优势。一是省会经济优势凸显。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会展业将由单纯量的扩张期进入质的提升期。2013年,长沙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200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主要指标增速走在了全国前列,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长沙步入了现代会展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长沙是区位条件优越的枢纽之城,黄花机场2013年吞吐量突破1600万人次,位居中部第一,京广、沪昆、渝厦高铁在此交汇,磁悬浮列车将通达机场与高铁站。且长沙正在加快建设空港-高铁综合交通枢纽、霞凝港-火车北站商贸物流枢纽等两大枢纽,长沙会展业初步具备联动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区位条件。三是产业基础优势彰显。长沙近几年来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多点支撑产业格局,形成了工程机械、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创意等千亿产业集群,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产业支撑,我们正积极打造工程机械类、食品类、汽车类、科博类、文博类等本土会展品牌。

  完善配套扶持政策

  随着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会展业的放大效应逐步显现,省、市政府愈加重视会展这一经济集聚力强、产业带动力大的无烟绿色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把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的增长点;长沙市提出以节会经济促进消费增量。为推动会展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会展业在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作用,2013年湖南省政府制定下发了《湖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2013-2020)》。这是湖南首个扶持会展业发展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到2020年,将湖南建设成会展产业大省,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中部会展业核心城市区,将长沙建设成全国一流会展城市。这一规划的出台,为今后湖南省会展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政策依据。

  长沙市会展立法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长沙市经过严格的调研、申报、立项等程序,在原有《长沙市会展管理办法》、《长沙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等地方性政策的基础上,《长沙会展管理条例》进入了《长沙市人民政府2014年立法计划》,力争近期出台湖南省首个地方性会展行业法规。《长沙会展管理条例》的尽快出台将有效弥补先期政策体系可操作性弱、弹力空间大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形成竞争、规范、开放的会展市场环境。同时,正开展对《长沙市会展项目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长沙市重点会展排期保护办法》等政策措施的修订完善工作,以规范会展管理制度,加大会展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长沙会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硬件设施逐渐改善

  设施一流、综合配套的现代会展场馆是现代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基本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更是促进会展业长远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载体。长沙市会展场馆展览面积偏小、配套设施落后,已成制约长沙会展发展的多年桎梏。2013年,为适应国际国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辐射和引领全省会展经济加快发展,省市两级政府采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的原则,启动了新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工作。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选址长沙市南部的黄黎片区,位于长株东线的重点发展轴上,项目紧邻浏阳河,环境优美,与武广高铁站隔岸相望,距黄花国际机场仅15公里,京港澳高速贯穿南北,机场高速、长株高速、绕城高速与片区内的城市主干道连接东西,同时还有4条地铁线汇聚于此,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市政府将项目及周边共约4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会展中心复合功能区。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43.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30.1万平方米,室内净展示面积17.75万平方米,室外净展示面积8.5万平方米,项目拟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将于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

  新场馆在建期间,为满足长沙市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沙市加快了现有几大场馆的提质改造工作。坚持“差异化”原则,根据各场馆区域位置、现有条件等制定了不同的改造计划,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依托湖南广电传媒重点举办区域性大型专业会议、展览和节庆演艺活动;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依托红星商圈和省府新区,对现有的农博会进行升级改造,重点举办与市民生活较接近的农业商贸展会和本土中小型展会;湖南省展览馆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以举办消费类精品展览为主、人才交流和文化艺术展为辅。通过改造,长沙市现有三大场馆功能逐渐完善、档次显著提升、特色得以彰显,与在建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构建起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长沙会展发展新格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