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创的同时需要结合实际变通

  • 来源:设计家
  • 关键字:项目,会所
  • 发布时间:2014-09-15 16:18

  ——访嘉凯城集团(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景观设计师梁伟鸿

  采访:《设计家》 整理:金彦淇

  梁伟鸿

  2002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现攻读天津大学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曾在上海静安园林、日本M.A.O.建筑士事务所从事景观设计工作。2006年7月开始在中凯集团担任景观工程师一职,同年10月参与曼荼园项目建设,直至项目结束。期间负责景观部分的设计管理跟施工管理两块内容。2013年调回嘉凯城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担任高级景观设计师一职,负责上海区域所有项目的景观设计管理工作及部分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

  《设计家》:请简单介绍一下“曼荼园”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从规划到建成经历了多少时间?

  梁伟鸿:这个项目从2003年土地规划开始算起,直到2011年对景观进行最终的精雕细琢,前后共历时8年。项目共有建筑81栋,其中79栋别墅,1套会所及1套艺术中心。81套建筑风格迥异,没有一套相同。“曼荼园”的名字源于佛教的曼陀罗花,寓意是为人们创造一个清静的居住秘境,而设立的81栋别墅则蕴含中国古代“九九归一”的思想。

  期间,我们共邀请了10家境外设计事务所参与“曼荼园”的设计。前后参与该项目的境外设计师约有100多人,该项目特点是从规划伊始,境外设计团队就把别墅建筑跟庭院景观一体考虑,建筑与景观相互交融,不分你我。此外,境外设计公司完成扩初设计后,施工图建筑部分由国内都林、华盖、安地、上堪4家设计公司完成,景观部分由上海园林工程公司、静安园林、聚隆3家公司共同完成。

  《设计家》:贵司在选择境外设计公司及境外设计师时有什么标准?

  梁伟鸿:“曼荼园”项目的意义在于做出一些对社会具有标杆效应的新东西,并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我们在寻找境外设计师时,第一他们需是别墅设计领域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设计师,且在中国国内没有做过项目,因为希望他们不要受到国内抄袭成风的影响,而创造出绝对原创性的作品;其次,这些设计师必须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在吸收中外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三,为保证每栋别墅的原创性和多彩的差异性,要选择多家事务所进行设计。在设计期间,他们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上海,特别是佘山地区的人文环境,并将此文化内涵与设计相结合。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师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创造出他们内心渴望营造的作品。园区内的别墅也没有刻意规定某个区域是某种风格,而是比较随意地分布。建成后我们突然发现,相邻的两栋别墅,一个是传统的欧式风格,另一个却是非常抽象的解构主义风格,这种强烈的对比非常有趣。

  《设计家》:这些境外的设计师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呢?

  梁伟鸿:在境外设计师正式开始设计之前,他们会被邀请来中国生活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会安排他们在苏杭地区参观考察,使他们初步了解江浙地区的风土人情。在此之后,设计师们将会把他们所领略到的中国文化体现在他们的设计当中。有些会直接运用诸如马头墙、影壁、花窗等元素。有些则是在空间创作上,在吸收了江南园林造园的精髓后进行创新,精神是传统的,但外观却是现代的。有意思的是,设计师们之前从未来过中国,他们将国外的生活经历和在中国的考察、认知进行有机结合,依靠先进的设计理念,将东西方文明进行碰撞,擦出了令人惊喜的设计火花,从而制造出了曼荼园所需要的原创作品,与此同时,项目设计过程对于境外设计师本身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设计家》:“曼荼园”项目在设计初期有设立目标人群吗?

  梁伟鸿:“曼荼园”与其他别墅项目不同,它在设计建造前并没有特定的目标人群,我们也没有在设计之前咨询某些固定目标客户的意见,而是完全尊重原创设计师的想法,尊重他们想要表达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让他们自由地设计、建造。在项目建成之后,我们再根据项目的特点去寻找合适的客户进行销售。

  《设计家》:您在“曼荼园”中负责哪个部分?

  梁伟鸿:我负责的是项目的设计管理及与境内、境外公司的沟通。因为“曼荼园”项目十分复杂,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项目的81栋建筑都完全不同,不能找到统一的衡量标准,也没有通用原则。这就导致每一栋建筑都有其自己的特性,在细节处理上的工作量非常大。国外部分我们邀请了雍尚咨询公司,国内则邀请了一位景观设计总监来主持项目,而我就负责协调如何将这两者的思想统一并贯彻到施工当中去。除此之外,我还会负责一些诸如灯光设计、庭院门、信报箱、自动喷灌等子项目的招投标及对供应商的选择工作。

  《设计家》:在项目沟通方面,贵司有什么样的设计管理经验?

  梁伟鸿:“曼荼园”项目光施工设计阶段就历时五年,看似很久。但这个项目又分为81个小项目,这些小项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作量之大,外人难以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与境外设计师的准确沟通至关重要。首先,我们会与雍尚咨询公司沟通,但有时会出现由于咨询公司的翻译不准确使得我们无法正确理解设计师想法的状况,再加上该项目历时实在太长,咨询公司人员变动也很大,导致很多情况后续人员也并不十分清楚。此时,我首先要查阅大量原始外文资料及图纸,以了解设计师真实意图;其次,当有疑问需要外方解答时,我会直接以英文书写信件,交由咨询公司转发,咨询公司也会直接将回复转发给我,免去翻译不准带来误解。当外方来华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与设计师面对面沟通。经过这种、行之有效的沟通后,确实能在设计阶段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

  另外,对于如何尊重原创方面,我认为尊重原创不应变成盲从,需要把握一个度,有些东西必须要保持,不能更改,但有些则是可以变通的。尤其在景观方面更是如此,因此我觉得尊重原创,更多得是遵从其内涵和精髓,以及设计师对空间的理解,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变通。当然,所有变通都应基于跟设计师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要不然,那就不是原创了。

  同时,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每周一下午都会开一个设计例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及主要领导人、置业公司和项目公司的高管、项目的总建筑师及联系境外公司的雍尚公司的负责人等都会参与会议。在例会上,各方汇报关于图纸及现场的各类问题,并通过讨论得出解决方法。

  《设计家》:您一直在强调“曼荼园”的景观设计,能具体谈谈吗?

  梁伟鸿:别墅项目与普通住宅项目不一样,它除了满足住户基本的居住功能外,还需要满足住户在精神层次上的追求。人们住别墅是为了享受,所以别墅的外部环境和景观设计与建筑本身一样重要。日本有位建筑师曾经说过,大树让建筑风情万种。我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曼荼园”别墅项目尤其适合。这个“大树”不仅是指树,广义地说,它指的是包括园林景观在内的整个环境。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别墅项目除了卖房子以外,更多的是在卖环境。

  我们在做设计时,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是同时进行的,在很多空间设计上,景观与建筑融为一体,很多景墙、廊架、水景、泳池等本身就是建筑的一部分,很难区分你我。我们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将建筑与景观设计统一,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保证景观不走样,尽可能维持原创,我们还作了大量的前期协调工作。如综合管线,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所有管线必须对景观进行避让,而且所有检修井必须隐藏。为此,我们综合管线就调整了好几轮,所有雨污水井都用坐标定位,以求精准地对大树进行避让。

  《设计家》:请用案例简单介绍下曼荼园项目中的别墅设计。

  梁伟鸿:那些境外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都很有意思。如哈佛大学建筑院前院长设计的四栋别墅都非常前卫。其中一套名为“茶语”的别墅,体现了他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他记住了茶叶被泡开一瞬间的形态,并将这种形态融入到设计中:建筑本身为茶叶,它的房间就像一片片茶叶一样无序地散落在空中,河道在此成为地下河,庭院间层层叠叠的水瀑及空中泳池,跟建筑的关系如同水中的茶叶,茶叶上的水珠。整个空间复杂多变,非常精彩。

  《设计家》: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

  梁伟鸿:上海中凯置业有限公司为嘉凯城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专属开发曼荼园项目。嘉凯城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凯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后成为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区域公司,嘉凯城集团在杭州、上海、苏州、南京、重庆、青岛、郑州、武汉等地均有项目储备。除上海外,还有浙江、江苏两大区域公司。“曼荼园”和“城市之光”系列是上海区域公司的两大名片,其中“城市之光”最早在静安,去年徐家汇城市之光取得骄人销售业绩,今年新江湾城市之光也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年底竣工交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