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经不起浪费

  • 来源:直销
  • 关键字:公益,浪费,帝瑞集团,直销
  • 发布时间:2014-12-02 15:28

  《马太福音》说:“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随着国民公益慈善意识的觉醒,公益慈善事业展现出令人欣喜的蓬勃气象,而由于公益理念的落后、捐助的跟风与扎堆、关注层面的狭窄等问题也让“公益浪费”这一现象自2011年开始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那么,如何改善管理经验不足和管理混乱等现象,避免出现捐赠物资浪费,志愿者劳而无功等问题,实现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呢?

  在2013年公益趋势论坛中,有人提出了拒绝浪费、提升效率、创新公益形式、注重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同时,他们也认为,这将是未来几年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

  对此,帝瑞集团总裁蔡尚融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企业应该将慈善活动与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力、开拓市场等联系在一起,开辟出一种符合企业发展的公益形式。

  这就是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公司赋予慈善活动的全新概念——企业慈善业,即将慈善活动纳入公司肌体,使其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企业慈善业强调的是在充分发挥企业的公益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基础上,兼顾企业的经营发展。这种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并不是冲突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保护环境不仅对社会有利,对企业也有利,因为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也有助于提高产品价值。换个角度来看,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环境不仅能让企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经营场所,还能为企业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我们必须清楚,当今世界上面临许多的紧迫问题,最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是让企业行动起来,使之既造福社会,又使企业自身受益。

  通过这种慈善投资、互利互助的方式,企业慈善将产生一种影响、激活或抑制资源分配的导向力量,而这种力量对于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企业慈善本身。

  在直销企业中,安利的战略性慈善策略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进入中国市场的安利,为了寻找一个能深入持久拓展的公益慈善事业主题,特意聘请了美国精通“慈善事业市场”的研究专家卡罗·库纳女士对中国的实情进行详细研究。

  从2004年开始,安利在中国确立了“儿童、环保、健康”三大主题,并将其视为三大品牌项目进行管理。儿童代表未来拥有无限美好的前景,与安利的企业理念“为你生活添姿彩”相吻合;而“健康”、“环保”则属于“中国特色”,主要是针对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健康、环保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一现状所提出的,而“健康”与安利产品的利益诉求显然有着直接的联系。

  此后,在这三大主题的引领下,安利将每个理念都打造出一个大品牌。健康理念有‘纽崔莱健康跑’;儿童理念打造‘安利名校支教’品牌;环保理念,除种植100万棵树,打造‘哪里有安利哪里就有绿色’的‘安利林’外,安利还赞助了南北极科考和清扫珠峰的‘登峰造极促环保’活动等等。

  安利不仅将公益慈善融入企业文化,更将公益慈善提升至企业战略层面,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塑造了自身的良好形象,也为直销行业打造了一面新的旗帜。可见,这种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是一种将小我(即企业)与大我(即社会)达到完美和谐与统一,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另外,关注社会发展情况,根据社会需求选择最佳的捐赠对象和领域,也是在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时需要特别重视的。

  直销行业的某职业经理人透露,由于企业捐建希望小学蔚然成风,加上今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选择进城读书等原因,造成希望小学在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筹建后不久就荒废了,资源浪费尤为可惜。

  这是现阶段“公益浪费”的另外一个普遍现象。它折射出的问题是,当直企在教育、医疗、捐款赠物等方面集中攻势时,另一部分急需关注的受助人群是否因为未能进入公众视野而被忽视。我们必须明白,“跟风”公益目标群体和目标区域,不全面深入的调研社会问题,慎重选择公益目标群,公益浪费的现象将一直存在。那么直企该如何突围现状,实现公益慈善资源的合理利用呢?根据当前的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公益慈善领域、项目和捐赠对象成为当务之急。

  关注公益浪费,并着力改善此现状,使公益更加有效,直接关系到公益本身是否能持续发展。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需要帮助的人群开展最高效的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才是杜绝公益浪费、实现企业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文/石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