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风云二十年
- 来源:互联网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文学,互联网,方舟子,博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31 09:04
网络文学的崛起,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它在短时期里形成的规模和声势在文学史上前所未有。虽然目前网络文学还无法获得诺贝尔奖,但这不意味着读莫言比读天下霸唱的人更多。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网络文学活跃用户已达4.3亿人。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带动了游戏、动漫、影视等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这样的金矿,自然引得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其中,跑马圈地。中国网络文学正走到一个新的临界点上。
萌芽:开创新文学先河(1991-1997年)
互联网发源于美国,最早在网上用中文写作的必然是中国留学生。他们或思恋故乡,或想念亲友,互联网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空间,催生了最初的网络文学。顾名思义,网络文学是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而传播、本意为首发于网络的原创性文学。网络的开放性给信息共享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并且由于网络内容不需要排版印刷,写作和阅读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因此产生了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网络文学的形式以小说为主,也有诗歌、散文等形式。但真正使网络文学发扬光大的是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的崛起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它在短时期里形成的规模和声势在文学史上前所未有。
由于许多原始资料已经不复存在,因此确定谁是第一位网络诗人、第一位网络作家,以及第一首网络诗歌和第一篇网络小说为何,甚至哪一家网络媒体是最早的纯文学媒体等,常常引起争议。
事实上,互联网上最早的中文纯文学媒体可以追溯到1991年创立的“中国诗歌网络”。这是一个利用电子邮件交换自己喜爱的诗歌和文学作品的兴趣小组,由中国留学生王笑飞创立,“是为诗歌爱好者分享和讨论诗歌而建立的,不设编辑,也不定期出版,大家随时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诗歌发送到该网络上”。
中国诗歌网络现存文稿中最早的原创诗歌是图雅在1991年创作的一组短诗。图雅是早期中文网络媒体的活跃人物,在《华夏文摘》、中国诗歌网络和ACT中文新闻组中发表了许多诗歌、散文和小说。到了1993年,海外华人为了能够在网络上找到一个以中文交流的地方,在Usenet上开设了ait.chinese.text(简称ACT),这是国际网络中最早采用中文张贴的新闻组,可以说,有了ACT才有了中文国际网络。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随后,诗阳、鲁鸣等人于1995年3月创办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由遍布世界各国学校的中国学者联谊会主办的中文电子杂志开始出现,如北美的《威斯康星大学通讯》、《布法罗人言》,英国的《利兹通讯》等。
而此时,国内最早的一批网民却聚集在四通聊天室,将时间消耗在无谓的争吵上,直到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出现才使他们如梦初醒。至此,一个新的写作时代悄悄来临。
转折:理想时代终结(1998-1999年)
1998年,痞子蔡的名字传遍整个中文互联网,《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部情节简单的爱情故事经BBS的传播,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征服了无数青年网民的心。小说讲述了在现实中腼腆保守的男主角痞子蔡和女主角轻舞飞扬通过网络相识,在现实中相爱的故事。
如今看来,这部网络小说的开山之作除了情节涉及网络之外,并不带有多少当今网络文学的特色,但这不妨碍它带动网络文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至今影响最大的网络小说——激发了无数文学爱好者的雄心,加速了全民写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一词开始集中出现于媒体报道之中,众多文学爱好者开始关注网络文学,并从此走上网络写作之路。文学门户网站如黄金书屋以及各种各样的个人网络书站纷纷而起。
初期的网络书站以转载为主,版权意识薄弱。部分网站是通过将武侠、言情等实体小说扫描到网上来充实网站内容,而更多的网站则是直接从别的网站转载。在这种情况下,各网站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这一时期,《大唐双龙传》、《星战英雄》等连载小说成为各书站拉拢读者的杀手锏。很多读者都是为了追看黄易的《大唐双龙传》而接触互联网,哪个站上传得快,哪个站扫校质量高,哪个书站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1999年,博库在美国硅谷成立。因为有美国产业资本的支持以及资深的出版界人士坐镇,博库的前途一度被业界看好。但是,博库所倡导的收费下载与收费阅读精神,与免费成为通行法则的互联网年代格格不入。因盗版风行,其最重要的上游资源——与几乎所有的中文知名作家、作者、学者签约的几千本电子书的优势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另外,上网人数少、网速慢且贵,且没有便捷的支付条件,成为其败走麦城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便是“榕树下”的辉煌年代。榕树下连续三年举办“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的评选,邀请知名作家如王安忆、贾平凹、白烨等人担任评委。到了2001年,榕树下日均浏览量达到550万,注册用户超过100万人,日均投稿量达5000篇,存稿逾65万篇,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文学网站。
2000年,榕树下连载癌症患者陆幼青的《生命的宣言》,确立了其高品味的形象,孕育出被誉为内地网络文学“五匹黑马”的李寻欢、邢育森、宁财神、俞白眉和安妮宝贝等第一批网络写手。这个时期的榕树下是非营利性的,以原创的精神在诸多网站中脱颖而出。第一代网络写手也多不以功利作为创作的出发点。
此时的文学网站尚未开发出网络阅读的收费机制,然而日渐庞大的网络流量,使文学网站脱离了类似于个人网站或交流平台的性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型入口网站。为了负担因网站使用人数增加而上扬的网站运作成本,大量网络书站倒闭,幸存的网站也不得不开始想尽办法盈利,理想时代逐渐结束。而随着互联网免费泡沫的破灭,网络书站的黄金时期也宣告结束。
百家争鸣:商业化滥觞(2000-2007年)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阅读和写作。文学网站在经历了发展、整合、兼并,以及其他困难和波折之后,在新的建站模式和网络技术基础上走向成熟。此后几年,个人博客的成熟和不断壮大更是掀起了一场全民写作运动,各大文学网站也开始寻找可行的商业模式。
创办于1999年的天涯社区以论坛、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其开放、包容、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色受到了网民的推崇,出现过不少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注册用户:《武林外传》总编剧宁财神是天涯社区第一代网友;写出《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慕容雪村在此走红;著名时评家十年砍柴自称在天涯社区找到了人生价值;在天涯社区首发、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一举成名……众多天涯写手见证着中国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每一个阶段,天涯社区则见证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无穷生命力。
此时,老牌劲旅榕树下通过版权转让、联合出版以及高点击率给予的广告服务,对文学网站的商业运作有了初步的实验,从而开启了网络文学商业化的滥觞。这种通过从图书出版、广告收入中拨取大笔经费来支撑网站运营的商业模式,在当时是文学网站中所独有的。但在缺乏有效网络阅读收费机制的情况下,加之榕树下没有自行出版的生产和运输体系,通过实体出版盈利的管道受制于他人,无法掌握盈利方式的困境,再加上版权意识薄弱导致盗版猖獗,使不少知名写手为保障获利而离开网络创作空间,网络文学商业化的探索仍在继续。
2002年,起点中文网创立,而此时同类文学网站并不少见——黄金书屋、龙的天空、幻剑书盟分别统治了网络文学商业化之前的“洪荒时代”,其中盟主是幻剑书盟。那时的网络文学曾处于一种原始阶段,作品良莠不齐。作者之间经常出现关于写作目的之争——是朝纯文学的方向努力,还是走纯商业化写作之路?这个争议,在当时的作者和读者圈里普遍存在。
然而,血红、唐家三少们的出现,结束了这种争议。他们的小说不再追求严谨的文笔,不再重视精巧的结构,也不会传达深度的思想,只推崇娱乐精神。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他们开创了网络文学作者日产万字的时代——唐家三少的《光之子》上线仅一个月,就排幻剑书盟点击、推荐首位。而尽管幻剑书盟发掘出《诛仙》、《新宋》等口碑之作,却始终在文学化和商业化间摇摆不定。
2004年,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当年,起点中文网的流量排名已经进入全球前200位。在起点中文网建立之前,尽管小规模的收费已经在书站里试行,但无论是作者还是网站本身,很少能从网络付费中盈利。
直到起点中文网成功运作VIP收费阅读模式,成为网络文学转向商业化的最根本标志。VIP收费阅读指的是网站以一定的价格向读者出售网络作家的部分作品章节,价格为每千字2分钱,网站与作者间为三七分成。这个看起来低廉的价格,成为网络小说最早的“明码标价”。在那个时代,每千字2分钱的低廉价格,已经足以促使更多读者开始尝试付费正版阅读,时至今日,这个价格依旧是网络文学市场的标准定价。
在众多的文学网站中,最早做VIP收费阅读的并不是起点中文网,但它却是第一个成功的。这使得众多文学网站纷纷跟风效仿,一场文学网站的商业革命爆发,但已无法跟上起点中文网扩张的脚步,大量的读者开始向起点中文网聚拢。2004年后,文学网站间争夺优秀作者与作品的战争渐渐平息,“一超多强”的局面逐渐形成。
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被盛大公司收购,盛大公司利用其铺设到全国近70%二级城市的渠道、将点卡卖到每个有电脑地方的能力,再加上网络银行等渠道,让众多喜欢看书并有付费能力的读者成为起点VIP会员。短短三个月,读者群的增加使得大量作者涌入,起点中文网拥有了业内90%的作者资源和读者资源。2005年6月,起点中文网开始启动职业作家百万年薪计划,当月稿酬发放额就突破100万元。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起点中文网获得了巨大回报——常年市场覆盖率和知名度第一,并培养出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年收入千万元以上的大神级作者。接下来的一两年,起点中文网又首创保障年薪、发放奖金和年金等作家福利,颠覆过去文学网站的经营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商业及产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其他文学网站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家福利计划,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众网络作家、写手安心写作,为网站创造出更大的商业利润,让网络作者职业化。至此,网络文学彻底完成了其商业化蜕变。
由于网络阅读收费制的推行,这个时期的创作开始出现以长篇为主、类型化发展的趋势,武侠、言情和玄幻为此时期的主要文类,如结合玄幻与武侠的《鬼吹灯》、《诛仙》,带领穿越网络小说风潮的《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等,都是当时轰动网络文学阅读市场的佳作,形成“男盗墓、女后宫”的写作风景。
这批写手大多在阅读收费制尚未推行的时期便开始进行网络写作,创作时大多仍以娱乐的心态出发,而非功利性。直到网络阅读收费制推行后,写手收益获得了保障,才凸显了第二代写手与第一代写手的最大不同。这一时期的写手大多在网络上持续写作与发表作品,在网络文学世界中拥有极大影响力,知名度较日后新兴的写手高,获得的经济利益也较上一代的网络写手可观,加之很多后续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整体收入相当惊人。
立体运营:向产业化迈进(2008年至今)
2008年,盛大公司通过收购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并投资成立盛大文学,后又收购晋江原创网、榕树下等文学网站,开启了网络文学商业化之路,占据了中国网络文学收费阅读业务90%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过并购,盛大文学成为网络文学产业中最具号召力的企业,一枝独秀,其余各自独立的文学网站几乎无力与其竞争。
盛大文学成立之后,便希望从单纯的文学网站转型为版权运营中心,让文学网站的经营模式,走向“全版权运营”的目标,也就是发扬“一次写,多次开发”或“一次生产、多次使用、全套服务”的精神,以解决往日过于依赖单一收入来源的弊病。为此,除了过去的电子出版(文学网站、云端书库),盛大文学甚至成立了影视、编剧、图书出版等公司,将企业经营触角延伸至出版产业甚至是剧本编写领域。
同时,盛大文学还与华数传媒合作,结合手机网、电脑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进行营销,通过手机阅读的运营规模正快速成长,已是文学网站中的第二大业务。目前盛大文学主要营收方式包含:阅读收费、广告收入、无线作品开发、版权合作、线下出版和影视改编六种,以原创内容和多元营销管道组成网络文学产业的“长尾效应”,将文学网站所生产的文学作品延伸出最大的应用可能。换言之,文学网站变成了版权生产的基地,再借由版权交易与其他产业形成链接。
2011年,在盛大文学宣布把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当产业”来做后,影视界便掀起了网络文学潮。在当年10部最热门的影视剧中,有4部与网络文学有关。陈凯歌的《搜索》、湖南卫视收视率第一的《步步惊心》、江苏卫视收视率第一的《裸婚时代》、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小儿难养》皆根据盛大文学旗下作品改编。随后的《甄嬛传》、《致青春》等更是掀起收视热潮。
归根到底,产业化是网络文学得到各方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事实上,网络文学的IP价值正日益为互联网巨头所重视,游戏开发者与影视剧制作公司也开始争相追捧网络小说IP,不遗余力地用高价购买热门IP、挖掘IP价值,开发网络文学的衍生品,打造完整的网络文学立体化产业链,将一条产业链首尾相接,环环相扣。网络作品—电子收费阅读—书籍—电视剧本—漫画和动画—网络游戏的IP开发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网络文学,可以通过IP授权,将内容拓展到游戏、动漫、影视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撬动更大的产业发展。这种多版权的运作方式,可以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因为网络文学采用读者付费阅读的商业模式,能够为文字掏钱的粉丝们,大多也愿意为游戏、影视剧付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以及对作者、作品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同作品一样,也有着相当大的挖掘空间。他们可能是作品改编游戏的潜在玩家,也可能是作品改编影视剧的潜在票房。毫不夸张地说,谁拥有庞大而活跃的粉丝群,谁就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网络文学走向何方?
资本时代来临
2013年,盛大文学的重要基石起点中文网的创始团队集体请辞,年底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挂冠而去,这意味着网络文学的格局正在从盛大的一家独大逐渐过渡到寡头纷争。而在网络文学产业化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其他互联网巨头也愈发意识到网络文学的价值,并开始发力。
2013年9月10日,腾讯文学正式亮相,并于2014年4月16日宣布以子公司形式独立运营。作为腾讯互娱旗下重要的“泛娱乐”业务之一,腾讯文学布局“全文学”发展战略:以男性阅读为主的“创世中文网”和主打女性市场的“云起书院”;移动端应用“QQ阅读”和触屏网站“QQ书城”两大移动阅读产品,以及以手机QQ阅读中心为代表的综合内容拓展渠道。同时,腾讯文学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众多知名出版社签约合作;与华谊兄弟等影视公司和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优质剧本影视扶持联盟”,推动文学作品泛娱乐开发。
2013年,百度以近2亿元从完美世界手中购入网络文学市场排名第二的纵横中文网。2014年11月28日,百度文学宣布成立,同时发布了包括“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等子品牌在内的完整构架,整合了百度贴吧、百度游戏、百度音乐、百度视频、91无线等百度系资源,并签约游戏、影视等多家合作伙伴,打造完整产业链的雄心不言而喻。
“小而美”的多极化格局
目前的中国网络文学还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它粗糙、海量、哗众取宠。写手们以读者的好恶为安排情节的标准,甚至为了增加收入不惜破坏小说应有的结构。大量的跟风创作,套路相似的情节人物设计——优质原创内容犹如沙里淘金。写手们为了每千字两分钱在浪费自己的天分,最终会把自己牺牲掉。
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的网络文学就相当于明清时的小说。明清小说发源于民间,网络文学发迹于草根,两者的相通之处在于都是通俗小说。但这一主流未必是将来网络文学概念的唯一核心。因为还有很多新的人群、新的思想、新的模式没有出现。大浪淘沙,20年来,网络作家、网络文学作品潮流几经更迭,各种网络文学创作形态随着它的基础平台——文学网站的变迁,有的壮大、有的迁徙、有的退出。变化是永远的主旋律,网络文学将成为蕴藏着各种可能性的文学。
未来,一些如今的网络文学“大神”会从流水线上“退休”,谋求商业化以外的成功和发展,比如创建新平台、确立文学史位置等;一些网络作家未必在网络收费模式下爆红,却可以走向影视改编、脱口秀;还有更多不愿在网络收费模式下“日更”、“周更”当码字民工的,却以在豆瓣等网站写作中短篇小说赢得小众拥趸;更多网络“微文学”将以微小说、微散文、微童话和诗歌的名义应运而生,产生“小而美”的美学效果和碎片化的便利传播;超文本、超媒体文学将在动漫、视频、微电影、听书等大发展的过程中酝酿着新的崛起……
这才是未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网络文学发展趋势,网络文学会因各种力量的萌动,更多年龄层、文化层人群的介入,出现“多极化”的格局。
主流文学地位确立
虽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种种差异源于媒介不同,并非文学本身。然而,传媒对文学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尤其是新媒体诞生之后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由于传播媒介的变更,势必带来文学在传播方式和速度上的改变;带来文学主体与受众群体的改变;也带来阅读和写作习惯的改变;最终带来文学作品在构思、叙述、文字、审美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事实上,当下网络文学的声音逐渐变得强势,拥有强大经济支持的网络文学正逐渐将自己的声音渗入主流话语和公共认知。
而未来的网络文学,既不会回归到传统文学,也不会永远是现有的状态,而是成为经过渗透融合之后的新型文学。一方面,长年品读商业作品的读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品味将会提升;另一方面,新一代作者在网络中成长,深谙网络特征且具备深厚功底,终究会生产出更有新意和高品质的网络作品。那时,文学的审美标准、价值体系和评论框架都将随之改变,新一代作者将推动中国文学成就一个新的高峰。
相信在这一格局之下,网络文学会加快步入繁盛期,并最终成为文学作品的主流形态。同时,由于“未来”维度的出现,关涉到人类生存的热点问题将导致科幻文学、生态文学的兴起,终极关怀将赋予他们重要的使命和关注度。而随着文学网站的多元化和主流化,网络时代的莫言、余华们也将出现,相信更多文学青年将会选择网络作为他们作品的首发地。
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完全大众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文化已成为消费品。网络文学作品也概莫能外。而怎样在产业化的格局中,将审美和崇高深刻地烙印其上,是每个网络文学产业参与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文/陈悦天 孙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