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繁荣下的“虚火”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影视,中国电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6 16:03
今年中国电影票房有望达到300亿元,在未来三年内,中国将逐步发展成为超过美国的第一大电影市场。而影视吸金之路并不平坦,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0到11月份里,大唐辉煌、能量影视、欢瑞世纪、华海时代、金英马等5家影视公司的IPO或借壳上市项目被监管层叫停,引发业内热议
就如一股洪流,影视资本市场开始井喷。
暗流或许已经潜伏许久,从2013年起各路资本陆续涌向影视资本市场,到2014年众多资本几乎是“结伴而行”--截至10月26日,中国境内共发生63起影视并购,涉及资金近550亿元,而这些并购案中近六成为跨界并购。
影视已经成为除互联网外,最受资本市场青睐的行业--“毋庸置疑,影视行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支柱朝阳产业,各级政府又在不遗余力推动,也给影视产业点了一把火,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影视又给了它们资产重组的机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冯鹏程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表示。
中国俨然已成为电影大国。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会长王凤麟称,今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大年,电影票房有望达到300亿元,在未来三年内,中国将逐步发展成为超过美国的第一大电影市场。
而影视吸金之路并不平坦,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0到11月份里,大唐辉煌、能量影视、欢瑞世纪、华海时代、金英马等5家影视公司的IPO或借壳上市项目被监管层叫停,引发业内热议。
“下半年申请并购的企业往往需要拿出上半年的业绩,一旦有瑕疵,上市并购之路就容易受阻,然而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最受考验的还是并购后的残酷的业绩对赌,热闹的影视并购并非看上去那么美。”中国创业联盟董事、文化科技行业知名投资人曹海涛对《小康》表示。
跨界 “对赌”,胜算几何?
买、买下影视公司。
2014年初,北京某著名私募机构负责人白洪(化名)就接到很多上市公司类似的要求--收购影视公司,要求年利润1亿左右,总标的约10亿元规模。
而这些公司,分布于各个行业--餐饮、木材、建筑、汽车等。出身于券商行业的白洪已在资本行业浸淫多年,投资人如此青睐影视资本让他有点应接不暇,而在此前,一向以IPO为投资标的PE们也因为影视资产“短期内难以上市”对之并不重视。
似乎就是那部让人捧腹大笑的《泰囧》,让人看到了影视“点石成金”的魔力,这部由光线传媒出品的贺岁片,最终以12.64亿元创下有史以来国产片的票房纪录,而它的投资不过3600万,触角敏锐的资本业界不断推算光线传媒的获利状况--至少入账5亿,除各项成本,推测利润大概4亿元。
影视行业并购大潮来的比白洪想象中更快更猛烈--从2013年下半年起,影视行业内部并购蔚然成风,其中以华策影视16.52亿元收购克顿传媒规模最大,而中视传媒10.2亿元收购金英马居次。
彼时外界对影视资本也窥视已久,从2014年起影视收购方从业内蔓延至业外,从湘鄂情收购中视精彩、笛女影视两家影视公司各51%股权,到熊猫烟花5.5亿元收购华海时代影业传媒有限公司,跨行业影视收购趋势已取代业内并购,成为影视资产整合的主力军。
曹海涛分析认为,跨界并购成风是因为一些传统企业因为产能过剩陷入亏损境地,为保住上市资格,公司必须寻找新的盈利点,而文化产业属于业绩高增长的范畴,而冯鹏程则认为,不能排除有些公司有其他短期利益诉求,利用收购提高公司市值后进行资本套利,至于影视公司能不能赚钱倒是次要的。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并购后都要面临苛刻业绩对赌。而北京旅游无疑成为最大的赢家,其投资的《心花路放》与《亲爱的》均给出了漂亮的票房成绩。10月9日,北京旅游发布公告称,《心花路放》票房已经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两部电影能给北京旅游带来1亿元左右的业绩提升,这个数字几乎是北京旅游2013年净利润的三倍。这家成立于17年前的旅游公司,在影视挖掘到了第三桶金。
“其实我个人比较倾向跨界并购,因为如果对方本身不是很擅长影视行业,原有产业又陷入萎缩,他们会更重视影视文化企业的发展,被收购企业也可以有更好的独立发展空间。”曹海涛表示,一些实力较强的公司倾向于借壳上市,而体量较小的公司倾向于被上市公司收购。
现实情况是,并非所有的影视跨界并购都能做到“人财两收”-- 就业绩对赌而言,长城影视借壳江苏宏宝上市之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承诺值的19.03%,而禾盛新材并购金英马后,后者今年上半年仅完成了承诺值的4.44%,近日泰亚股份、熊猫烟花又相继宣布影视并购失败。
冯鹏程表示并购是技术性很强的事情,真正成功率就30%,跨界并购成功率就更低了。曹海涛亦认为,若满足不了业绩对赌要求,可能衍生出各种市场乱象。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本身实力比较强的收购公司,会主动帮助被收购公司完成业绩,这样大家“都好看”,然而如果收购方本来就自身难保,就没有能力“弥补”业绩,这个时候不排除会有人铤而走险进行财务造假。
明星股东,资本“护身符”?
明星赚钱,就这么简单。
在中国影视资本市场上,有一张照片被认为是经典一幕--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上市第一天,著名导演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肩并肩站在一起,面对着显示屏上节节高升的股价,笑得合不拢嘴。
华谊兄弟开创了国内影视公司上市先河,也造就了“明星股东”--冯小刚以2亿身价居首,黄晓明、李冰冰也是其早期股东。随着众多影视公司在A股“结伴上市”,几年里有近百位“明星股东”应运而生,而他们的投资回报在早已不菲的片酬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
明星股东,似乎已经成为影视公司捆绑明星利益的一把利器。
曹海涛认为影视公司用股份换片酬的方式,对其缓解资金压力十分有利,最重要的是,一线明星持股能为影视公司带来“品牌效应”--“投资人在做决定时其实都有感性成分,如果有‘撩人’的大明星,肯定会为投资加分。”
“你跟券商讲哪个公司,或许券商都不知道,但你说这是赵薇入股的公司,大家就知道了。”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其实也是一种粉丝经济。”
当红明星孙俪在影视资本市场中无疑也是红人--“电视剧二当家”海润影视借壳申科股份,再创连拉11个涨停的神话,孙俪持有海润影视2.6%的股份,股价涨停后孙俪身价已至7170.56万元,平均“日赚”652.50万元。
曹海涛曾投资大唐辉煌、强视传媒、东方天星等影视公司,以及莫言的签约公司精典博维文化,在他接触的很多明星中,很多人并无合适的投资渠道,而相比餐饮、服装、地产等其他领域,影视是明星比较了解的行业,投资影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监管层面则并没有因为明星的亮相而大开“绿灯”--2014年10月24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公告称,北京能量影视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IPO未通过。据悉能量影视旗下含《鲁豫有约》、《壹周立波秀》等电视重磅节目,陈鲁豫和周立波位列其十大股东行列。而就在2014年10月17日,中南重工与大唐辉煌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计划也被证监会叫停,与能量影视相似的是,大唐辉煌的股东中也不乏唐国强、冯远征、陈建斌、王姬等演艺明星。
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市场井喷,监管机构对待此类影视机构的态度正越来越谨慎化,像华谊兄弟当初依靠李冰冰、黄晓明等一干明星股东敲开IPO大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相当多的影视“明星股东”只是象征意义,他们并不能就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给出明确规划,甚至就仅仅是“挂个股”,“股权激励可以促使公司高管进一步激发潜能,借助上市机遇将公司股价推向新的高度,但对于持股明星而言,套现是唯一目的。”一位影视公司管理者对记者表示。
曹海涛认为,“明星股东”的存在,只能说是让明星与公司之间,建立了更好的沟通关系,但要想签署排他性的合作协议,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太现实。
“明星进去后可以拉高股价,但是这些明星对公司发展影响有限,在资本市场压赌某个明星,都是不理智的,明星股东是把‘双刃剑’。”冯鹏程说。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明星股东”频频亮相的现象背后,实则是影视行业群雄逐鹿、粗放经营的本质,为分得影视资本盛宴这杯羹,头破血流在所不惜。
拿什么回报你--“中国式资本暴力”?
有人戏言--如果菜市场大妈都入市,股市就有泡沫了。而以此类推,如果卖饭的、养猪的、造房的也来拍影视的话,这个行业也有“虚火”成分了。
在国内,影视公司一直面临估值过高、虚火太大的质疑声,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上传媒行业共有54家上市公司,行业整体市盈率为46.54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地产股行业整体市盈率仅有10倍左右,16家银行市盈率全部在5倍以下。而与同业比较的结果是,美国梦工厂市值19.1亿美元(约119亿元人民币),而华谊兄弟的市值却高达301亿元。
影视传媒公司的估值被指处在畸高的状态。近几年大规模资本涌入使影视业陷入疯狂境地,泡沫和风险愈发可见。“任何一个行业在中国股市都有虚火,资本卖的是预期,而‘卖梦’就肯定会催生泡沫,但是从短期看,影视资本的泡沫确实有点高了。”冯鹏程表示。
现实中,影视行业的高市盈率就如金字塔,高处不胜寒,尽管不乏有上亿票房的影视作品激励人心,但要分得那杯羹,有时候只是黄粱一梦。在影视行业中,你自认为题材、拍摄、发行、宣传等环节都没问题,最后也有可能是票房惨淡。“这个行业变化莫测,成功需要每个环节,失败只需要一个,可关键你还不知道你失败在哪里。”曹海涛说。
“影视行业利润不是很稳定,不像一般传统企业有预期收益,风险比较大,很多影视作品根本就没办法在大众市场见面。”冯鹏程表示。
曹海涛为电视剧算了“一笔账”--中国目前5000多家影视公司,每年有2万集的电视剧作品,而目前有35家卫视,按每天两集的速度播放,每年只有四分之一的电视剧能卖出去,然而卖出去是否能赚到钱,又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
而明星高额的片酬,往往又被认为是瓜分影视利润的“罪魁祸首”-- 三年前各大影视公司,一直向广电总局反映演员成本过高造成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每次会议都离不开所谓“一剧一星”的探讨,最终还是以“两剧一星”作为结局。
“‘一剧两星’对高价演员价格的影视只是短期的价格打压,之后极可能换来一些演员的有价无市,再之后一些真正有市场的演员价格反涨,因为这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再之后就要看其他的政策出炉了。”曹海涛说。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场影视资本盛宴也并非洪水猛兽。目前影视产业过于分散,随着产业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到了行业整合期,大规模整合并购也随之而来,大量投资进入后,随之而来的将是行业大洗牌。
曹海涛表示,这种“大鱼吃小鱼”的资本冲击,将会给影视行业带来持久生机。而冯鹏程也坚定地认为,影视资本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而影视行业的春天也才会真正到来。
文|《小康》记者 谈乐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