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征集活动留言展示(十六)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基础教育,敬业,鲁迅
  • 发布时间:2015-02-03 14:49

  魏全明: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我是一名普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但我深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更明白新时代对我们人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求会更高。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觉得自己离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在我们身边有邹桂芬、孙杰等许多师德标兵,他们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他们用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典范。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做一个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答案。

  一、向优秀教师学习,爱岗敬业

  郧县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邹桂芬,她在山沟里教书34年,村里所有的80后学生几乎都是邹老师一个人教过来的,邹老师在所在的南化罗堰村教学点就坐落在罗堰村的半山腰上,罗堰教学点紧挨着一条60米宽的滔河,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每到雨季或上游水电站发电放水,接孩子过河,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教34年书,背孩子过河也背了34年,虽然辛苦,但她从未放弃。由于部分学生的家离学校很远,从2007年起,她开始用自家的菜、粮食为孩子们烹制出一道道可口的午饭。遇到河水暴涨学生回不了家,邹老师还要安顿孩子们睡在学校,义无反顾当起了留宿学生的“妈妈”。邹老师就是这样用瘦弱的肩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全国优秀教师、郧县大柳乡天井山教学点的孙杰老师,28年的坚守,只为把希望的火种传递;28年的奉献,他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娃。深山红烛的寂寞守望,以自己的家庭幸福为代价,燃烧青春,传颂着又一曲“凤凰琴”音。1982年,孙杰初中毕业,在父亲的连哄带唬下,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带着父老乡亲们的希望与寄托,在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中踏上了天井小学的三尺讲台,开始了他平凡而艰苦的大山深处的教学生涯。从此,白天,孙老师与几个学生相处,放学后与空空的教室,静静的厨房、宿舍相依为伴,晚上独坐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这一干就是28年,从16岁到44岁,孙杰把人生中最美好的28年青春岁月,默默奉献在天井山。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和千千万万的山村小学教师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火热情怀与赤诚爱心。把学生的安全看的比天还大。学生家长说:“只要孙老师在,我们当爸妈的就放心了。”是啊,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这句看似平凡的话,却是质朴的山民们对孙老师最大的褒奖!这些优秀的教师,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岗,敬业!

  让我们向无数优秀的教师学习,爱三尺讲台,爱莘莘学子,用爱的教育让学生自己学会。

  二、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

  过去人们常常把教师喻成“春蚕”和“蜡烛”,无私地照亮别人,毫无怨言。是什么力量在支持和激励着他们呢?是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和精神。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鲁迅先生的“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高尚师德,都体现出教师的奉献精神。这样,在师德的激励下,许多教师努力进取,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储备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和能手。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一个不忠于教育事业的老师,是不会安心教育工作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只有忠于教育事业,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自己克服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并根据师德的评判标准来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有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教师是如何用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那么就算他犯了错,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陶行知先生曾告诫体罚学生的人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应该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每位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关键是要付出爱心和热情去发现了解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爱是教育的基础,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倾注情愫,才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加倍爱护,这种呵护就是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却是神圣!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言行是教学中的隐形课程,师德在教育教学中起有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影响学校校风、学风,是调节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杠杆,也是教育和感染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师是否具有优良高尚的师德,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有识之士,之所以对“为人师表”的师德提出了很高很严的要求,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师德对人们的影响,对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师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陶行知先生曾写一幅对联:“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好教师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他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启示,引导他们进入知识之门。师德的这种启示作用,是通过教风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引导。在学习态度方面,教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风,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拿备课笔记来说,教师备课不是马马虎虎,而是“烂熟于心”和不断更新,不满足于“老一套”,总是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和社会信息,提高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得生动活泼、富有新意。他们在备课时吃透了教材的重点、难点,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出发,因材施教。教师的这种工作态度,必然给学生以很大的启示,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着眼于教会学生“会学”,而不是满足于学生“学会”。教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东西,而是获取这种东西的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被动做法,运用“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方法,切实做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地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上的主动权。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本书,当成一门课。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培养品格。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党和人民的满意是我不懈的追求。学生喜欢,人民才能满意。我将以此自律,诚心诚意地服务学生,认真踏实地干好每一天的工作。

  教育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