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启“云端”工作新模式

  • 来源:互联网经济
  • 关键字:互联网+,O2O,汉森斯密特
  • 发布时间:2015-05-04 14:04

  “云端”工作模式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普及,人们的工作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汉森斯密特在编撰电子文明进化史时,将办公软件列为人类进化工具的第6位。在他看来,办公软件将人类处理文字表格的效率提高了至少五倍。

  而今,互联网更是令工作的工具及方式悄然发生变革。在十多年前的门户时代,互联网的典型特点为信息展示,这是单向互动的过程。到了Web 2.0时代,人与人的双向互动成为可能。今天的大互联时代,以智能移动设备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业已到来。这标志着企业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到销售服务,从过去原本流程化的工作步骤转变为开放、合作、高效的工作平台。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相应增多。

  例如,融入互联网的协同办公系统,在提升企业办公效率的同时,使企业告别了组织内“信息孤岛”的时代。通过协同办公系统,企业能更方便快捷地实现内部各级组织、各部门及各人员之间的协同,并为员工提供高效的协同工作平台。

  再如,通过O2O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工作配合,为企业形成了新的优势。在线上,企业可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化、移动互联”技术,使协同软件为企业在项目管理、人力管理等方面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在现在,企业可以形成配套措施,从而完成整项工作的闭环。

  在“云端”办公,企业与员工均可从中获益。新技术手段使越来越多的远程协作成为现实。2011年,IBM已有30%的员工采用远程办公方式,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发展。IBM亦将员工与办公桌的匹配率从原本的4:1提升至12:1。我们可以想象,随着互联网在办公领域的不断普及,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工作及与同事的配合,省却路途的奔波;企业在办公成本上也可得到相应开支的节减,在此基础上,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都可进行业务处理。

  有业内人士预测:十年内,企业将打破现有办公习惯,不再朝九晚五,越来越多的跨地区乃至跨时区的团队将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将借助互联网接入方式随时开展会议与协作。这使得工作与生活充分协同,也更加自由与灵活。

  “网聚”知识资产变迁

  早在1998年,华为就在其《华为基本法》中明确提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知识成为继资本、劳动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源”,也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独特资本。随之地,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的更有效管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的事情。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组织内知识及相关无形资产的审计、获取、生产、吸收、应用和保护等过程的系统管理,良好的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文档存储、筛选、快速调用的知识管理过程,现在更多地是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未来也会更加向互联网偏移。

  企业在工作流程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管理最初是存储与吸收。随后,这些吸收而来的知识需要被存入知识库(通常为网络虚拟空间形式),便于使用者找寻。接下来就可以对知识进行管理,通过既有的知识帮助企业发展。最后,当知识已开始过时陈旧,便需将之删除,更替新的知识,往复循环。在这个流程中,互联网作为知识库的一个重要承载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某ERP软件服务的跨国企业曾面临这样的问题:首先,他们收到许多顾客投诉,抱怨他们的产品质量;其次,这家跨国企业在各地区均有分支,不同地区的顾客经常咨询同一个问题,企业顾问在解答时往往从事重复劳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其实,这家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网络,最大限度整合企业无形资产,令员工及客户随时登录网络,查询自己所需解决的难题。这在前互联网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数据引导业务过程

  事实上,数据背后是客户的潜在需求。以数据作为业务导向,其实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挖掘,从而更为领先地寻找到商机。这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开展工作的另一大特点。

  而在对数据进行挖掘的过程中,数据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处理对象,而是一种基础性的资源,不同领域中各项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

  企业数据获取的来源各式各样,从大的类型而言,可分为主动数据和被动数据。被动数据如用户每次在搜索引擎中所录入的搜索记录、在电子商城中所浏览和购买的路径图、每一次电子交付的数据,等等。主动数据则是通过人为收集、筛选而生成的。制度健全企业的优秀员工,在与客户交谈时,会留心客户所反馈出的种种信息,事后再整理进入公司联网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主动及被动数据编织在一起,从而精确地指向潜在用户。

  目前,各个行业在大数据的使用上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例如银行业使用客户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客户背景信息,建立用户风险等级,辅助业内人员进行个性化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控制,制定市场竞争策略;在资本市场中,通过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用户在不同社交网络中的数据,预测人们的情绪波动,借此评估人们的投资行为,挖掘金融活动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业,通过对业内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估测顾客对于特定金融产品的兴趣,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支持,同时可以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监督。未来,大数据对企业业务开展的影响,将会愈发不容小觑。

  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

  Gartner曾预测,到2016年,企业办公桌面上唯一的线将是电源线,电话线、网线彼时将永远消失在互联网发展历程之中。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彻底改变办公桌与办公室概念,真正进入移动办公时代。

  目前,企业级移动信息化环境基础已然具备,智能终端广泛普及、移动通信网络环境持续改善。企业“移动化”的用户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但企业移动信息化尚处在起步期,大部分企业已经看到了移动信息化对工作效率、成本控制、业务发展等方面带来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对于如何具体实施移动信息化仍然是在摸索中。

  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移动信息化需要深度融合。企业移动信息化,并非旧瓶装新酒,与传统信息化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真正的移动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从PC端向移动设备端的迁移,而是需要管理者对企业管理模式变革式的创新。企业管理者有必要抛弃旧有的思维套路,从移动的根本特性出发,重新思考布局企业在移动环境下的业务管理模式,从而最终实现“对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外提高用户粘性创造商业价值”的终极目标。

  此外,在移动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由能够实现统一规划和集成的移动信息化平台来作为独立支撑平台,管理各种移动应用的接入服务,实现集中的管理与数据服务,解决应用分发、升级零散以及设备绑定、监控等,从而实现企业在移动信息化时代真正掌握信息管理的控制能力。

  结语

  从古至今,工作方式一直在随着工具、技术的发展而演变,时至今日,在“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应用,更对企业管理理念与模式产生新的冲击。对于企业管理者与个人而言,只要抬目观望身边的变化,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进行创新,就会使工作、社会与之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当“云端”遇见O2O创新,当互联网与办公结合,将会生成一个更加人性、更加简单的办公世界。

  文/过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