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拼车争战在即

  “互联网+拼车”的背景下,数家拼车软件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对于市场的争夺不可避免

  近日,滴滴宣布杀入拼车领域,数家拼车公司暗战升级,同时其和投资方、百度、Uber等巨头们也开始了眼花缭乱的博弈以及联姻谈判。

  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

  2013年12月31号,北京交通委员会鼓励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在2015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也公开表示支持拼车业务。在此背景下,近日亿欧网消息称滴滴宣布进军拼车O2O业务,在业内看来是一种“狼来了”的感觉。

  滴滴打车CEO程维表示,在线拼车由于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相较于商务租车业务风险较低,更具市场前景。

  事实上,数年前在58同城、赶集以及QQ群上就涌现出各种拼车板块。彼时,都是以拼座为主,比如,一个车主“叫卖”3-4个座位,由乘客来抢。在2014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拼车软件都是“拼座软件”;进入2014年下半年,拼车公司纷纷将重点转向“拼车”,只允许一个乘客(或一起的乘客)拼,这样能提高匹配效率。

  目前,类似的拼车软件公司多达几十家e,几家规模较大的拼车公司日订单量和用户数并未拉开差距,而且主战场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无论如何,刚刚发展了半年左右的拼车产业,依然是一个新生意,整个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远未出现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的巨头。

  “我觉得滴滴进入拼车领域是一件好事,这个市场还在早期,滴滴进入,市场会被培育得更快。”51用车创始人李华兵称。

  滴滴和快的整合后的目标不再局限于打车、专车业务上,包括代驾、拼车等服务是下一阶段的发力重点。

  试图“联姻”突出重围

  尽管面对估值已近百亿美金、手握超过10亿美金的滴滴快的,拼车软件公司依然认为自己握有胜算。

  4月11日,拼车软件公司51用车宣布获得百度领投的C轮投资。51用车成为国内首家正式获得BAT投资的拼车软件公司,也是百度在投资UBER之后再次投资的用车行业公司。

  据悉,51用车于2014年12月15日上线,成立之初获得了小米董事长雷军的天使投资,后又获得来自创新工场领投的A轮投资和红杉资本领投的B轮投资。此次C轮投资由百度领投,红杉资本及其他机构联合投资,汉能投资为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

  嘀嗒拼车创始人兼CEO宋中杰称:“滴滴现在的重点依然是专车领域。Uber和神州租车都是非常强劲的对手,这场仗还远远没有结束。我判断滴滴不会将拼车作为重点,而我们是将所有精力放在拼车上,当然有机会。”

  来自滴滴内部的声音称,专车依然是滴滴最核心的战略重点,而拼车、代驾等业务的地位不及专车。另外,拼车软件公司也认为自己更聚焦拼车,更有优势。

  “我们做了一年多,深刻体会到拼车软件需要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成的。比如,如何缩短匹配时间、提高效率等等,细节非常多。”宋中杰称。

  拼车公司的社交性设计是其认为相较于滴滴的优势。天天拼车的CEO翟光龙称,天天用车的社交性是一大特点,比如车主和乘客就喜欢拼车的模式,可以带来陌生人社交的惊喜,天天拼车也上线了“行业圈”的社交产品,未来还会提升社交属性。

  继51联姻百度之后,嘀嗒拼车也通过投资者表达了和Uber谈投资的可能性。有外媒报道称,嘀嗒拼车的早期投资者易车控股的CFO张旭安披露,已经与Uber首席执行官探讨潜在投资或合作的可能性。

  创业的拼车公司们急着抱“大腿”,而身为“大腿”的百度和Uber似乎也急于进入这一市场。百度在3月底,将主流拼车公司拢到一起,开了个会,推出了拼车业的解决方案。亦有接近Uber的行业人士称,Uber CEO Travis Kalanick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甚至未来会亲自坐镇指挥Uber在中国的竞争。

  新一轮“烧钱大战”

  就在不久前,滴滴、快的还在进行“烧钱大战”,彼时,市场上还有摇摇招车、百米打车、打车小秘等等。后来,背靠资本巨头的滴滴和快的胜出了,最终,“金主”都熬不住了,两家合并了。现在,故事似乎又在重演。

  近日,滴滴顺风车车主招募计划正式开始了,这也预示着滴滴的拼车上线已经为时不远。与此同时,滴滴给予车主的补贴也高得有点令人眼热。滴滴方面的补贴计划是:对于入驻滴滴顺风车的车主,滴滴给予新注册用户50元补贴,完成首单后再送100元,如果推荐其他人还可以再获得20元,而且滴滴还会给予首次乘坐顺风车的乘客近乎“免费”的吸引。

  与滴滴顺风车的高额车主补贴相比,其他拼车公司的补贴也是下了“血本”。目前,几乎所有主流拼车公司的应用,乘客首单使用只需要支付0.5-1元,不过车主补贴却没有滴滴高。目前,嘀嗒拼车成单获好评后车主的补贴为10元,爱拼车首单补贴30元,比较高的是51用车,目前车主完成首单就有51元补贴、一个月完成10单奖励200元加油卡。

  “滴滴进入拼车市场,而假如其他拼车公司拿到融资要迎战的话,那必须硬碰硬地和滴滴比拼‘烧钱’了。”一位投资人士称。

  微微拼车联合创始人蒲繁强说:“未来三个月一定是专车市场的厮杀期,滴滴和Uber甚至神州的仗还没有结束。而今年年底前拼车领域一定会有商业模式诞生,明年会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宋中杰认为,这个市场变化太快,只能做短期计划,但可以确定的是,拼车市场最终只能容下1到2家公司。

  文/本刊记者 刘馨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