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篮球训练

  摘要:篮球运动已发展成为一门现代化的综合科学, 从青少年就开始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对促进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篮球运动 训练方法 战术 比赛经验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普及很广的体育项目,深受中学生们的喜爱。它不仅能促进中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培养中学生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也有很大益处。我校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都很好,但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却 是篮球运动。

  篮球比赛具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竞赛规则,队员要熟悉规则,利用规则,才能获得比赛的主动权。要求队员在比赛中必须具备团队精神,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彰显个性,坚定信念,战胜自我,勇敢顽强,争取胜利。所以运动训练的根本目的除了在于充分发挥队员的生理、心理潜力外,还强调练习和比赛,培养集体意识,使队员在训练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配合、过硬技术本领的重要性。因此,在篮球训练过程中,我通过书刊、电视掌握篮球发展动态和最新理念,又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训练方法,不断的丰富 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结合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心得,总结如下:

  一、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是篮球训练的关键很多教师

  “重技术、重结果、轻意识”,但往往到了一定水平以后,进步缓慢,缺乏持续进取精神,影响整体水平发挥。我认为这种现象是训练不全面造成的。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协调性、灵敏性素质较好,但身体各器官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要针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及生理、心理特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逐步提高训练水平。我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务虚”,即正确理念的确立。

  2.任何缺乏理念指导的实践都带 有盲目性。我在训练中,坚持进行反复训练,少批评,多表扬鼓励,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运用游戏比赛刺激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二、基本技术训练 我校篮球基础比较好,是篮球项目传统学校。

  1.运球——体验中探索

  运球在篮球运动中相当重要,可以运球球移动到有利的位置传球给队友,也可以吸引对手为同伴跑位提供机会,还可以自己运球直接进攻完成投篮或上篮。因此,我们把篮球的运球教学放在篮球教学的第一课。在篮球运球初学课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先讲解示范后练习的教学效率低。许多学生拿到篮球后,总会有一种对篮球特别的“爱”,不停地摸摸篮球和拍拍篮球,对于老师的讲解示范置若罔闻,或听讲时断时序,不能完全了解技术要领。针对这种学习现状,我们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就是先组织学生自己定时运球,并计数自己丢球次数和运球次数,然后我们根据丢球原因和运球次数少的原因和学生共同逐个分析,最终总结出运球的手腕放松、五指分开按吸球等动作要领。接着为了巩固运球技能,我们采用看手势报数运球、运用高低运球的声音统一打节奏等方法纠正学生运球中易犯的低头看球缺点。最后游戏趣味拓展,如两人运球对抗互相抢球、运球拍人、四人或多人合作运球等方法供学生学以致用,自我选择控制性运球或变速运球。

  2.投篮——成功中挑战

  篮球技术中,学生非常喜欢投篮,特别是命中的刹那间,对于投篮者来说是最快乐最兴奋的时刻。投篮得分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胜负。因此,我们把篮球的投篮教学放在第二课。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投篮动作虽然正确,但是由于他们的力量、出手角度难固定等原因,开始就利用篮圈进行投篮教学,往往难度大,失败多成功少。学生们屡遭失败打击后,慢慢的对篮球运动兴趣悄然减退,特别是女生和一些身体素质弱的男学生。为此,我们采用让学生在成功体验教学,即让学生在成功中挑战,在挑战思考,在思考中练习验证投篮的技能。具体措施:(1)改变篮筐的方式教学。先放大篮筐,再逐步减小篮筐直至与正常篮圈一样大。(2)变化投篮距离,各人选择,要求先近后远。(3)变化篮筐的高度,由低到高,自主选择练习。

  3.传接球——合作中配合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靠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个集体合作的意识呢?传接球的教学就是最好的平台。我们通过演示1对1的和2对1的防守运球投篮对抗,直观鲜明的让学生知道1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演示中我们们发现学生有个需求就是如何突破防守,抓住这个需求我们通过2对1和3对2的进攻运球投篮对抗练习,立刻就能使学生知道集体合作的重要性,自然进入到第三步骤的传接球教学。此时,我们教师再适当加以引导传授传接球的技术,在这种情形下教学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4.战术——对抗中感悟

  学生学会了运球、投篮和传接球技术后,接着就是篮球的战术教学。篮球战术的教学许多老师都是在室内利用黑板或多媒体进行的,往往是纸上谈兵,内容讲解的空洞抽象,学生反馈很难以领会和理解。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战术意识呢?为此,我们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组织学生现场对抗,现场讲解,让学生现学现用,在对抗中感悟,在比赛中体验。如传切、突分、掩护、关门、策应等配合,学生们一练就会,比教师单纯说教十遍有效。

  对青少年运动员而言,有必要及早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平时训练中逐步提高,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在训练中要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大力发展观察力和思考力;训练师要狠抓基本技术、结合实践,加强对抗性训练,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锻炼运动员的意识、意志和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

  [2]焦友吉.对篮球意识的理论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1999,(1):27-29.

  文/卓马尔提·热合买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