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突发事件分析和辅导员处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特点、原因的分析,论述了辅导员在处理此类事件时需要掌握的要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 突发事件 辅导员 处理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教学环境方面不同于普通高校,生源亦有别于普通高校,甚至区别于普通的专科院校。也因此发生突发事件的性质、概率等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突发事件除了具有共同的突发事件的特征如: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不确定性、易于扩散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1.主体特殊性。高职院校学生处于高考录取的的末端,普遍有高考不如意,无奈、委屈就读的情绪,加上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教学软硬件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有着不小的差距,容易让学生产生生活、学习上的抵制,心理颓废,导致突发事件的高发;

  2.时段性。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受办学条件等的限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地段性。如在教学、实训、组织活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踩踏或运动损伤的情况;学生在宿舍、食堂等密集活动的时间、空间,公共卫生事件、摩擦打斗等紧急情况需要防范;季节性、群体性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防控也是突发事件的防控重点,比如2003年的非典,近年出现的禽流感等;再就是开学、放假、季节交替、毕业前后的期间,都会是容易情绪波动大,造成酗酒、斗殴等事故发生的重要时段。

  3.多样性。通常,普通高校突发事件的种类包括政治方面、心理方面、事故方面、宗教方面、治安管理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情况。而高职院校中的突发事件则主要是酗酒,意外事故(运动伤害、火灾等),打架斗殴,个人病痛和心理疾患等,发生面较为集中而频繁。

  此外,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还有着自己的根源:

  1.主体因素。

  主要是指教师和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当前高职院校迫于生存压力,多在招生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而忽略了对教师队伍的系统建设。教师队伍的质量赶不上生源的增加和需求。如辅导员队伍普遍不稳定,广泛存在的兼职教师任课,不在少数的教师缺乏与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的沟通等,造成了学校管理,德育工作的制度缺失。高职院校学生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特别是社会认可感的缺乏,表现出了心理思想不成熟、危机意识不够、心绪波动较大、法制观念薄弱等问题。

  2.社会因素。

  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的无孔不入,非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家庭环境的影响,不断出现的新型传染病……等等,这都对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并成为它们的诱因。

  3.教育因素。

  高考的扩招,让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增长迅猛,给学校德育、管理带了很大的难度。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教育理念、制度也在高速发展。学校管理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也在调整或完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漏洞存在的同时,导致突发事件不断出现。部分高职院校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缺乏相应的预防机制,使得突发事件高发,疲于应付。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作为在高职院校中与学生有着最“亲密接触”的辅导员老师,无疑是预防、掌握、解决危机的最重要一环,需要掌握以下紧急危机处理的要点:

  1.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该以人为本,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处理突发事件都要把教师、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切实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避免因处理的疏忽对师生造成无可逆转的损害。

  2.掌握信息。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让人意料不到、毫无准备的,给高职院校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妨碍,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但突发事件的发生虽是通过不确定的因素和偶然的契机发生,却往往也有其必然的原因,并会通过某种表象让我们寻找规律。所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促发突发事件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地分析、判断,找准突发事件的“诱因”和“源头”,是控制突发事件以致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危害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辅导员应该在学生中建立危机意识,开通各种渠道,建立信息员机制,有效发挥信息员以及全体同学作为“眼睛”、“耳朵”的作用,最广泛地收集信息,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各种思想,行动动态,拒绝突发危机事件于摇篮之中。

  3.做好危机预案。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此类事件造成的后果、事态的大小、范围的宽窄、涉及的关系都处于一个不可预估的状态。所以对它的处理必须要及时、有效。突发事件发生时,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要作出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控制事态的范围,查明原因,作出准确、有效地处理,将事件的影响和不良后果、损失降至最低。要想达到处理的最佳效果,班级(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是必做的功课。一旦危机发生,参照预案的要求,有利于辅导员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的解决危机。亦不至于在事态突然发生,后果严重时不知失措,做出错误的决定,采用不当的措施,造成更大的损害。

  4.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走得最近,相处最久、关系最亲近的老师,在突发事件发生,危机存在时对事件有着最有优势的干预能力。然而,要成功解决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辅导员还应具备相应的危机应对能力。如面对重大事件时的心理承受、自我调整的能力,解决突发事件时的全面沟通、协调能力,危机紧急处理时的快速反应、预判能力,判断事态走势迅速做出决断的能力等等。

  5.事后关注,做好总结

  突发事件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当事态已告一段落,未处在随时激化状态时,辅导员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做好补救调试工作,防止事情演变,不留隐患。突发事件的偶然概率还多少有着内在的因素和必然的规律。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往往注意到了它的突发性,偶然性,却忽视了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实际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学校制度以及制度执行、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管理者的重视程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事后总结,是惩前毖后,提升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哲.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应承担的责任[J].管理观察,2008(11).

  [3]王建新.论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11).

  [3]杨新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6(5).

  文/张育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