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新课标下首届中考数学复习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下首届中考数学复习如何展开?合理安排,把握复习节奏;吃透课标,把准中考脉搏;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突破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追求高效复习课堂,有效保障中考数学复习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解题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复习模式

  落实新课标,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理念。中考数学复习的质量将对学生知识深化、能力提高、素养提升及中考取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合理安排,把握复习节奏;吃透课标,把准中考脉搏;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突破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追求高效是提高中考数学复习质量的有效保证。

  1.合理安排,把握复习节奏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取消补课,课时紧。初三数学的新课内容多、难度大。中考复习的时间少、知识面广、任务重、综合性强。所以需要对两到三个月的中考数学复习合理安排,把握节奏、张弛有度、稳步提升,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思想与方法同行。既要对知识点全面精耕细作,夯实基础,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知识模块整合,吃透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综合解题能力。因此,老师应该依据月考安排表,在开学初制定新课教学、第一轮(基础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时间安排表,学生依据自己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定好中考目标,制定复习计划。例如:数学基础好、能力强的可以把目标定高,计划中的第一轮复习中就要重击中档题和压轴题,基础题练习要少而精,否则会被复习。数学基础弱,解题困难的学生中考目标要适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多做基础题,计划中的第二轮重击中档题,压轴题攻克难,最好选择放弃。该抓的抓实,攻防有序,进退不乱。

  2.创新模式,追求课堂高效

  科技和信息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也深入到教育的领域。如今,各学校办学规范,那种靠题海战术的复习方法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模式,追寻课堂高效,把问题解决于课堂,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针对核心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把握重点,着力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首先,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做到再现、巩固、串联、深化,在应用中体验知识的深度和联系,使学生经历探索、比较、归纳、感悟等数学活动,活跃数学思维,提炼一般的解题方法,即通性通法。其次,学生要改进和创新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共进,课堂内外落实训练、任务有序。教师在教学中提倡先做、后批,先讲、后思,做、批、讲、思和谐统一。先做,要突显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完善认知结构,修补漏洞,形成知识体系,暴露困惑和思维的误区。后批,要求老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困惑和思维的误区,高效主导、安排授课和训练的内容。先讲,是预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精讲点拨、启发诱导,也是针对“后批”中发现的典型错误的纠正,重视挖潜和解题方法的优化。后思,既要引导学生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综合解题能力,也要学生自我反思,纠正习惯性错误,完善思维模式,接纳不同观点,防止二次陷阱,优化解题思路。第三,教师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满足不同需求。如,为学有余力的设计拓展练习,为经常出错的安排易错题练习,为后进生提供基础题训练,最好是做成微课,有知识点讲解、易错题解读、压轴题探究等各类微课,甚至组织学习小组网上交流、探讨、讲坛。

  3.参照新课标要求,吃透中考数学说明

  复习教学到什么程度?如何把握标准?关键是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和《2015年中考数学说明》。对于课标中删掉的内容,如“有关等腰梯形的内容,探索并了解两圆位置关系”等知识点不要顺手牵羊,瞎耽误功夫。《中考数学说明》是对数学内容的“考试”要求,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复习中对各知识点把握好层次,依据它做好选题、讲题、变式训练。对于课标新理念,如“几何直观,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等能力考查,要选好近年来相关创新题,针对性专题训练,编制数学问题情景,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问题探究,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4.加强解题教学,用思想方法引领解题

  数学复习的解题教学,第一是落实好例题教学和习题反馈训练。例题教学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示范性活动;习题反馈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将已掌握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第二是加强数学建模能力训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用思想方法引领解题。数学建模习题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数学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对数学思想的把握,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算法、评价等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为破解压轴题指明了方向,中考压轴题通是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运用的知识点比较多,同时蕴含方程函数及分类讨论思想,探索规律,数学归纳,推理论证等本身就是难点,通常得分极低。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源于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想指导下的数学方法,在解题教学中不注意渗透,会使学生面对多变的综合题而束手无策。

  文/郑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