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水果王国桂冠上的一颗明珠

  高州荔枝档案

  荔枝,是高州,乃至茂名的一张名片。一千多年前,从高州飞驰而出的一骑红尘,铺开高州荔枝文化的历史画卷。进入现代,乘着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的翅膀迅猛发展,高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荔枝之乡。

  高州荔枝多次在各大平台斩获殊荣。1988年以后,原产于高州根子镇的白糖罂荔枝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早熟优质荔枝第一名”、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白腊荔枝、桂味荔枝和黑叶荔枝均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高州市正加快绿色果品开发。高州先后有2个750亩农场的荔枝龙眼被国环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马头牌”、“永丰牌”、“白糖罂牌”荔枝被中国绿色食品开发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目前,在高州东部地区,以根子、分界、泗水等镇为中心,以占比95%以上的白糖罂、桂味、白腊和黑叶等品种荔枝为主,形成连片的东部荔枝生产基地。2014年,高州市荔枝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20.2万吨,总产值12.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来,茂名荔枝电商开始快速发展。2014年,茂名荔枝总产量为47万吨,其中6000多吨鲜荔枝经过荔枝电商销售。由荔农、公司、合作社、政府合力推动的荔枝电商,将会成为高州荔枝的一个出路。

  包茂高速茂名段从信宜经高州、茂港,直到电白,全长122公里,一路上见到的绿树覆盖下的山头,几乎无一例外的都种着荔枝树。正值荔红时节,一颗颗绯红的荔枝挂在绿叶满枝的树上,荔枝林在视野里无限蔓延开,如一片万顷碧海上浮起的红色泡沫。

  │全国最大的优质荔枝生产基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千年前,原产于高州根子镇的白糖罂荔枝就成为贡品,被献给杨贵妃品尝。如今,根子镇贡园里保存下来的几棵千年古荔枝树仍能挂果,是高州荔枝文化的活博物馆。

  高州人与荔枝紧密相关,高州历史上,不少高州人每搬迁到新的地方居住,都率先种下几棵或成园荔枝,与荔枝树一起成长,甚至出现许多以荔枝命名的村庄,据高州市农业局水果局局长潘达富介绍。

  高州种植荔枝历史悠久,但作为产业大规模发展起来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5年以前,高州农户还只是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荔枝。次年,由于荔枝行情好,白糖罂收购价平均在10元/公斤左右,农户种植荔枝的热情高涨,这一年,高州种植荔枝面积3.25万亩,总产2794吨。

  1990年后,高州迎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在这阶段,荔枝收购平均每公斤20元以上供不应求,其中早熟优质品种白糖罂最高价达每公斤80-100元。泗水镇农业局农办主任陈恩龙说,在那时,当地有的果农靠一株古荔枝树,一年就能有过万元的收入。2001年后,高州荔枝种植面积达到71万亩,达到鼎盛规模。次年,荔枝价格暴跌,迎来行情低迷的十多年,不少果农因此弃管或改种。

  为了重振荔枝产业,高州政府引导果农对不合理的荔枝品种结构进行改造。潘达富介绍,高州重点改造占比最高白蜡和黑叶等中晚熟品种,通过高接换种技术,按照“压缩中间、拉长两头、均衡上市”的发展原则,在黑叶上嫁接早熟品种妃子笑,白蜡上嫁接晚熟品种桂味和糯米糍。逐步实现荔枝早、中、迟熟品种比例为3:4:3的比例。今年早期上市的妃子笑收购价为5-8元/斤,白糖罂7-8元/斤,晚熟品种桂味价格为8-12元/斤,均高于黑叶与白蜡两品种。

  │电商助力销售 意在打造独有荔枝品牌

  “荔枝”古名离枝,意为离枝即食。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表明荔枝是需要新鲜食用的水果。俗语说,荔枝一日变色,三日变味。鲜荔枝运输保鲜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在拥有全世界荔枝产量近10%的茂名高州,荔枝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初大量集中上市,短期内大量鲜果集中上市,使得市场呈区域性和季节性供大于求,丰产年常有“卖果难”现象发生,直接影响果农利益。

  近两年,得益于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发展,茂名荔枝风靡网购平台。据茂名市水果局统计,2014年茂名人在淘宝上销售荔枝的店家已经近千,2015年在政府、电商平台、企业等多方推动下,这个数字更是成倍数增长。

  “在电商平台上,直接面对消费者,省去中间层层批发环节,缩短了流通时间。”何以锋介绍,顺丰快递提供航空快递业务,保证鲜荔枝在48h内送达,极大程度地保证荔枝的鲜味。去年,强牌果品创始人何以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鲜荔枝过百万元,成为高州根子镇的新闻人物。

  如今,高州已经刮起了一阵荔枝电商风。走进根子镇贡园,在贡园门口看到一块巨幅广告牌,上面写着一家微果电商大唐贡园果源基地。在贡园里面,遇到一位正在卖荔枝蜂蜜的果农程元英,凑巧也在淘宝上开店卖荔枝,她的女儿帮她打理网上交易的业务。

  荔枝电商的发展,提高荔枝收购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荔枝品质要求比较高,收购价比市场价要高出1-2元。”何以锋介绍。

  2014年,茂名市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鲜荔枝6000多吨,占总产量不到1.3%。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陈厚彬认为,荔枝电商规模还比较小,难以解决荔枝销路,而且快递运输过程中的荔枝保鲜仍存在冷链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对荔枝产业有好处。

  高州市农业局水果局局长潘达富认为,荔枝电商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将高州荔枝品牌传播出去,把荔枝打造成高州甚至是茂名的一张名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