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怎样影响区域经济的未来?

  • 来源:财富经济
  • 关键字:自贸区,经济,未来
  • 发布时间:2015-07-07 12:39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一年,而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的焦点,当然要数去年一年多来中国自贸区的改革创举。自贸区改革经过了这一年多来的摸索,也开始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被称为“在力度和影响上不亚于当年设立深圳特区和加入WTO”的自贸区改革开始从上海向中国幅员辽阔的34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沿海发达地区扩散。而在自贸区改革中发生的大事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沿袭了“上海自贸区模式”的福建自贸区在福州、厦门和平潭三大片区盛大揭幕,也标志着“自贸区改革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一年多来,金融创新、负面清单等新模式不断推动着自贸区改革风起云涌,而人们也对福建自贸区报以了更加强烈的期望,释放改革红利、谋求质量提升、以开放倒逼改革,则是福建自贸区改革中不变的基调。

  一、释放改革红利

  2015年4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的福建自贸区,范围包括以前厦门的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和福州保税港区在内的若干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涵盖厦门、福州和平潭三大片区,总面积达118.4平方公里。

  中国政府承诺要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里,在这片几乎相当于5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土地上,建成“法律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监管贸易高效”的具备国际水平的贸易自由区,并将通过金融创新,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由于福建地区尤其是厦门地区与台湾“一衣带水”的亲密关系,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成为了福建自贸区有别于先前的上海自贸区和同步挂牌的广东自贸区和天津自贸区的最大的优势和特色。

  自贸区绝不仅是中国已有保税区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一个对国内外充分开放的特殊综合经济体,以此打造中国未来十年经济转型的样板。由此,福建自贸区的设立,成为了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焦点,也受到了全世界瞩目。

  福建自贸区挂牌成立至今,曾经的一些备受关注的设想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根据福建省商务厅日前发布的福建自贸区先行先试的31项创新举措,其中有18项都是国内尚属首例的创新性举措,国内外自贸区纷纷抢滩登陆自贸区,福建自贸区的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改革红利的释放在物流领域十分明显。厦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进程由于自贸区的成立而进一步加快,而且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免税和自由港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这样又会促使相关配套服务业需求的增长,使新业态的、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业快速增加。以前台湾的活海鲜产品都需要从广东入境进入厦门,现在厦门正在争取让台湾新鲜捕捞的海鲜产品直接进入厦门,市民们可以吃到更加新鲜的台湾海鲜。

  而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开放,则为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投资为目的的商旅活动不断增加,福建自贸区有望允许成立中外合资的旅行社,几家以台湾旅游为主营业务的台资旅行社也已经挂牌入驻,此举无疑又成为了福建地区旅游业和服务业实现新增长的助推器。

  金融方面,自贸区内的企业在投资中获准自由兑换人民币,方便了资本的跨境投融资,更加速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整体进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而且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资本线下的可兑换试行,将推动福建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厦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也使厦门成为推动两岸金融深度合作的桥头堡,政府为台资银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发展空间,两岸金融业的深化是大势所趋。

  作为自贸区设计的重中之重——制度创新,更是改革红利凸显的关键。以推动投资管理制度实施为例,通过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福建自贸区制定发布了全新的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以及新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凡是与外资的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在5月14号厦门自贸区政策解读会上,厦门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自贸区副主任黄菱女士重新强调:福建、上海、广东和天津四大自贸区共用一张负面清单,使中国政府对改革有更强的可控性,同时也有利于未来与美国进行的双边谈判。

  二、溢出效应明显

  自贸区释放出改革红利的同时,政策的溢出效应也开始突显。最先受益的,当然是直接承载这三大自贸片区的福建省。主管厦门自贸区的副主任黄菱女士强调,福建自贸区,在国家层面上来说是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助推器”,而厦门自贸区则是“构建美丽厦门的助推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自贸区的管理者对福建自贸区的期许——希望福建自贸区能够充分发挥溢出作用,推动福建乃至海峡两岸和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实际上,福建自贸区的企业税务登记方面的“虹吸效应”已经初显,福建省地税局透露,2014年12月至今,福州、厦门和平潭等三大片区的受理注册新办企业税务登记数已经达到了3000多户,几乎翻了3倍多。而三大片区中增长最快的无疑是平潭片区,因为相比厦门和福州,平潭片区发展比较滞后,但是由于平潭本身的对台优势,再加上自贸区的政策刺激,使得许多台商已经把平潭台湾免税市场看作投资洼地,希望以此为“跳板”把台货卖到大陆。面对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平潭台湾免税市场也提出了新年的新计划——新增商户200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福建自贸区刚刚挂牌一个月有余,众多的溢出效应还在逐步突显出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关乎到自贸区改革成败的,是在自贸区内创新实行的制度,能不能为全国的改革提供可复制与可推广的经验。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例,自贸区通过重点落实好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以及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等管理措施,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形成了整套可行的方案,目前商事登记制度试点已在全国推广。而其它的制度,能不能成功地推广到全国,成为中国经济改革新的增长点,还存在着很多疑问。

  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自贸区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载体,由此来倒逼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改革。因此,福建自贸区的建设不止于福州、厦门和平潭,更不止于福建。作为一个国家战略,福建自贸区不仅是实体的集聚,更是政策和改革的集聚,它的溢出效应不是有多少税和产值,而是有多少改革政策的溢出效应。

  文_崔笑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