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问答:什么让我们止步于水下世界的大门

  • 来源:财富经济
  • 关键字:潜水,压力,游泳
  • 发布时间:2015-07-07 14:57

  是否适合潜水,需要做哪些知识和装备的准备,有没有安全隐患……关于潜水,你一定会有许多疑问。为此,本刊特地采访了北京梦幻海洋国际潜水俱乐部的负责人Davis,由他带来的一些总结或许能为你的潜水旅行指点迷津。

  财富经济(以下简称C):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潜水,你觉得原因何在?

  Davis(以下简称D):我想这多半归功于潜水的好处吧,首先通过水下压力负荷的训练,可对关节等运动型伤害起到复健治疗作用;同时水中的浮力可达到体重的85%到90%,也更不易受伤。其次,水下的热量消耗是陆地上的7倍(游泳只有3倍),可起到一定的减肥塑身作用,并且潜水对女性还具有独特的美容按摩疗效。再次,通过探秘陌生的海底世界,可锻炼人的心理素质。

  C:潜水有没有什么要求?哪些人可以去潜水?

  D:良好的身体是前提,此外,潜水对潜水者一般要求可以轻松地以自由式游100m的距离。但我认为能不能潜水并不取决于一个人会不会游泳,而是取决于他对水的亲和力和适应力,以及是否会在水中产生紧张和不安,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嘛。检验一个人在水中是否会产生紧张和不安是很困难的,但是检验一个人是否会游泳却是很简单的。

  C:潜入水中和在岸上玩水是有很大区别的,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D:首先是水中视觉与听觉的变化。我们在水中见到的物体,往往比实际体积大1.25倍;视线距离会缩短为实际距离的3/4;声音传达速度,也比在空气中快4.2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水中传来声音时,几乎是左右耳同时听见,所以很难分辨声音的方位。其次是压力和浮力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耳朵上,一般潜水员潜到水深三公尺处,就会感到耳朵疼痛,那就是水压变大造成的,所以耳压的平衡是很关键的。每往下潜一个深度,就应立即做耳压平衡。尤其在浅水处,做耳压平衡的次数应增多。其实,潜水就像进入另一个世界,当你学会适应后,等待你的就是美好的东西。

  C:你刚刚提到潜水时会有视觉变化,那近视眼怎么办呢?

  D:可配备带近视度数的面镜,但不建议佩戴隐形眼镜,不仅因为在水下隐形眼镜容易被冲走,而且当你上升的时候,你的眼睛和你身体的各部分一样将开始排出氮气,而隐型眼睛会阻碍这一过程,这对身体是不利的。

  C:潜水似乎很危险?是这样吗?

  D:背着气瓶,带着面镜,在几个大气压的水下环境靠器械来进行呼吸。如果我告诉你潜水完全没有风险,那我绝对是坑你。问题只是,这个风险有多大?任何运动都有风险,更不用说极限运动了。事实上,据国外的一份资料数据,潜水的危险系数排在第43位。第42位是足球,第一位是航空运动。所以,潜水还是相对安全的。

  C:那么,潜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哪里?

  D:潜水本身的风险来自于高压使我们无法呼吸的水下环境,但现代水肺潜水无论装备还是理论都很成熟了,只要严格遵从潜水的基本规则,潜水的风险无非跟其他运动一样。

  C:在潜水安全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D:举一些基础的例子。比如养成检查空气筒的习惯,不要超过计划潜水时间;其次,不要单独潜水,保证身边有同伴。至于压力,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永远不要上浮得太快和超过你的极限,只要严格遵守,就不会遭遇减压问题。

  C:许多人潜水不光是为了体验,也是为了摄影,那么,潜水摄影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D:经常有潜水者迫不及待地学习各种潜水摄影的技巧。其实我觉得在谈技巧前,更需要明确一些摄影的观念。

  C:那么,在摄影技巧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D:许多画面虚、对焦不准、构图有问题的照片,并不是拍摄者技术不好,而是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身体的稳定。因此,保持良好的中性浮力不但有助于镜头的稳定性,还能随意调整拍摄角度。相反,中性浮力调整不到位,会迫使人不断大幅度踢动脚蹼甚至用肢体支撑在礁石或其他物体上来维持平衡。这样做的后果一来会扬起水下尘埃,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拍摄,二来触碰礁石也会伤害珊瑚,甚至可能会引发附近海洋生物的安全意识迫使其发起被动防御,从而给自身安全带来威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