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因幽默而精彩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 关键字:数学课堂,幽默,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9-25 16:28

  幽默能让沉闷化为轻松,能让平淡化为生趣,能让腐朽化为神奇。幽默既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糅合剂”,也是活跃数学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如果在数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巧妙、风趣的语言和极具吸引力的表情动作表达出幽默感,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和深思教学内容,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现在,笔者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工作实际,谈一谈让“幽默”走进数学课堂的策略。

  1 是巧用幽默故事,引入课题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课题的引入。课题的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新课标下课题引入应比以往的课题引入更具突破性,可以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实现。让学生在情绪热烈、兴趣浓厚时再引入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那么,如何实现一堂数学课的优质引入呢?经验告诉我们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巧用幽默故事,促进孩子们探索,启发孩子们思维。比如我在教学除法的性质时,就给孩子们讲了“猴王分桃”的故事:在花果山上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猴子,有一天狡猾的猴王要给小猴们分桃,看到新鲜诱人的桃子,小猴们个个急得挠耳抓腮。猴王大声问道:“我给你们20个桃,平均分给10只小猴,好吗?”小猴们听后连忙摇头,嫌分得太少了,大声嚷道:“不行!不行!”猴王缓了缓气说:“好吧!我给你们200个桃,平均分给10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们仍贪婪地吼道:“大王,请您高抬贵手多给点行吗?”猴王立即拍着胸脯,慷慨地说:“好,我给你们2000个桃,平均分给1000只小猴,这下总该满意了吧!”小猴们笑了,猴王也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呢?为什么?这时再引导孩子们去学习、探究本课要教学的商不变的性质,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幽默、生动的数学故事可以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提供宽松的空间,充分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听故事、讲故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数学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2 是应用幽默形象,解释概念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地把教学内容与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这样更利于活跃孩子们的数学思维。风趣、幽默的数学语言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感情的沟通,更有利于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对数学语言描述的概念理解比较困难,抽象思维能力也较差,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美,激发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突破理解单位“l”这一难点,我就先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一根1米长的电线、6个梨子图、10条小鱼图、一张正方形纸片等,通过组织孩子们观察、比较、归纳得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这样就突破了对单位“1”这一难点的理解,为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 是妙用幽默比方,化难为易

  生动而贴切的比喻具有形象、浅显、通俗的特点,它利于帮助孩子们形成脑海中的感性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刺激,便于集中注意力,这样一来孩子们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同时也有利于孩子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在讲解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时,我们就可以用幽默、直观的比方来进行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数量关系、数学问题等借助拟人方式来解决。比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时,孩子们经常弄不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于是我就教孩子们将加、减、乘、除比作“兄弟姐妹”,把加、减比作是兄弟,谁在前面就先算谁;把乘、除比作是姐妹,谁在前面就先算谁;要是“兄弟”遇上“姐妹”时,就得按照“女士优先”的原则,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很容易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了。又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a×(b+c)=a×b+a×c的时候,就引导学生把a×(b+c)看成“我喜欢(小猫和小兔)”,把a×b+a×c看成“我喜欢小猫和喜欢小兔”。用幽默的比方让孩子们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4 是利用幽默语言,化解尴尬

  数学课堂中,孩子们感觉精神疲劳,或昏昏欲睡,或魂不守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很多老师就会直接点名指责或批评学生,但是这样的效果不一定明显。要是我们用一句幽默的话语或者一个委婉的提醒,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也许能让教室里笑声顿起,同时也能达到提醒和教育的目的。曾经的一次练习课中,同学们正在讨论回答一道练习题,我却发现一位同学注意力不集中,“跑了题”。我就请他来回答问题,这孩子答非所问,回答了另一题,当时我没有责怪他,而是肯定地说:“不错,你的节奏比老师还快一步!”一句玩笑话,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让那位孩子明白了老师在提醒他精力不集中。又如,春夏季节的下午,孩子们常常打瞌睡,要是你直接点名提醒,也许意义不大,我则问他们“你梦见坐飞机了吗?感觉怎样?我也能感受一下吗?”这样一来,课堂氛围马上就活跃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到了课堂教学内容上来。幽默的语言有时就是一剂批评教育学生的“良药”,不但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醒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同时避免了孩子们的抵抗情绪。

  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坚持用幽默的故事来巧妙地揭开课题,并适时融入幽默的形象、恰当的比方、风趣的语言,就犹如给孩子们注射了一剂“兴奋剂”,不仅可以缓解孩子们的疲劳,还可以让教学内容趣味化,促进孩子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陈登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