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如何“破”,怎样“立”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降至6年来最慢,全面而彻底的国企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如何进一步激活国有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效率低下与体制机制问题,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命门。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国企原有的管理模式与新兴市场冲突日益加剧,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严重,最终造成国企经营不善、国有资产流失。

  据央广经济之声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特别是2009年金融危机后,亏损的国有企业数量从当年的3.8万户增加到2012年的5.4万户,年均增加12.6%。在国内经济总体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企经营情况却不断恶化,国企亏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痛。

  相对深陷泥潭的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国字头汽车企业的日子要好过许多。由于长期对民营资本的限制以及保护性经营,中国的汽车企业大多是国有控股。特别是大的整车企业,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都是央企或地方国企。从经营角度来看,这些汽车国企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方面大多不错,甚至是所在区域的龙头企业。问题在于,繁荣表象下存在不少水分。

  一方面,国有汽车企业的好日子大多来源于黄金10年里的市场繁荣,从1996年至今的18年里,中国车市还从未尝过年度销量负增长的滋味;过去10年中,国内车市年均符合增长率高达16.5%,站在旺盛需求的风口下,似乎猪都能飞上天。

  另一方面,得益于50:50合资合作框架庇护,国有车企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收租公、代工厂。无论销量还是利润,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合资公司。以行业排名第一的上汽为例,2014年上汽合计销售汽车560万辆,其中350万辆来自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与上海通用;而对一汽-大众来说,一家车企上缴的利税,竟然占吉林省全省财政收入的大头。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力度进一步强化,以及国内车市饱和程度提高、竞争持续加剧,国有车企曾经享有的政策、市场红利都将逐步减弱直至消失。特别是关于合资股比的限制政策一旦松动,势必对国有车企产生巨大冲击。

  这或许用不了多久,“为了保护汽车产业,合资股比放开的压力会顶一顶,但‘时间有限’、‘资源有限’,放开的趋势迫在眉睫。”不久前,工信部部长苗圩为“合资股比”争论做出终结,这意味着,车企合资股比开放将成为必然。

  对于国有车企改革的必要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有着相当的紧迫感。他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国有企业已经有不小的进步,但效率不高、短期行为、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都存在很大弊病,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他强调,如果想要和外资企业抗衡,国有车企已到了必须改革的生死关头。

  实际上不用说与外资抗衡,即使与“爹不疼娘不亲”的民营车企竞争,国有车企在运行效率方面,亦不及后者。

  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汽车行业国企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而销售费用/营业收入、管理费用/营业收入比例明显高于非国企,致使国企盈利能力显著低于民企。

  更大的不足体现在体制机制以及创新活力上。江淮汽车前董事长左延安曾直言,国内商用车、乘用车领域有两家做得风生水起的企业,分别是宇通与长城,而有意思的是,这两家原来都是具有国企背景后来改制了的民营企业;此外,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处于领先水平的吉利、比亚迪也都是民企。

  之所以造成如此差距,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关键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相比石化、电力等行业而言,汽车业竞争更充分、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也更需要效率,而无论是决策效率还是执行效率,都和治理机构、体制机制密切相关,相对而言民营企业更加灵活高效,具备比较优势。

  对于国企存在的种种弊端早已是社会共识,就连国企改革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国企改革改了30多年,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国企根本性问题在于政策性负担,这包括企业的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正所谓不破不立,国企改革,破的是“政治身份收益”,立的是“市场主体属性”。

  至于如何“破”,怎样“立”,能否让本轮国企改革跳出以往局限,真正建功立效?9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自此成型,新一轮国企改革全面启动。

  《意见》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举措。特别是在分类监管、股权多元化、国企重组整合、整体上市等方面看点颇多。

  从《意见》所公布的大方向来看,《汽车人》传媒认为,本轮国改将以资本运营和管理为纽带,从三方面逐层推进国企改革“破”与“立”。首先是改革机制体制,施行分类监管,破除以往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保姆式管理方式,立起逐步向资本管理模式演进;其次是拓宽股权结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这意味着,破除以往国企言必称“国”的所有制模式,立起融合多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三,在公司内部治理上,破除以往政商不分,以官本位为主体的干部任免制度,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考核机制和激励方式更加利于导向和市场化,从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意见》提出的分类原则,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对于置身充分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汽车国企来说,没任何理由不放开手脚,深度改革,在体制、股权、内部公司治理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改善空间。

  据了解,此前汽车工业协会受政府委托,对中央重点汽车企业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过调研。从反馈的信息来看,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和长效激励机制是制约汽车国企发展的重要瓶颈。这预示着,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将围绕上述方向,在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组(包括整体上市)以及股权激励等方面大范围铺开。

  事实上,相关国有汽车企业的改革蓝图已经徐徐展开,目光大多聚焦在优化股权结构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面。这其中不乏敢于尝试的先行者,包括广汽、北汽、江淮等,或是通过交换持股、或是引入行业外投资者等,吸引各种所有制的资本进入,有效提升了资本筹集能力和运作效率。

  随着顶层设计方案的出炉,国企改革变得更加有据可循,但在具体执行和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矫枉过正以及形式主义等问题。

  一方面,按照《意见》要求,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这修改了以往“做先大再做强”的逻辑,“做强做优”成为国企改革的首要目标。事实上,“做大”并不代表着“做强”,巨头合并后的“做大”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垄断,更有违让市场归位、让市场说了算的本意。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企参股也未必能提升竞争力。以往不少案例中都表明,国企股权改革后,国有资本依然占有绝对控制力,起码就短期而言,引入民营仅达到了筹集资金的目标,至于能否利用民企股东来提升国企经营潜力和效率,能否让股权结构的变化来倒逼国企改革,其中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当然,任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改革更伴随着阵痛与重生,但相关汽车业的国企改革仍然被寄予厚望。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角,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汽车业的改制、重组不仅代表了国企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体现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是非成败,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球汽车的未来。

  本刊记者/管宏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