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数课教学中,依据《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是要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要坚持训练为主线。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计算能力 主体 训练
从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来看,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科书中占了一半的内容;在考试中,计算题占大约三分之一,同时在各项综合运用题中,计算部分更是不可或缺,有时由于计算的失误还会影响到整个综合题的解答。所以从计算题在小学数学课本和考试中的比重来看,也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另外,由于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在学生以后整个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过程,这时形成的一些小的不良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在一时之间改掉。所以,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更应引起相关教学人员的重视。
计算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要具有这种能力,全面掌握数学思想与解题技巧是必备条件。如数学模型的掌握,结合实际的能力,分析能力(主要逻辑推理的能力)的具备等。
1 先谈数学模型的构建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作为教师要了解熟习计算能力培养的模式。我们说的模式就是训练的形式。这种形式学生要有兴趣、乐学。另一方面,开展不断地训练。让学生掌握好训练中的技能技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学生的思路参与到从经验到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去。
例一,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如果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那就是教师主讲例题,出示结论,然后要学生背熟记牢这些结论。这种重结论而轻过程的教学,学生的主体精神没有得到发挥,很多学生对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结论再熟也难以正确运用。如果以启发诱导式来教学,可以以这样的程序进行。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已经掌握了,现在应将长方形的图形画在黑板上,标上长宽的尺度,如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然后指导学生以1厘米的长度为点连线画出小方格,共有12格。由于每小格为1厘米2,则此长方形的面积为12厘米2。再引导学生探求得出长方形面积的法则。由长与宽的数量关系,便得出了长方形面积=长×宽。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并得出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长与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一边自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抽一个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图,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画图,老师可作巡视,发现有不正确的,以黑板示范图为标准进行纠正。当然如果黑板上学生画错了,要首先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先讨论后归纳的方式进行。这种教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启发性,实践性,学生手脑并用,集思广益,理解得深刻,记得牢。即使这一知识长久未运用一时忘了,由于有了这个学习过程,也很容易重新以实例研究而得出正确的公式来。这样,就为解应用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 再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个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告诉我们学习数学必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如果没有对生活实际问题的理解,那些已经抽象成的数学模型是无法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的。所以在教学数学模型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反反复复,由粗到细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如教了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后,不仅让学生掌握抽象了的三角形,更要掌握生活实际中的三角形。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见的三角形。如课桌的一角、一页纸(无论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以两个顶点的连线对折起来,房梁的结构形状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多边形中作辅助线,分割出很多的三角形。还有对圆形、立体图形等的认识也要如此这般地加深认识。这样,在解一些简单的几何题(小学数学只涉及简单的几何知识)时,就会思维清晰而广阔,就会很快地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二,有这样一道题,其题意是:已知一个长方体的宽和高,当截去一定的长度后剩下一定的表面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此题看似简单,不少学生先求出被减去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宽、高为已知,又增加了长度(被截去的4厘米)],再加上剩下的表面积。但是错了。从整个长方体的表面截去一截后应被减掉的不应是一个六面体的表面积,只应被减掉六面体中的4个面。让我们来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吧。这道题中涉及到的是数理和物理的知识。在教学长方体与表面积的知识时,没有将有关的方方面面加以深化训练,以致学生对此题中的物理不熟悉而导致了数理的错误。
例三,如下题。有一块三角形的底边长30米,高20米。先由3个农民锄草,每个人每小时锄10米2,锄了4小时后,另由同样效率的人工作6小时完成,还要多少人?此题涉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与工程问题。三角形面积计算为底×高÷2,工程问题为工作效率=总工作量÷人数÷工作时间。根据已知与所求的未知数,由这些量的关系相互转换来计算,这是一道综应用问题。是需对教学模型的熟练掌握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具备了这些基础后,解这类题就不在话下。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色,传统课程不大注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直线式发展,相互联系不多。综合运用训练不足,形成了强于基础,弱于应用的状况,这是解应用题能力不强的总的原因。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在建构数学模型,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注意知识综合运用与计算技巧的训练。这样,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会快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等.培养计算解题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
2 李长贵等.在具体的数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现代教育,2013
3 马回军等.在教学中讲究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技巧与方法[J].今日小学数学研究,2012
张文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