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入“金爵” “亚新”更“新”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 发布时间:2017-06-28 14:29

  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金爵奖”评选和颁奖典礼。本届电影节奖项延续了“金爵奖”和“亚洲新人奖”两大板块。其中“金爵奖”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主要面向未曾在其他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参赛,并且未曾在该片主要制片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商业公映的作品;“亚新奖”旨在发掘亚洲电影新人新作,主要面向亚洲国家电影新人的前两部剧情长片。

  在上海国际影视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晔看来,评奖是一个电影节最最重要的板块,也代表了一个电影节的精神气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这两个奖做好,邀请的评委要高规格,参赛作品要高质量,整个评奖过程要公平公正,最后的结果一定要让大家心服口服。”

  新设国际短片单元

  本届“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由主竞赛单元、纪录片单元、动画片单元和国际短片单元四部分组成,与往年相比,国际短片单元颇为值得关注。

  王晔表示,国际短片单元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新增的,往届电影节中就有这一单元,当时放在手机电影节当中,被称为“微电影”或“手机短片”。今年该单元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直接放在“金爵奖”下面做成一个独立的单元。

  看似不经意的调整实际上反映了业界对“短片”这一电影形态认识的变化。王晔介绍说,以往不管是“微电影”还是“手机短片”的叫法都不准确,国际上并没有“微电影”这种说法,短片也并不是专门给手机定制的。正如早期的手机电影节演变为如今的互联网系列活动,介质一直在变,而内容并不会因介质的变化而改变,好的内容永远是有需求的,是有市场的。因此,设立国际短片单元就是为了给短片正名,将原来比较零散的、易变的奖项正规化。

  国际短片单元的设立受到了国内外电影界的热烈响应。“征片消息发出后,全球报名的片子达到3000多部,很多国外大型短片网站、国内影视教育院校纷纷来找我们对接,业内一些大导演也特别关注,可以说今年我们做对了!”王晔兴奋地表示。

  在王晔看来,短片单元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这是新人展示自己的很好的舞台,通过短片作品可以看出一个新人的潜质如何。在以往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设置中,只有“电影项目创投”是发掘项目和新人的环节,而“金爵奖”和“亚新奖”针对的都是已经有电影作品的电影人,即使是“亚新奖”,它也要求提供片长不低于70分钟的长片作品。相比之下,短片要求片长不超过40分钟,对于电影新人来说它的门槛就要低得多。

  设立于2004年的“亚洲新人奖”致力于发掘与扶持亚洲电影的新生力量,打造亚洲电影推新平台。自2015年起“亚洲新人奖”全面升级,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六个奖项均设设五个提名,共计30个入围名额。诞生于2007年,电影项目创投则是亚洲地区的电影项目融资平台,每年挑选30个项目为其提供直接面对投资人、制作方以及发行方的机会,是优秀作品的孵化器。

  今年的“亚新奖”入围作品中有几部作品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入围过创投单元,甚至获奖。王晔表示,“看到这些作品创作完成后重新回归上海国际电影节,报送并登上‘亚新奖’‘金爵奖’的舞台,我们觉得自己做对了。同样,我们也非常希望短片单元的设立,可以为有电影才华的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平台,创造更多的机会。从短片到创投,再从创投到‘亚新’,最后从‘亚新’到‘金爵’。”王晔笑称,“也许我们太过理想化了,但真心想好好为这个行业做点事情。”

  天才型导演主持评选

  本届担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是罗马尼亚籍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担任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的有中国导演曹保平、中国编剧李樯、美国和马其顿籍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日本导演萨布、美国制片人加里·迈克尔·沃尔特斯和中国演员许晴。

  现年49岁的克里斯蒂安·蒙吉曾是一名教师和新闻记者。2002年他的电影处女作《幸福在西方》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首映;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四月三周两天》斩获200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影片奖,被众多国际影评人协会评选为2007年最佳影片;2012年他编剧执导的电影《山之外》囊括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2016年他凭借《毕业会考》再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并获得最佳导演奖。

  王晔是遴选金爵、亚新两大奖项评委的主要负责人。谈及选择评委的标准,她表示首先是作品要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强调艺术性以及对世界观的表达,此外还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至于至关重要的评委会主席的人选,王晔表示,从2015年的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到去年的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再到今年的克里斯蒂安·蒙吉,上海国际电影节延续了相同的考量:一是他们的作品很厉害,有独具风格的世界观表达;二是他们都是天才型的导演,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斩获国际重量级奖项;三是他们都很年轻,处于人生最黄金的创作期,不仅已有的作品值得学习,更有太多的作品值得期待。

  回顾邀请评委的过程,王晔表示,随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慢慢地提升,也借足了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东风,邀请评委的工作相对以往顺利很多,“我们发出邀请邮件时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惴惴不安了,甚至今年有的评委主动联系我希望担任评委。”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批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8部影片已经揭晓。在华语片方面,已经筛选敲定了两部影片:一部是由许鞍华执导,博纳影业集团出品的《明月几时有》,这部讲述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故事的影片定于7月1日公映,也被选作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另外一部是蔡尚君执导,黄渤、小沈阳、小宋佳等主演的《冰之下》。此外还有一部影片尚在甄选当中。王晔表示,今年的作品相比往年,不仅强调艺术性,在观众接受度和观赏性方面也有提升。

  “亚新奖”方面,本届电影节报名参赛影片达到280部,题材上主要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体现出电影的人文关怀。“亚新奖”评委会由中国知名导演王小帅担任主席,中国台湾演员张孝全、中国摄影师董劲松、马来西亚女导演陈翠梅、美国制片人Michael J.Werner在列。上海电视节电影部副总监王晓表示,“前年我们增加了最佳摄影奖项,这也是第一次有摄影师来做评委。”

  相比于前两年“亚新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更愿意把机会给到那些从来没有被关注过的导演,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挖掘一些真正的新人。“比方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两个大奖,我们会尽量去选择世界首映或者国际首映的影片。”王晓表示。

  今年“亚新奖”参赛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影片明显增多。“一方面说明新导演的创作力更强了,另一方面也证明‘亚新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提升,更多的新锐导演愿意把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送到上海电影节上。”王晔说。

  此外,本届“亚新奖”还将在6月22日举行提名酒会,6月23日在海上文化中心举行盛大颁奖典礼。

  黄柏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