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智慧的碰撞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集锦,智慧,碰撞,生态
  • 发布时间:2010-12-10 14:22
  在本届生态小康论坛上,来自国家各相关部委的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演讲发言他们以及之间的圆桌对话,不仅是相互间智慧的交流,也是思想的碰撞

  山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郭良孝:

  希望为山西小康生态建设出谋划策

  山西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煤炭资源的储量、产量均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山西为国家的建设和很多省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证。同时他也表示,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在经济运行过程当中,仍有很多让人非常忧虑的问题。他真诚地希望在此次论坛上,大家可以结合山西的实际,为山西的转型发展,为山西的小康生态建设出谋划策。

  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心瀚:

  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个问题更加凸现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国家林业局原局长李育材: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大有可为

  我国要实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5%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大有可为。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林业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林业成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求是杂志社编委葛洪泽:

  论坛为山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历史名城太原举办的此次论坛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为促进山西的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献计献策,为落实山西省委提出的“建设绿化山西,建设气化山西,建设净化山西,建设健康山西”贡献智慧和力量。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

  生态小康论坛是生态文明交流重要平台

  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必由之路,涉及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需要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创新。所以,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转型。

  作为求是杂志的子刊,《小康》杂志将认真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和产业转型。“中国生态小康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三届,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话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司长汪绚:

  “十二五”国家将在林业建设有所作为

  总体而言,我国森林资源的增长和森林功能的提高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我国还面临着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森林质量不高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加强林业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建立森林资源的流转制度、改善树种结构、抓好碳汇林、生物园林的培育,以及建立全国森林碳汇计量和检测体系等。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近如: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义重大

  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步带来了“民富林兴、生态好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可喜局面,一是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二是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三是资金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农村流动;四是农村基层政权得到巩固;五是林权纠纷调处效果明显,促进了社会和谐。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

  碳储增汇必须防沙治沙

  加强防沙治沙是碳储增汇必须的。只要造林防沙工作能继续快速有效开展,中国就有望在森林储碳和发展林业经济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房庆:

  不能只喊口号,要政策措施

  在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或者节能减排成为国家重要国策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喊口号。比如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了节能的能效标准,制定了100多项。在这些能效制度实施五年以来,共节电大约1500度,1500度相当于6000万吨的煤,同时也减排了1.41多万吨的二氧化碳。这就是一个制度建设,国家也没有为这个花很多的钱,就实现了很好的效率。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能效中心副主任熊华文:

  三个建议解决山西瓶颈

  山西目前存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能耗结构等三方面的瓶颈。对此,我提出三个建议:首先,山西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与产业转型相结合;其次,推动资源税费改革;第三,政府引导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平衡发展,改善政绩考核机制。

  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副秘书长李隆兴:

  能源界在技术上还要寻求突破

  中国现在走的这条路,能源消耗呈直线上升趋势,如继续如此发展,未来将难以为继。因此,能源界在技术上还要寻求突破。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

  试点碳配额交易

  化解中国碳市场构建难题

  构建中国碳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创造稀缺性,解决流动性。对于如何解决稀缺性难题,目前国内存有两种思路,一是在现有的三大目标基础上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产品,也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碳汇、节能量交易以及碳强度交易;二是在特定行业、特定领域进行碳配额交易试点。

  山西社会科学院教授寇宗基:

  山西实现转型发展需要三个解决

  山西实现转型发展需要三个解决,即解决质量与效益的关系,解决观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问题,解决非均衡发展问题。

  山西省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教授许向才:

  应该树立低碳典型

  本次论坛在宣传低碳经济、普及生态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把在低碳减排方面有突出作为的地区树立为典型,使其在山西省以至全国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