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是中国铜雕领域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过60余项铜雕国家专利技术。其独创的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重振朱府铜雕
朱炳仁于上世纪40年代出生于浙江绍兴望族,是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早在120年前,朱炳仁的曾祖父就创立了“朱府义大铜铺”,虽然出售的是手工制作的铜制汤勺、酒壶、手炉等生活用品,但都精雕细琢:铜盆上雕刻鸳鸯戏水、铜锁上雕着福禄寿字样、香炉上浮雕佛经等。由于做工精良、经营有方,生意越来越红火,到第二代传人朱宝堂时铜制品远销京城,成就了“朱府铜艺”的金字招牌。
在无铜可做的年代,朱炳仁从7岁起就跟随父亲练习书法,学习传统文化,似在冥冥之中为将来“朱府铜艺”的发扬光大做准备。后来,随着铜市场的陆续开放,这个从铜雕世家走出来的第四代传人,终于看到了重拾铜业的大好时机。他看好了每日成批诞生的公司开张时都需要“挂牌”的商机,以专做铜质招牌起家,开启了重振朱府铜雕之路。
凭着对铜的特殊感情和悟性,他很快在铜雕领域生根发芽,他的铜制品迅速渗透到了装饰及建筑等行业。此后十几年,他将传统铜雕与书、画、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新的铜艺术体系。如今,以“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创的“熔铜艺术”
有人将朱炳仁比作“东方的达利”,坚硬呆板的铜,在他的创意畅想中犹如画家手中的油彩灵动而富有诗意。他开创的“熔铜艺术”使原本仅局限于工厂加工的铜铸造走向世界艺术领域成为铜艺术。
朱炳仁回忆说,“2006年5月25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日子。”这一天,他参与的中国最高宝塔—常州天宁宝塔整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却突然起了大火。烈火中宝塔的塔身、筋骨虽然保持完好,但首层屋檐被烧毁,大部分铜瓦被熔融。清理现场时,无限悲伤的朱炳仁意外发现,高温中融化了的铜肆意地流淌在地上,反而形成晶莹的铜珠和姿态万千的融铜结晶体,而此种形态的铜所展现的流畅之美是人工铸造无法实现的。自此,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独创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在学界和艺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传统的铜文化都是铸铜文化,铜只能在模具里成型,而“熔铜艺术”是让铜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下融化后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流淌,待冷却成型后再经过敲打焊接、打磨抛光等工序,最终成为一件件姿态万千的艺术品。这样的创作方式,更能体现艺术家的理念和思想,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朱炳仁说,“青铜时代以来,铜的铸造都需要模具,这种‘无模可控熔铸工艺’将铜彻底从模具里解放出来,给了铜自由。”
事后朱炳仁用天宁宝塔的部分融铜铜渣,结合国画、书法及油画等多种技法,完成了人生第一部熔铜作品—《阙立》,目前该作品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内。
打造朱炳仁艺术博物馆
“传播铜文化,让铜回归老百姓的生活”一直是朱炳仁的信念。他认为,自古以来铜就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之物,铜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如青铜时期的鼎就是当时人们身份的象征。但随着陶器、玻璃、不锈钢的生产,铜制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由于对铜的极度热爱,为了给老百姓创造更多接触铜、认识铜的机会,朱炳仁倾其所有,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历时3年自费筹建了“江南铜屋”—朱炳仁艺术博物馆。这是坐落在杭州西湖边的民居,是一个铜雕的天堂,仿照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格建造,占地3000平方米,耗费原料铜125吨,除了立面墙和地面以外,其他眼前可见之物如门蹬、回廊、地板、门窗、斗拱、立柱、艺术品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
就连其中的家具都是朱炳仁用铜精心打造的,在序厅里摆放着九件套纯铜桌椅,虽然看起来简洁质朴,但是每一个细节之处都包含着多种复杂的传统工艺。每年有数百万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几乎每一位游客都会在铜椅上坐一坐,感受一下铜独有的质感。虽然这些艺术品都价值不菲,但游客却可以随意触摸,很多铜制品经常被人触碰的地方已经泛出金色的光泽。朱炳仁说,他希望通过“江南铜屋”让更多的人充分感受铜的魅力。
“作为一种艺术,铜建筑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很大,铜建筑不仅为我们留下了铜文化,还留下了铜资源。”如何为后人留下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铜建筑精品,是朱炳仁不断钻研的课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