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再度回归 《舌尖3》换了口味,输了口碑

  年初四,接灶神。这天也是吃货们翘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国3》正式开播的日子。时隔四年再度回归,《舌尖3》换上全新的制作团队,节目风格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食物少了,故事多了,片头曲也换了……而改变带来的是争议:有人说《舌尖3》更具人文关怀,也有人说《舌尖3》变得“不下饭”了。

  美食不美,观众犀利吐槽“看不饿了”

  暌违4年多,《舌尖上的中国3》在大年初四晚上揭开神秘面纱。据统计,《舌尖3》首播当晚的实时收视率超过1.86%,大年初五晚间收视率涨到2%以上,连续两天排名同时段全国所有节目第一。傲人数据离不开《舌尖》前两部打造的品牌。但一面是高走的收视数据,一面却是口碑一路下滑。《舌尖3》的豆瓣评分从8跌落至7.6、6.9,第四集播出之后分数停留在5.8,打破央视综艺最低分。

  镜头下的食物不够美观诱人,成为网友广为诟病的一点。上两季运用大量浅景深拍摄手法,从微观角度完美展现美食精髓,看得人食指大动。这一季,镜头拉得过近,食物的热气、雾气铺面而来,不是遮挡镜头,就是暴露镜头虚焦再转清晰的瑕疵。食物画面拍得不美,人的故事也没挖掘充分。第一集《器物》出现了十来个工匠和厨师,但每个人的故事只呈现短短几分钟。快闪、快切的剪辑方式,不仅容易给人跳帧的不适感,而且无法使故事铺展,更无法令感情升华。

  信息量巨大却“杂而不精”

  《舌尖3》总导演换上了刘鸿彦,制作团队也来了一次大换血。节目既要保留熟悉的味道,又要拍出新意,难度的确不小。很多观众发现,《舌尖3》没有沿用前两季标志性的主题曲。刘鸿彦坦言,换主题曲是“巨大的风险”,但她表示:“创作是多方面的,我们的主题向文化传统方面靠拢,其他元素也要相配套。”她介绍说,这次的配乐把民族味和现代感结合得很巧妙。虽然主题曲换了,但前两季的音乐仍然出现在《舌尖3》的配乐中。此外,《舌尖3》的影像风格与前两季也有一点不同,加入了一些纪实画面。总策划周塬表示:“第三季节目希望让美食和人物互为观照,以一种最生动、最饱满的状态呈现出舌尖故事。”

  播出两集后,《舌尖3》在受到观众追捧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网友的“槽点”大多集中在剪辑上,他们认为《舌尖3》前两集信息量巨大,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塞入了过多内容,显得“杂而不精”。比如第二集中,汕头夜市的故事才刚开了个头就戛然而止。有汕头网友在豆瓣留言:“刚好是我家乡,我妈妈喊我说‘你看这是我们吃的鱼丸’,话音未毕,画面已经到乐山了。”

  录制仓促,为圈钱砸了招牌

  《舌尖》前两部的总导演陈晓卿说:“《舌尖》系列不仅记录美食,还通过美食这个窗口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民以食为天,将饮食与人和社会勾连、共情,以及融合。”

  相较之下,《舌尖3》命运多舛。这部续作先后历经央视管理层更迭、导演“跳槽”、换团队等问题。2017年9月,《舌尖3》项目正式启动。如此准备仓促的结果,就是换来许多网友的吐槽。有网友爆料,这个节目这一季做的这么差,除了准备仓促之外,还参杂着这么多不良心的商家想要分一杯羹。据透露,有网友之前接待过《舌尖》的踩点编导,1月份开播仪式,9月5日才来踩的点,中间写本子,拍,剪,审,满算了不过四个月,至于为什么这么仓促,就是很多商家看准了这是一档迅速火爆的节目,能给他们带来巨大收益,之前第一季第二季的商家现在还爆满呢,所以说真是砸了自己家的招牌。

  开播:第一集主打器具惹争议

  《舌尖3》第一集的主题是“器”,器具担当主角,食物退居二线。如果想靠这一集“下饭”,你可能会失望了。比如其中介绍的四川泡菜坛子,节目花大量篇幅讲述四川厨师兰明路如何寻找好坛子、如何正确使用泡菜老坛以及泡菜腌制的过程等。泡菜并没得到多少出场机会,观众看到的更多是一个个土黄色的坛子。又比如讲到陕西的“十碗席”,节目也是将重点放在能同时用七个火力不一样的炉头做出七道热菜的“七孔穿山灶”,而对十道菜——红油豆腐、糯米饭、小酥肉、杂烩菜、高汤海带……镜头几乎是一闪而过。

  将器具放在第一集做主角是个颇为冒险的行为,这一集果然引发了不少争议。对此,本集导演骆永红在采访中表示,食物再精美,都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盛器和食器,这一集承担的是开宗明义的功能,由此引出《舌尖3》对中华美食文化的溯源。

  观众的确不需要太着急,在第二集“小吃”里,腾冲稀豆粉、乐山串串、汕头宵夜、西安水盆牛肉、天津煎饼果子……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又重新夺回“C位”。

  回应:食物人物文化都不能少

  到底该多拍美食还是多讲故事,一直是《舌尖》系列需要面对的问题。新上任的《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对节目定位很明确:“我们不是教人做饭的片子,是讲食物及其背后故事的片子。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第二集“胡辣汤走出河南”的故事就颇能体现《舌尖3》的创作思路。介绍河南的胡辣汤,节目组却把镜头对准了在杭州谋生的河南人。总策划周塬透露:“胡辣汤是刚开始就想拍的,这是河南、山东那一带的人特别喜爱的一种食物。不过,这种食物不好拍,要是从纯美食的角度来说,很难拍得出彩。”通过调研,他们发现,河南逍遥镇5万人口中,有两三万人都是做胡辣汤生意的,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一碗胡辣汤关系着全镇的生计,食物的背后是中国人的生活,正道出了这一集的主题“小吃不小”。

  节目组确定了八个分集的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刘鸿彦解释道:“这种结构是有内在逻辑的。大家都说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想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出来。”她说希望通过《舌尖3》,“挖掘我们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种草机”捧红了章丘铁锅

  《舌尖》系列可以说是“种草机”,在节目中出现过的食物,在电商平台的搜索量和成交量都会大增。《舌尖2》就曾让来自贵州雷山的苗族传统调味品“雷山鱼酱”从冷门产品迅速变成“网红”,某大型电商平台迅速补货后,1000罐鱼酱在11小时内售罄。

  而《舌尖3》催生的第一个爆款不是食物,竟是一口锅——山东章丘铁锅。章丘铁锅以古法炼制,经过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高温冶炼、3.6万次捶打,最终造出锅把一体、明亮如镜的铁锅。节目用清水炒蛋、九转大肠两道经典鲁菜体现出章丘铁锅的优点,并讲述了80多岁的章丘铁锅工匠王立芳一家的造锅故事。

  《舌尖3》的“种草”效果在第一集播出后就已经显现出来了,不少人留言要网购章丘铁锅。看完节目嚷着要买锅的群众,战斗力也是惊人!

  甚至传出一度卖断货的消息。在淘宝上,同款章丘铁锅便宜的三百多,贵的999元,3999元都有。网友直呼:“锅火了是真的,卖断货却是夸张了!”

  总策划周塬表示乐于看到铁锅的走红:“铁锅能产生那么大的话题影响力,是因为人们对其背后的工匠精神的认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有资本为优秀的手工业产品埋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创新要有烟火气

  相信陈晓卿导演在拍“舌尖一”的时候,想法是纯粹的——从2002年开始策划一直到2012年才拍完,他的初衷就是想告诉观众,我们中国天南地北的美食,到底有多美妙多好吃。即使在第一季大红大紫之后,第二季稍稍有些自我陶醉的意味,却仍旧是十分克制地沿着第一季的初心,没有夹带多少美食之外的私货。但这种对美食纯粹的热爱与追求,与观众分享舌尖之美的冲动与欲望,很可惜,第三季放到现在仍然没有看到。接手第三季总导演刘鸿彦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大的挑战还是创新”。剧组起用了大量90后的年轻人,进行了许许多多的创新,比如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运用韩剧最擅长使用的高亮白调色。这种调色在青春偶像剧里的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抹去演员眼角额头的皱纹,但放到《舌尖3》里,你把包子上的褶子都抹掉了这到底算什么鬼?

  《舌尖3》若想要创新,其实余地很大,可剧组偏偏在某些地方钻了牛角尖。比如《舌尖》的前两季成功地营造了对自然、对传统的尊敬,这当然没有错,但到了第三季,剧组想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把这一成功经验运用到极致,于是我们看到了他们想回到上古的冲动,和对现代化社会的蔑视。知乎上有一条高赞回复这样评价第三季的《宴》这一集:“所谓中国,即使是舌尖上的,也绝不仅仅存在于穷乡僻壤的化外之地和云山彼端的世外桃源,还应该有豪华酒店里的觥筹交错,沙县小吃里的匆匆过客,楼下烤串摊子的烟火人声……”是的,《舌尖上的中国》就应该是充满烟火气的,而不是用空洞的情怀包装出来的一曲怀古词。

  『娱评』

  创新不是抛弃舌尖系列最核心的食物本身,不是打着舌尖的旗号,让剧组去进行功利性的自我表达。没有对中国美食从本源出发的热爱,哪怕重复念一百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也无法令片子直达人心。能不能让舌尖系列好好重回“舌尖”,恐怕是舌尖品牌能否延续下去最至关重要的因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