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排场,可能是2001年画家去世那天的葬礼了
“你一定要去这个地方,这里可埋藏着我的美好青春记忆啊。”
得知我要去他的家乡旅行,在北京的瑞士朋友佩特里兴奋地拿出一份地图,迅速用红笔圈住一个地方,在旁边写上Grand Chalet(大木屋)。
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1976年,一个法国画家和他的日本妻子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旅行,被那里幽静恬适的环境深深吸引。他们来到一个叫做罗西尼耶尔的村子,住在一栋18世纪末的瑞士木屋旅馆里。这个旅馆远近闻名,曾经接待过包括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内的很多名人。画家喜欢这个地方,决心买下这栋房子,并把它改成一套巨大的“别墅”。
“你知道吗,为支付这笔钱,画家所要做的,仅仅是答应给一个在纽约叫做马蒂斯的画商画几幅新作品而已。”
这个画家,就是专画“情色少女和猫”的巴尔蒂斯,毕加索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写实主义画派的“末代皇帝”。无论是伦敦的泰特美术馆,还是纽约的大都会美术馆,都以拥有这位画家的作品为荣。
那位画廊经纪人马蒂斯先生,没错,他是另一位著名画家马蒂斯的亲弟弟。
佩特里说,他的童年经常是在这栋木屋里度过的。巴尔蒂斯和日本妻子生了一个女儿,叫罗拉,和佩特里同岁,“我们在附近一个学校上学,经常在一起玩。放学回家,她会跳上我的自行车。然后我们去她家的大房子里玩耍。”
那时候,巴尔蒂斯经常呆在自己屋子里画画,不太爱说话,就一个人,怪怪的。“当然,我们还小,不知道他那么有名。”回忆起往事,佩特里的眼睛放着光。
如今,这栋四层高的瑞士木屋就耸立在我的眼前,最上层的原色杉木板上雕刻着1754的字样,旁边是两只麋鹿。木屋一共耗费了200棵杉树,有40个房间、100多扇窗户。大门紧闭,里面只有日本遗孀出田节子和一群猫咪作伴。
瑞士沃州旅游局的莱拉女士说,尽管画家已经去世,仍不断有人前来探望。这座木屋依然保持着巴尔蒂斯生前神秘莫测的氛围,它似乎和周围的群山和大湖一起,筑起一道天然的屏障,呵护着他们深居简出的晚年生活。
无法想象,在这样一个安静的所在,一个看起来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曾经历过“谈笑有鸿儒”的繁华。在这个朋友眼中的游乐场里,罗拉曾经在布列松的镜头前“做足姿态”,也曾经在某个下午和费里尼喝茶,看到大卫·鲍伊采访自己的父亲。
据佩特里回忆,最大的排场,可能是2001年画家去世那天的葬礼了。“村子里突然出现很多陌生的面孔,人头攒动。画家各地的亲朋好友,总统、超模、亲王都来了。对了,U2的主唱波诺还在葬礼上为他献声呢,我都听到了,但是忘了唱了什么。”
我们去旁边的巴尔蒂斯博物馆参观。入口处挂着一幅巨大的照片,一身花色毛线衣打扮的老年巴尔蒂斯坐在沙发上,手抚摸着沙发上的猫,眼神里充满了柔情。
老照片的下面,蹲着一只黑色的流浪猫。
照片墙后面的一个小屋子里,正在放映一部以小木屋为线索的画家纪录片。跟随丈夫将近半个世纪的节子回忆自己初来乍到时的感受:“这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小木屋,山区的景色、整洁的修葺,安静的人们,一切都那么像日本,所以一下子我就适应下来了。怎么说呢,是这个木屋子找到了我,而不是我试着在这里住下来。”
这栋庞大的木屋,同样在罗拉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罗拉设计的首饰,给人一种飘忽、寂寥的感觉。
在一次访谈中,她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小时候的木屋生活,还有妈妈带来的侘寂美学。它们像行走在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脚步声,至今萦绕耳边,让她念念不忘。她觉得自己五行缺土,会一直飘忽不定。
朱英豪:摄影师,旅行写作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