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类小程序已站在风口?

  前段时间,腾讯在对微信公众号的UI进行调整的同时,也悄悄加强了对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小程序”)的支持。最近的一次版本更新之后,用户不仅可以把常用的小程序添加到“我的小程序”里,还可以为小程序添加星标,并在“编辑”界面中进行管理。可以说,腾讯对小程序的支持不可谓不大。

  在过去,小程序的一大卖点就是“用完即走”,当时的舆论对于这一设计是以“吹”为主的。因为用户只要使用完小程序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无需下载。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不对劲了:用户是清净了,可是小程序的开发者却没有办法获得有效流量了。而没有流量,自然就不会有人去积极开发,结果就是导致小程序市场没办法获得良性发展了。

  最要命的是,随着小程序游戏的发展,为了获得流量,不少小程序游戏发疯似的设置了大量的鼓励分享按钮,而这种功能对于许多工具类小程序来说是欠缺的。也就是说,工具类小程序很难像小程序游戏一样,鼓励用户频繁地去分享。于是工具类小程序的开发者自然就觉得憋屈了……。而现在,在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之后,许多人就发现《微信》里的小程序有些不一样了。现在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和排列自己常用的小程序,不用担心在使用了其他的小程序后,把自己原来喜欢的小程序挤到角落里去。这样的设计在无形之中提升了某些小程序的用户留存率—因为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找到它们。

  在经过了这样的改善之后,工具类小程序就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毕竟相对于一些娱乐类小程序而言,前者一旦锁定了用户人群,用户就会较高频次地使用它们。但在过去,用完即走的规则让用户在需要再度打开工具类小程序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记不住它们的名字,而使用了其他同类竞品。而现在的调整,则可让用户自由选择最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小程序,并妥善收藏它们。

  虽然看起来《微信》的这次调整是为了方便用户,但归根结底,却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开发者去开发优质的工具类小程序,一起把小程序的市场环境做好。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让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从APP上,转移到小程序上来,让《微信》能够尽可能地在平台之战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尤其是蚂蚁金服于7月31日宣布在《支付宝》首页正式上线“小程序”的情况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