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信息流服务,ofo意欲何为?

  日前,ofo在其APP中上线了一个全新的版块(新闻类信息流产品)—“看看”。那么,在主营业务毫无起色的情况之下,ofo为何还要不务正业?而信息流服务又能否为ofo的发展添砖加瓦呢?

  ofo走在摸索的道路上

  近年来,围绕着“共享”一词的行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出来。或许是因为人们对其保持着好奇的态度,抑或是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实惠,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共享”产品悄然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ofo等共享单车企业的出现便撬动了整个自行车市场,随后便得到了各路资本的疯狂追捧,而后形形色色的共享单车企业横空出世,这也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近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或者破产的新闻。于是,许多共享单车企业纷纷拓展共享单车之外的其他业务,以寻求生路。

  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巨头,ofo自今年以来动作频频,先是上线了现金贷以及类似于区块链的“骑车挖矿”等业务。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走在摸索道路上的ofo最近选择了推出信息流服务—“看看”。

  据悉,“看看”目前共开设了图片、视频、体育、财经、社会、科普和读报等一系列的频道,看上去如同在《ofo共享单车》内嵌入了一个《今日头条》,内容十分全面。不过,“看看”里面的内容大多来源于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尚未发现自媒体和地方媒体等机构加入其中。尽管如此,“看看”还是被放置在了《ofo共享单车》的首页,位置仅次于“骑车扫码”功能,ofo对它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归根究底还是缺钱

  那么,ofo此时推出信息流服务到底有何目的?或许是许多人共同的疑问。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我们先来看看信息流服务的价值在哪里。当前,信息流资讯市场百家争鸣,无论是率先入场的今日头条和腾讯等流量巨头,还是亦步亦趋的网易与百度等玩家。可以看出,新闻类信息流是如今最火热的碎片化阅读形式,普遍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中,用于消遣和打发时间。比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和《腾讯新闻》等都为各自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和利益,而作为拥有号称2.5亿用户的ofo自然不会放弃这块硕大的蛋糕,以信息流服务来带动广告业务等商业化变现未尝不可。

  说白了,ofo推出信息流服务不过是为了探寻盈利的路子,毕竟关于ofo资金链紧张的消息盛行不只一两天了。事实上,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ofo拒绝了滴滴出行的潜在收购要约,ofo创始人戴威甚至发出了“拒绝合并浪潮,奋斗到底”的强硬呼声。不过,在被曝出裁员降薪和欠款多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之后,ofo终究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为了弥补资金缺口,ofo作出了“全面取消信用免押”以及“取消月卡优惠”等一系列自救动作,但这也造成了ofo的口碑一落千丈。

  为了增加更多商业变现的可能,ofo还在其他领域大力拓展业务—登陆海外市场、推出车身广告和区块链业务等。然而,随着ofo于不久前宣布退出澳大利亚市场,并且在“‘骑车挖矿’这一区块链业务不过是噱头”的质疑声中,ofo似乎就有点慌了。如此来看,信息流服务成了ofo又一颗救命稻草。

  信息流服务对ofo有多大帮助?

  相比于不靠谱的“骑车挖矿”,以及取消信用免押和取消月卡优惠等让人怨声载道的逆势行为,ofo推出信息流服务在用户需求和场景的匹配度上来看,还是相当之高的。

  我们要知道,ofo等共享单车从诞生以来的使命就是为了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而通常与这“最后一公里”对接的场景就包括地铁与公交等公共交通,无论是等车还是坐车途中,都有大量的碎片化时间,用户在这些时间里打开《ofo共享单车》来看看新闻,倒也符合逻辑。

  然而,共享单车仅仅是一个出行工具,说到底《ofo共享单车》也只是一个工具类的APP,工具属性是它挥之不去的。用户在使用《ofo共享单车》来骑车看中的是它作为工具的实用性,而不会想用它来浏览新闻资讯。

  此外,前文也提到了目前新闻类信息流APP百花齐放,无论是《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等主流APP,还是《一点资讯》和《凤凰新闻》等用户量稍小的APP,它们在此行业深耕已久,在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都能碾压ofo的信息流服务“看看”。再加之ofo推出信息流服务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在信息流中插入广告,如不保持克制,用户体验还会大打折扣,届时恐怕真的如同网友所抱怨的那样:“车都扫不开,谁还有心思刷新闻?”

  单凭一个信息流服务到底对ofo的帮助能有多大呢?想必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笔者认为ofo目前还是应该把共享单车服务做好,这样才能够赢得用户喜爱与尊重。一旦成功,变现和盈利自然是水到渠成。

  文/十年 图/Scc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