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横生,手机隐私泄露泛滥成灾

  自从网上曝出vivo NEX手机摄像头自动升出偷拍用户之后,手机隐私泄露问题再度被热议,大家都对智能手机悄悄收集个人隐私感到愤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细数一下最近发生的手机隐私泄露事件。

  “流氓软件监测神器”横空出世

  前面我们讲到,手机隐私泄露这个话题之所以被人们再度热议,全靠全面屏手机做出的“贡献”。由于要做到更完美的全面屏,vivo NEX这次采用了升降式摄像头的方式,只有在需要拍照的时候,摄像头才会自动升起,而这也让其误打误撞的成为了监测流氓APP的“神器”。

  前不久,有不少vivo NEX手机的用户表示,在使用手机打开《QQ浏览器》浏览部分网页时,手机的隐藏式前置摄像头会自动升起,就像是悄悄探出来观察一下用户到底在干什么一样,让不少人觉得自己的隐私正在被人窥探,令人有些细思极恐。

  随着这件事情的发酵,QQ浏览器官方终于出来说话了,其发表了一篇声明:“APP只是调用了相关的接口,并不会开启摄像头,摄像头也没有做任何拍摄或采集行为,不会采集用户任何隐私。”需要获取摄像头的参数情况下,摄像头才会弹出,并且网页只是用了mediaDevices.enumerateDevices接口,并没有任何拍摄或采集数据的动作。”这份声明在技术原理方面显得相当专业,但想靠一份声明就打消用户的疑虑显然不太现实。用户也不会管你什么技术方面的东西,其只有一个疑问:除了自拍类APP,什么APP需要调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就算是扫描二维码也只需要调用后置摄像头即可。

  此外,还有很多用户表示,在使用另外一些APP的时候,vivo NEX的前置摄像头也会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弹出。这造成的结果是严重的,用户们对这些手机APP悄悄调用摄像头的行为毫不知情,如果不是vivo NEX这样的弹出式摄像头设计,很多用户至今可能都被蒙在鼓里。

  手机APP窃取隐私已成常态

  若非是是这vivo NEX摄像头自动升起事件的发生,我们或许还不会如此大范围的讨论手机APP窃取用户隐私这一问题。但人们的关注点不在这上面,并不代表着此类情况就不存在。据笔者了解,手机APP窃取用户隐私的情况已经成为常态。

  早在今年上半年,聚合类资讯APP《今日头条》就被曝出通过麦克风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部分用户在微博或者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自己并没有在《今日头条》上进行过相关关键词的浏览和查询,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口头提及过,结果《今日头条》便为自己推送了相关的新闻和资讯。而通过查询后台数据,有用户发现《今日头条》在相关时段进行了手机麦克风权限的调用,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隐私受到了严重侵犯。

  随后今日头条方面发表了相关声明,表示自己没有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并表示通过麦克风窃取用户隐私成本太高,且自己会到法院起诉,彻查造谣者。后来,由于没有切实证据,这事便被不了了之。

  除了今日头条,《百度输入法》也被曝出过在进行非语音输入时擅自开启录音功能。在6月底,有用户表示,自己在手机上使用《百度输入法》的过程中,并未开启语音输入功能,却发现该APP在后台私自调用麦克风权限。7月2日,百度方面出来澄清此事,声明当然是千篇一律的“不承认”—强调只调用了权限,却并没有进行录音。显然,这样的解释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不仅是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手机APP收集或泄露用户隐私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比如前段时间还处于风口浪尖的Facebook,就出现过因为泄露用户隐私而被整个业内口诛笔伐的事儿。可以见得,手机APP泄露用户隐私已不是个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这样的事都时常发生,但由于缺乏真实证据,再加上APP官方的公关处理,让此类事件并未引起人们太大的重视。

  手机软件之外,还有手机厂商

  国产手机厂商金立于今年上半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知情人士称其正在进行内部重组,这也意味着,金立彻底失去了和其他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竞争的力量。在金立逐渐兵败山倒的过程中,就有用户曝料—金立手机里存在搜集用户隐私数据的代码,让本就危机重重的金立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加速了衰亡。

  无独有偶,作为国内智能手机的性价比的代表,一加手机在国内口碑还算不错,但其在国外市场的销量才是支撑起公司发展的重点。可就是在国外市场,一加手机也曾被国外工程师发现了其内置在系统中的用于窃取用户隐私的相关代码。据悉,一加手机在国外发布的某一版本中,在没有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会私自从剪切板中获取用户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中国公司teddymobile的服务器上。

  此事让不少本来比较钟爱一加手机的国外用户感到失望,也让不少准备接纳一加这个品牌的用户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总而言之,不管是手机软件还是智能手机本身,在这个技术不断进步的互联网世界里,窃取用户隐私的成本已经变得很低了,而窃取到的信息具有的价值也越来越大,这也让不少厂商不惜铤而走险,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窃取用户隐私的商家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