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线下 Keep的愿景能实现吗?

  近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宣布完成一笔1.27亿美元的D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Keep方面表示大部分融资将用于投入旗下线下健身房Keepland中。那么,作为一家线上运动健身平台,Keep为何要将未来发展的重点放在线下呢?

  从线上走到线下的原因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运动类APP纷纷“粉墨登场”,Keep便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一家成立仅3年就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6 000万美元,并于近日获得了1.27亿美元的运动科技公司—Keep被誉为“线上健身运动平台的领头羊”。

  有数据显示,Keep的累计用户已经突破了1.2亿,用户累计训练68.79亿次、累计跑步8 415.47万公里以及用户累计燃烧卡路里超过450.6亿千卡。从数据上来看,Keep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在这些庞大数据统计面前,Keep依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第一,用户使用Keep的热情逐渐消退。第二,Keep与竞品相比并没有鲜明的特色,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潭。第三,国内用户对Keep这类运动APP的付费意愿很低。此外,在电商化方面,Keep做出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Keep CEO王宁就坦言:“Keep提供的产品,不管是课程、还是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商品,都较为大众化,对于众多痴迷于‘举铁’或其他专业健身项目的人,没有太大吸引力。”

  在线上市场难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时,Keep将目光聚焦到线下也在情理之中了。

  Keep能如愿以偿吗?

  那么,发展线下市场之后,Keep的路会不会更好走呢?或许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线下的健身房生意并不好做。中国的健身市场与英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就健身会员渗透率来看,这些发达国家为10%以上,而我国仅为4%。另外,还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80%健身房仅能维持基本运营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其次,Keepland与传统健身房以及打着“互联网”“智能”旗号的新兴健身房相比并不具备绝对优势。Keepland的核心玩法“健身小团课”—教练一对多的团体性课程,几组动作系统循环训练,以及结合了大屏幕的动作指导。就某种程度上来说,Keepland仅相当于线下互动加强版的Keep教学。而且传统的健身房也完全能满足用户的健身需求,教练、器械和训练方法等都应有尽有,在费用方面或许还更加优惠。此外,线下健身房如威尔士健身和金吉鸟健身等仍然在快速拓展,如何与它们竞争是摆在Keepland面前的难题。

  由此可见,Keep的线下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

  文/贾敬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